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七零,最野軍官被外科大佬拿捏了

第238章 才算真正的一家人

  

  此刻羅河村,

  做完手術回來羅桂玲就沒上工,一直在家裡養著。

  二虎三虎周末放假回來幫忙做家務,要是羅大壯忙不過來,他們還學著炒菜。

  試過幾次後,現在已經炒得有模有樣了。

  村裡人議論紛紛,但羅大壯一直闆著臉,誰也不敢嘴碎到羅桂玲面前多說什麼。

  倒是羅桂玲的婆婆王秀麗先忍不住了。

  咯吱一聲,

  大門被推開,羅桂玲正在家裡揀黃豆,看到婆婆一臉沉色走進來,心裡猜了個大概。

  「媽,你餓了嗎?中午做的包子還有,我給你拿兩個。」羅桂玲起身就往廚房走去。

  她現在活動比較緩慢,沒敢太用力,傷口雖好得差不多了,但用力扯肚皮還隱隱痛著。

  體力活暫時幹不了,得好好養上一陣。

  婆婆王秀麗神色緩和了一些,背著手走到石桌前坐下。

  中午的時候,羅大壯已經拿了兩個大包子給她吃,大兒子一家倒沒有藏私吃獨食。

  她撿起羅桂玲剛才揀黃豆的活,慢慢撿出石子和壞的豆子。

  羅桂玲把包子拿出來放桌上,看到她埋頭揀豆子,嘴角扯了一下。

  老婆子不像是來找茬的,倒像是拉不下面子,找個由頭過來問兩句。

  王秀麗:「大兒媳婦,你身體不好就歇著,老婆子我還能幹活,

  使喚一下也不打緊,

  一家人得有來有往的,你們晚輩的會幫襯孝敬我,我心不瞎,都記著,

  但我們做長輩的能幫就幫,你們也別拒絕,有來有往的,

  才算真正的一家子。」

  日久見人心,誰對她孝敬她心裡清楚。

  羅桂玲眼眶濕潤,連應了幾聲。

  之前她想著誰也不麻煩,現在反而被外甥女和婆婆上了一課。

  妯娌之間她能幫都幫了,婆婆有什麼病痛的,她也伺候著。

  她一直往後退不麻煩別人,確實讓人心寒,生分了。

  總是接受幫助,但凡不是缺心眼的,心裡也會有壓力,會找機會把人情還回來,不然大家見面多少膈應著。

  「二虎他們不在家,我過來煮飯菜,你就好好歇歇,

  嫁過來二十年了,一直是你持家裡,趁這時好好養養,看你臉色比我這個老婆子都不如了,出去別人還以為你年齡比我大。」王秀麗嗔了她一眼,手上的動作繼續,幹活利索著。

  早年她丈夫就在戰場上犧牲了,一人把兩個兒子拉扯長大,等他們都結婚生子後,是想撒手不管的。

  但二兒媳婦就是「婆家賊」,她不管著,小兒子拚死幹活掙工分得的糧食,得全被送到兒媳婦娘家去。

  這個時候大家都隻混個溫飽,她不強勢點,就被人欺負了去。

  大兒媳婦是個能持家的,她盡量都不往上湊,讓他們過自己的小日子,她也樂得輕鬆。

  但這次出這麼大的事,媳婦兒子什麼也不跟她說,她心裡多少有點不舒坦。

  外面傳言難聽,她聽了一耳朵,直接就罵那些個沒臉沒皮的婆娘,剛才推門進來時,臉色才陰沉著。

  羅桂玲正想擺手拒絕,哪有兒媳婦坐著,讓婆婆幹活的道理?

  王秀麗擡眸,渾濁的眸底目光銳利幾分:

  「你把身體養好了,不拖累家裡,我也樂得輕鬆。」

  她得把話說得沒那麼好聽,不然以羅桂玲的性子,怎麼也不會接受她的幫助。

  兒孫自有兒孫福,那都是些沒責任心的父母想的借口,

  要是在兒媳婦兒子需要時不幫一把,她要是生病,有什麼臉面讓他們幫一把,靠孝道?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是相互的,這就是人性,別隻想好處,大家也都不是傻子。

  羅桂玲沒什麼話說了,默默應下來。

  她鼻子微酸,生一次病才知道周圍哪些人是真心,哪些是假意。

  像隔壁妯娌娟子,當初生雙胞胎時,她出錢出力,這次生病人家愣是連門都不曾登一回,就怕得送東西。

  另外一邊,

  羅大壯正在棉花地裡跟隔壁村的幹部,商討著交公糧的事。

  交公糧隻是統稱,實際是三種糧,

  一種作為農業稅,無償的,真正意義上的公糧,

  一種是徵購糧,是有償的,但價格偏低。

  而餘糧則是在交完農業稅和徵購糧的基礎上結餘,換成錢或其他糧食

  紅溪公社今年各大堆大豐收,棉花產量比去年翻一倍,

  但整個黎城的農業稅徵稅標準是10%,這樣算下來,紅溪公社就有不少「餘糧」。

  現在大家商討著把「餘糧」換成錢或者糧食的比例。

  現在各個大隊都有梯田了,實際不缺糧,但又不能做得太顯眼了,全部換成錢並不妥當。

  為這事,公社開了好幾次會,意見都不統一。

  有些大隊眼紅羅河村集體經濟搞得好,想把「餘糧」全部換成錢,也跟著搞副業。

  畢竟偉人說過農村的發展指示是「以糧為綱,全面發展」,隻是大家被特殊時期的嚴打嚇怕了,隻抓糧食,去掉「全面發展」了。

  農村實際該是百業發展的,有些村幹部怕搞副業的人富裕起來,種糧食的人貧窮,兩極分化太嚴重。

  但現在政策眼看著鬆動些,又有羅河村作為榜樣,大家心思就又活絡起來。

  誰都想手上能捏錢,過好日子。

  「老羅,你給個準話,這事怎麼著,我們聽你的。」

  王家村的大隊長王長征先開口了。

  他也當過幾年兵,平常看報紙知道上面政策鬆動了,心裡焦急。

  今年羅河村的工分已經漲到1工分2毛了,是整個黎城最高的。

  他們王家村就在隔壁,今年1工分剛1毛二,雖說在附近也是高得離譜,但對比羅河村還是不夠看。

  看著別人吃肉,自己隻能喝湯,他急得直冒火,嘴巴周圍長了好幾個泡。

  羅大壯看了他們幾個一眼:

  「三七換,如果缺糧就七成換糧食,三成換錢,

  如果不缺就反之,咱們得預防有人眼紅,往上告,

  日子隻會越過越好,誰知道哪天就分產到戶了呢?」

  他心裡是有底的,老戰友鄧廣翊跟他透露過,最遲明年,青省可能是最先實施的。

  大概率就落在黎城。

  其他省市陸續跟上,到時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什麼?」幾個人倏地湊近,眼睛瞪大。

  「砰……」

  幾聲槍響從山裡傳來,羅大壯立刻站起來,

  他耳朵靈敏著,這是手槍的聲音,不是土獵槍。

  日子剛好一些,又來?

  羅大壯太陽穴突突的,目光犀利如刀鋒。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