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568章 買房遇熟人
李昆鵬直接打斷了她的話,“你讓姐夫在老家湊一湊,借一借,實在不行,把你家新蓋的房子賣了,先給建林還債要緊!”
“這新房子還留着給老二娶媳婦呢!鵬子,你就不能先墊上,我和你姐夫到時候再還給你!”
李昆鵬不耐煩的站起身,“姐,我沒錢也沒那個能力,你自己看着辦吧!反正該說的話,我都已經跟你說了。”
李素雲明白,讓李昆鵬替她還賬那是不可能的,沒辦法,隻能按李昆鵬說的,開始讓自家男人在老家籌錢。
她自己厚着臉皮去找楚淨秋和張萍萍,剛開始,她去京大門口等,等了好幾次,都沒見到楚淨秋和張萍萍,
後來幹脆直接去大院門口等,等了好幾個小時,終于攔住了正要回家的楚淨秋和張萍萍。
然而,楚淨秋和張萍萍對她的态度異常冷漠,并沒有給她任何好臉色。
楚淨秋毫不客氣地告訴李素雲:“董建林心思歹毒,罪大惡極,法院該怎麼判就怎麼判!我們絕不會原諒他這種行為!”說完便扭頭離去。
李素雲失望而歸,但她并沒有放棄,她想到了蕭以寒,她想讓李昆鵬出面去找蕭以寒,希望蕭以寒看在戰友的情面上,能幫他們說服楚淨秋。
可問題在于,李昆鵬根本就不敢去,因為之前為争奪副師長一職與齊越、蕭以寒鬧得不歡而散,可以說是徹底撕破了臉。
如今再讓他厚着臉皮去求人辦事,實在難以啟齒。盡管李素雲絞盡腦汁想盡辦法,直到最終判決下達那一刻,他們依然未能拿到服裝廠出具的諒解書。
李素雲為了減輕董建林的刑罰,拿出了家中的全部積蓄,賣掉了老家的房子,借遍了所有的親朋好友,最後剩下一小部分,李昆鵬幫她出了點,這才把貨款湊齊。
而服裝廠裡,幾個女人拿到自己失而複得的貨款,高興的流下了眼淚,
她們心裡也明白,這次貨款能追回來,全是楚淨秋的功勞,所以都特别感激楚淨秋,決定年底分紅,多給楚淨秋分一成,算是對她的感謝。
而袁星原知道是董建林為了報複她才設計了這次詐騙案的時候,感到非常氣憤,但是也很慶幸自己果斷的跟他分手。
同時面對幾個姐妹們,自己心裡也很愧疚,主動請大家吃了一頓飯,算是彌補這些天給大家帶來的困擾和傷害。
最後經過法院判決,董建林數罪并罰,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十年,而董瑞發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
經曆此番風波後,服裝廠痛定思痛,深刻反思并強化内部管理機制,尤其注重防火、防盜等安全措施的落實執行,力求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轉眼間冬去春來,服裝廠的規模也日益擴大,而楚淨秋她們幾個已經讀到了大四,
還有一年就要畢業,林子珊和江輕舟開始考慮把孩子從老家接過來。
按江輕舟的意思,先在外面租個房子,等明年畢業的時候,在京市找個好單位,單位分了房子,他們就可以在京市安家了。
但是,林子珊希望能自己先買套房子,張萍萍是學經濟學的,她跟林子珊說,要學會理财,房産作為不動産,增值的價值遠比把錢存銀行吃利息劃算的多,
所以林子珊建議最好自己買套房子,自己住起來了方便,而且還有增值價值,更何況楚淨秋、張萍萍和袁星原都已經買了一座四合院了,而且幾家離的距離也不遠。
袁星原房子附近有一家人打算出國,想把自己手裡的四合院賣了,這天周末,幾個人從服裝廠忙完,都跟着袁星原去看房子了。
袁星原領着大家左拐右繞地走進了胡同的最裡面,終于來到一座彌漫着陣陣香氣的院子門前。她停下腳步,輕輕敲了敲門。
不一會兒,門“吱呀”一聲開了,一個大約四十歲上下的中年婦人出現在門口。
她一見到袁星原,便知道這是來看房的客人到了,于是熱情地将一行人迎進院内。
林子珊剛踏進院門,目光立刻被正房前那兩棵高大的海棠樹所吸引。
此時正值花期,兩棵海棠樹花枝繁茂,花瓣不時輕輕飄落,給整個院子增添了幾分浪漫與詩意。
樹下擺放着一口巨大的魚缸,清澈透明的水中魚兒歡快地遊來遊去。
楚淨秋、張萍萍和石愛紅也被這眼前的美景所吸引,站在海棠樹下,感受着這座四合院帶來的甯靜與舒适。
中年婦人見大家如此喜歡這座院子,也感到十分高興。她詳細地介紹着院子的布局和特色,以及周邊的生活環境和配套設施。
林子珊感到非常滿意,打算下午帶江輕舟再過來看看,價格合适的話,就買下這座房子。
衆人正在說說笑笑,這時一個老太太領着一個渾身沾滿泥土、活像個小泥猴似的小男孩走了進來。
隻見那老太太一臉嗔怪地說道:“你這孩子,怎麼能去玩泥巴呢?才一會兒沒看着你,就把自己弄成這樣子了,真是太淘氣啦!”
說罷,老太太先是和屋裡的衆人打過招呼,接着走進屋子裡端出一盆溫水來,仔細地幫小男孩清洗掉臉上的污垢。
而此時,楚淨秋正站在魚缸前,手拿魚食投喂缸中的金魚。她不經意間擡起頭,視線恰好與小男孩交彙。
刹那間,她整個人都呆住了,眼前這個小男孩竟然就是那天在動物園裡被劉思甜牽着手的那個名叫墩子的小男孩!
她遲疑片刻後,輕聲試探性地呼喊道:“墩子!你是墩子嗎?”
小男孩聽到有人叫他的名字,猛地擡起頭,那雙原本有些迷茫的大眼睛突然變得明亮起來……
他咬了咬唇,輕聲問:“你是給我好吃的面包和牛肉幹的那個阿姨嗎?”
楚淨秋輕輕點點頭,慢慢走到他面前,輕聲說:“是我,墩子,你不是回老家了嗎?怎麼會在這裡呢?”
旁邊的老太太一臉驚喜的問:“小姑娘,你認識墩子嗎?真是太好了!我們一家馬上就要去M國了,正發愁怎麼幫這孩子找到家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