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八歲小娃,搬空渣爹庫房跟著外祖一家去流放

第191章 再見大小姐

  

  一路往前,越是接近集市兩邊賣小吃的小攤子更多,一些婦女和婆子直接一個闆凳、一個簸箕就在做買賣,賣的多數都是自家做的吃食。

  有紅糖白糖蒸的糖糕、有芭蕉葉包的糍粑、也有三角形的粉角、馬蹄糕、馬拉糕,還有用一大鍋油炸的油果子……蒸的煮的油炸的琳琅滿目,每一攤都可以聞到不同的香氣,讓人垂涎欲滴。

  「大舅母等等我。」

  莊氏看到景春熙眼睛不夠用、腳步都邁不開,不免有點好笑,但是都已經過午了,她急著進集市去買東西,實在等不得。

  在家已經跟老夫人商量好了,過年也要蒸年糕、包粽子,所以糯米得買,闆栗、紅棗、鹹鴨蛋也得買,紅糖白糖更得買,其他需要買的小東西更是數不勝數,她後悔剛剛沒把記好的小本子交給女兒和兩個妯娌,白白讓她們悠閑了。

  「娘!娘!我看見三嬸他們了,在那個鋪子裡面,你快點過去,熙表妹我來看著。」大郎聲音很大,扯著母親的袖子,踮起腳跟指著不遠處給她看,也催促她趕緊過去。

  就知道他娘是忙碌的,也肯定等不得熙表妹磨磨蹭蹭。

  莊氏沒有大郎高,也沒有他的眼睛尖,還是大郎又帶著她往前擠了十幾步,終於讓她如願找到了妯娌隊伍。

  和大表哥兩人再回頭,景春熙竄進了一個雜貨鋪子裡。她看上的東西實在太多了,要買個裝東西的竹籃子。她得把街上沒吃過的吃食都一一買回去,昨晚就答應了兩個小糰子給她們買好吃的和好玩的,不然她們就不依不饒賴在她們屋裡,不肯回去睡覺。

  得給兩個小糰子解饞,也讓家裡人品嘗一下嶺南的美味吃食,感受一下嶺南不同的年味。

  竹籃子被大郎挎著,緊跟在景春熙的後面,一路逛過去銀子沒花多少,但是竹籃子就裝了半筐。

  光是不同味道的糕點就買了好幾種,白糖糕、黃糖糕、夾心的千層糕、葉子包的糍粑有好幾種餡料,紅豆餡豆沙餡、芝麻花生餡、還有鹹菜肉末餡,都得來幾個。

  油炸的鹹水餃、甜水餃比較耐留,景春熙又買了很多,兩個人一面買一面吃,吃得肚子脹脹的也不肯停,慶幸剛才沒多吃一碗雲吞,不然真的沒這種口福。

  直到籃子都快裝不下了,兩人才住了手,正想回去找家人,沒想三郎四郎先找來了。四郎手上拿著吃食,三郎手上拿的小玩意應該是買給兩個糰子的。

  四郎盯著大郎手上的竹籃,說:「你們怎麼也買那麼多?這些吃食二嬸、三嬸都買過了。」

  景春熙也不感到詫異,其他人也會買的就說明是好東西:「這天氣隨便留,又不是今晚吃了明天就不能吃。」

  四郎手上還拿著一根長條的油炸吃食金黃金黃的,他往嘴裡咬了一口,再舉給他們看,裡面白色的餡料晶瑩剔透,像凍住了一般:「這個炸乳條很好吃,外面熱,裡面涼,還咯嘣脆。不過隻能趁熱吃,不好帶回去,你們不嘗的話會後悔,我帶你們去買。」

  說完也不管他們同不同意,想不想吃,又帶他們擠去集市的中心,今天出門每個孩子都發了二兩碎銀,他們在家的時候都想著省省省,可是一看到好東西根本就沒想留住。

  整個集市除了外圈的鋪子,中間是一塊空曠的場地,但是也用木頭柱子支撐起一排排整齊的攤子,頂上統一用茅草覆蓋可以遮風擋雨,攤子的是木闆,隻要交了租金就可以在這裡買賣。

  裡面簡單劃分了區域,賣肉的、賣海鮮的、賣生禽雞鴨的都有,而擺賣蔬菜的則是擠在一個不顯眼的角落裡,攤子的租金應該更便宜。

  在市場裡穿梭,景春熙是看得目不暇接,但是即使有幾個表哥在周圍護著,也被人擠和踩踏了不少。

  前世在莊子裡那時候,也曾經跟煮飯婆子去過外面的集市,但那隻是村頭有個十來攤東西賣的小集市而已,就跟崖門村碼頭的小集市差不多。這樣龐大的年貨市場,她是第一次見到。

  當然京城肯定會有更好更集中的市場,但不是他們這些小姐公子們能去的。

  見又多了兩個免費提籃的表哥,景春熙也不客氣,照著自己的想法,隻要是過年用得上的吃食又買了不少,反正家裡人多,買多了也不會剩下。

  最後看實在提不動,不打算買了。

  四個人再往外擠的時候,看到街口有一個賣對聯的攤子人潮如織。

  四郎看到人家不停收銅闆,心生羨慕,說:「早知道叫三叔和二哥也來寫對聯,肯定可以賺不少錢。」

  景春熙:……

  「快點進去挑點紅紙,回去了讓他們寫,我們家要貼的可不少。」大門要貼,前院二院三院都要貼,養了雞就是雞籠也要貼張「六畜興旺」。

  家裡有現成的兩個讀書人,肯定不能讓他們閑著,如果還花錢買別人寫好的對子就太虧了。

  「咦!怎麼是你?」

  前面一個人轉頭就對上了景春熙的臉,好像見了什麼大熟人似的,大郎幾個都詫異地轉過頭來,這種地方還能碰得到熟人?

  「大小姐。」

  景春熙一眼就認起來這個分她吃雲吞和肉蛋的小姐姐,也是心生興奮,那麼多人擠在一起,還能被人認出是件幸福的事。

  「你們也買對聯?」大小姐問。

  她看著景春熙,還有跟著景春熙提籃的兩個少年郎,又看著想擠進去買紅紙的四郎,忍不住問。

  景春熙如實回答:「家裡對子有人會寫,我們就買紅紙。」

  「那不用往這擠,這裡的紅紙也是從鋪子裡買來加價賣的,價錢貴上不少。紅紙一般的雜貨鋪子就有賣,你們跟我來。」

  三郎聽這麼一說,連忙上去把四郎拎了出來。

  大小姐身邊還跟一個丫鬟和一個婆子,她們手上也提了不少東西。

  她們三人在前面帶路,景春熙跟在大小姐旁邊,大郎幾個也緊緊跟上。

  她自我介紹說:「我叫景春熙。」

  大小姐看著她笑,不過並不介紹自己,隻是點點頭。

  「這是我外婆家的鋪子,需要什麼什麼你們儘管撿,我叫小二給你們打折。」

  大郎聽到這話,連忙在旁邊擺擺手,一副憨厚的模樣說:「不用不用,本來就是小本買賣,小姐好心帶我們來已經極好了,不用打折。」

  然後注意到大小姐不置可否的盯著他看,臉一下漲得通紅。

  景春熙忍不住翻白眼,不知道這大表哥是怎麼回事,東西都沒買呢,急個什麼勁?這話她來說就行。

  不過也覺得買的就是普通的東西,大小姐把他們領來已經很不錯了,確實沒必要再打折,這種小鋪子也就是靠年節多賺點銀子,再打折就說不過去了。

  不過倒是聽出了大小姐話裡的意思:「大小姐,這是回外婆家?」

  大小姐:「嗯嗯,我家在肇慶府,這次是回來給外婆家送年禮,這邊好吃的東西特別多,也順便買點回去,給我娘嘗嘗家鄉的味道。」

  還說自己明天就回去了。

  介紹完自己,也看著三郎四郎進去撿東西沒出來,又看大郎腳邊兩大籃東西。大小姐也一臉好奇地看著景春熙:「你也是來走親戚?」

  今天景春熙穿的是原本特意帶的京城比較簡單的服飾,款式平常不華麗,但是面料極好。大郎幾個穿的也是細綢子做的束裝,一看就知道不是本地的裝束。

  景春熙看大小姐並不是那種趨炎附勢的人,人也很真誠。從分她吃雲吞的事來說,就知道她不拘小節。所以也不隱瞞:「我外祖一家被流放到了崖門村。」

  「哦!」大小姐嘴巴微張,眼神有點驚訝,不過那份驚訝隻是一閃而過,然後就是一副瞭然的樣子。

  然後兩個人都沉默了,過了好久,她又說:「我們這邊有年前祭拜祖宗的習慣,你們需要的話可以買點紙錢祭品。」

  然後她往鋪子的右邊一個角落指了指,果然看到有好幾個當地的百姓正在挑選平時清明祭拜才會用的東西。

  祭拜的東西也有個十來種不同的,紙錢、祭拜的香和蠟燭,還有用紙紮成的屋子、金山銀山,用紙剪了又疊成的寶馬香車,還有一些用棍子舉著的小紙人,就是香爐也有。

  景春熙想,即使北方是清明才會祭祖,但是外祖父外祖母大老遠的跑來這裡落了戶,抄家的時候也沒來得及拜別祖宗。到了這裡老人肯定也會想到祭奠一下,告訴祖宗們一家子的落腳處也說不定。

  大郎也想到了,把身邊的籃子往景春熙腳邊移了過去,說:「熙姐兒看著,表哥去選,到了這陌生的地方,還是要告慰一下列祖列宗的。」

  景春熙感激地看向了大小姐,她也隻是笑笑,讓身邊的婆子去跟店小二說打折的事。然後說自己還有東西要買,就領著奴僕走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