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八歲小娃,搬空渣爹庫房跟著外祖一家去流放

第192章 家書抵萬金

  

  直到天開始擦黑的時候他們才回崖門村,由於買的東西太多,人實在坐不下,又被迫租了一輛騾車拉東西回來。

  吃過晚飯,景永誠讓幾個下人點幾盞燈,看不夠亮又點了兩支燭台。

  他把家裡所有人都留下,表情很是慎重,小北爺爺提幾個看起來很陌生的包裹。

  景永誠:「這是青山莊的來信,秋蓉還給我們捎帶了不少東西。」

  一聽到這消息大家都湊了上去,景春熙擠到了前面,她早就心心念念的盼著娘親和弟弟的消息了。

  一個小包裹打開,裡面全部都是書信。

  給外祖父外祖母還有三舅舅的信都是單獨的,外祖父和三舅舅的都是兩封,外祖母的是三封,應該不是同一時間寫和發出的,隻是今天才到他們手上。

  景永誠拿起另外一個最大的信封,看了上面的字,遞了出去。

  「這是熙姐兒的。」

  景春熙兩輩子第一次拿到了自己的家書,感覺心都要跳出來了,信封比平常的要大很多,應該是臨時自己折的,上面母親的筆跡景春熙一眼就看出來了。

  封面上簪花小楷工工整整寫了「景春熙我兒親啟」七個大字,信封背面還畫了三個小人兒,一大一小都穿著裙子,衣服還塗上鮮艷的顏色,還有最小的一個穿著短打,三個人的手緊緊牽在一起。

  這畫畫得並不好,甚至說有點醜,很多線條都是彎彎曲曲的,還有一滴暈染開來的墨,一眼就知道肯定是浦哥兒畫的,畫的就是他們一家三口,那是告訴她說他們想她了,這一次景春熙真的流了淚……。

  她也想他們了,而且不止一次地想,有時候都想哭了。

  剛到崖門村的第二天,她就給娘親和弟弟寫了信,主要是給他們報了平安。

  路上的事情也有提到,但都是報喜不報憂,幾句話就帶過。

  連同她的信一起送出的有外祖父一家的信,也有自己給家人備的年禮,不過也僅是早上在碼頭挑選的那些漂亮的貝殼飾品而已。

  看景春熙動容,老夫人也讓她把信封遞過來,封面隻看了一會兒,但是背面的話端詳了好久,隻是眼睛微紅,沒有說話,最後信封又轉到了莊氏幾個人手裡。

  景春熙打開信封,裡面十幾張信箋都是兩三張、三四張摺疊在一起,肯定也是分幾次寫的,可能是估算著他們到崖門村的時間才寄出。

  把其中一疊打開,最上面的一張又是最醜的,幾個字歪歪扭扭是剛剛啟蒙的蒲哥兒的傑作。上面隻有兩個歪歪扭扭的兩個字:「回家!」,字勉強認得出來,隻是家字少了兩筆。紙的空白處依然是畫了畫,上面一大一小,一個裙裝,一個短打,裙裝的好像在鋤地,短打的蹲在旁邊看,應該是想表達他們在青山莊做了什麼。

  而娘親的那幾張信箋,俊秀的簪花小楷幾句話描述他們走後的瑣碎生活,其他更多的都是關心體貼的話語,說青山莊的一切都好,還讓她少記掛京城的事,更是交代她到了目的地儘快回家,生怕她留在崖門村不回來了。

  其他的另外幾疊信簽,雖然說的是不一樣的事,但其實內心都是一樣的,滿滿的都是關懷和愛意。

  浦哥兒的畫無一例外都是畫他自己和娘親,隻有一張畫的是一堆孩子在練拳腳,而一張正在捉魚。

  二郎在念姑母給家裡人的信,心裡更關心的是外祖父、外祖母這身體是不是受得了?安全到達了沒有?路上有沒有遇到什麼事?適不適應這邊的生活?銀子帶得夠不夠什麼的?絮絮叨叨的字裡行間都是愛。

  景秋蓉的來信裡沒有提到收到他們寄出的信,就知道自己的信和年禮還在路上,肯定沒有到達京城,估計年前是到不了啦!景春熙不免有點失落,怕是家裡的娘親和弟弟早就望眼欲穿了。

  再擡頭看向家裡的人,二郎把姑母寫給三舅舅的,最後一封家書全部讀完。裡面的內容卻不是全給三舅舅的,字裡行間都提到了其他家人,自然都是關心和鼓勵勉勵的話,讓所有人都動容。

  老夫人扶著王嬤嬤哭了,其他人也默默地跟著垂淚,就是外祖父的眼眶也有點微紅。

  景春熙看不得他們這樣,看著桌子上的另外幾個包裹,說:「母親一定給外祖父、外祖母帶了好東西。」

  說著就把前面的包裹打開:「咦,這件是外祖父護膝,這是外祖母的夾襖,好像還有春衫……。」

  除了外祖父外祖母的,家裡的每個人都有一套春衫,就是小糰子也有一套適合春天穿的粉色小裙子。

  樂得她緊緊抱在懷裡,一個勁地重複嘮叨說:「姑母真好,姑母最喜歡小糰子了。」

  幾個姨娘也沒想到,原本在家裡的時候很少能見上面的姑奶奶,居然連她們都惦記上了,一視同仁地給她們禮物,也隻能默默地垂淚。

  這種時候,最難得的就是來自親人的關心。

  還有兩張信箋二郎看了幾行後就沒有念,而是交到了祖父手上,景永城看完又交給了景長寧,景長寧看完後折了起來什麼都沒有說。

  「長寧,明天給你大姐回個信,就說大概二月初就把熙姐兒送回去,讓她放心。」路上原本也是這麼想的,一般出遠門也是過完年後才會起程。但是一路往北天氣會越來越冷,二月初出發的話,到那邊應該不會再有大雪天氣,行走也順暢些。

  對這樣的安排景春熙很滿意,她原本也打算等外祖一家春耕完了再走,想盡量利用空間幫上忙。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