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以身試險,在所不惜
「既然有這個可能,那您萬不可冒險啊!皇上,您一定要三思啊!太子若真有這樣的念頭,您換一個兒子做太子不就是了,何必讓自己處於此種險境?」崔祭酒心中大急。
而朝中百事通,鄭丞相卻緩緩說道:「換不了的。太子殿下,現在身體無恙,正值壯年,在朝臣中也很有威望。太孫更是康健聰明,常得大儒的誇獎。
太子妃為謝氏嫡女,是皇後不出五服的侄女兒.....太子妃的父親謝金生,還是二品護國將軍,現正鎮守於福建沿海一帶。
更別提皇後身後的勢力了......太子若是非得換,必定動搖國本。況且......咱們手上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太子與皇後要對皇上不利。」
皇帝深深嘆了一口氣,沒有說話,隻是點了兩下頭。
所以,不管太子和皇後的目的是什麼,他這肅州是必須要去的。這才是最快,最有效,能知道他是疑心太重,還是太子真想弒君弒父的辦法。
其他的調查也好,查證也罷,都沒有他以身試險來的快。
皇帝這麼急著求證,也是因為北蠻軍這次來的多少有點蹊蹺,如果說,有誰與北蠻有勾連,那就徹底觸碰到了他的底線,他必須徹底查清,不管付出什麼代價。
「所以......」皇帝緩緩再次開口,「我讓你們來,是有事要交代。」
二人趕忙起身,行了拜禮,「皇上之命,臣等哪怕赴湯蹈火,也會不辱使命。」
「也就你們三個了,」皇帝說著話,又指了指凳子,「坐吧,別激動。你,崔景山,還有你,鄭智淵,再加一個陳虎,除了你們,朕卻是誰都信不得了。
呵呵,帝王家......也就那麼回事吧。朕此去肅州,也許就像你們所說的,可能會中了圈套,所以朕限定三個月為期限。
三個月內,別人再怎麼說朕薨逝了,你們都必須以沒有找到遺體為理由,阻止太子坐上龍椅。除非,朕的遺體,真的被擡了回來。當然,這種可能性很小。
你們看到面容模糊的遺體,一概不要認。咬定不是朕就行了。
若太子有問題,三個月內朕會派人來聯繫你們,到時候再見機行事,你們別出都城便是。
要是太子沒有問題,三個月內朕會返回都城,到時候一切照舊。
三個月後,你們如果還是什麼消息都沒收到,那就證明朕薨逝了。到時候你們就替朕發喪,然後拿朕的遺詔出來,輔佐新帝上位。
新帝繼位,朝堂上有阻礙的話,朕相信憑你們兩個人的威望,和在大榮儒林的影響,是可以擺平的。
武力上遇到阻礙,就去找陳虎。三個月,足夠他解決北蠻之事,抽身來都城護駕了。」
兩位老臣直接從凳子上,噗通一下跪了下去。
崔景山老淚縱,「皇上,您三思啊!」
「皇上!您莫要衝動,一定還有別的辦法查明真相的,您千萬不能以身試險啊皇上!」鄭丞相也是難得真急了,死死抱住了皇帝的腿,眼淚鼻涕蹭了皇帝一褲腿。
氣得皇帝甩腿大罵,「朕還沒死呢,你們倆嚎什麼嚎!都省點兒力氣,等朕薨逝的時候你們再號喪吧!」
「皇上,您遺詔都寫了......」崔景山哭的直抽搭。
皇帝怒道:「誰說朕寫了?!朕這不是還沒想好怎麼寫,選哪個不爭氣的東西繼位,才讓你們來的嗎?行了,都別嚎了,把後頭的事兒都安排好,才是正經。」
兩人這才抽抽噠噠跟著皇帝到了書案前,開始長篇大論起來......
這一論,就直接論了一夜。
天色微亮之時,求見皇帝而不得的太子與皇後,才得知,皇帝昨晚與崔祭酒和鄭丞相徹夜長談,而且是清退了啟文殿的所有人,隻留了柴五在殿外伺候。
所以並沒人知道他們的談話內容。
而此次禦駕親征,皇帝隻帶了一個妃子,而這個妃子,卻也不是皇後舉薦之人,而是皇長子俞王的生母,彥妃。
已經坐在車駕中的彥妃,此刻就是一個大懵圈的狀態。
她第八百八十八次問身邊的宮女,「所以皇上真的是讓本宮一起去,而不是叫錯什麼的嗎?咱們後宮真的沒有另一個彥妃了嗎?或者有沒有煙妃,燕妃之類的?」
「回娘娘的話,奴婢確定柴五公公來,喊的就是您!您剛才不是還拜見了皇上,皇上不是還跟您打招呼了嗎?」宮女名子青,貼身照顧彥妃已經很多年了。
老實說,子青聽那突然被提拔為總管太監的柴公公,來說讓彥妃娘娘準備準備,皇上選了她一起去肅州的時候,心理狀態跟此刻的彥妃是一樣的,第一感覺不是高興,而是不真實。
這兩位,都已經幾十年沒有獨處過了,這會兒讓彥妃娘娘伴駕,到底是為了什麼啊?
彥妃在潛邸的時候,本就不太與人交際。後來皇帝成了皇帝,進了皇宮,彥妃更是除了每年必須出席的場合外,非必要都不會出寢宮的。
皇後不喜歡彥妃,甚至有時候說話都帶著厭惡,所以更是免了她每日請安的事兒,這才導緻彥妃壓根不知道現在宮裡到底有多少嬪妃。
可像除夕,萬壽節之類的重要節日,皇後又不得不喊上這個生了皇長子的妃子。不過每次給彥妃分到的位置,都是看著挺靠前,實際卻卻是縮在犄角旮旯裡頭的位置。
老實說,別說皇帝看不到彥妃了,連彥妃自己,不是拚命伸長脖子,那也是看不到皇帝的。
自從年過四十,彥妃這眼神就漸漸差了,她就連伸長脖子看皇上的興緻都沒了。對於皇帝,彥妃早就沒執念了。
可過完年,她都已經五十一了,居然還被皇帝選中伴駕,擱誰誰不懵圈?
兩人先前見面,好在都是盛裝。要不然說不定還得認錯人!
皇帝從太子出生之後,就再沒去過彥妃宮中了,細算下來,也有差不多二十多年了。
二十多年,兩個人就生活在同一個地方,每年還能一起吃上幾頓飯。
可居然,幾乎都已經遺忘了對方的長相。
彥妃心中感慨,終是年華全餵了.......小動物啊。
不過據說這回他們會路過西州,到時候會在俞王府住上一日。她的好大兒啊~~~她已經好多年沒見到了,這回可得好好瞧瞧他!
這麼想來,伴駕也算是一件好事吧。
為了見她的好大兒,好大兒的好大兒,好大兒的好大兒的好大兒,老太太很樂意跑這一趟。
至於陪伴皇帝的事兒,即便彥妃非必要不出寢宮,她也知道皇帝平日裡很少召見妃子,所以也沒太當回事,隻當皇帝是給她這個老妃子,一次見見兒子的機會。
彥妃獨處多年,自我開解的能力還是很強的,沒一會兒就在心裡,自己給自己定了神。
不過因為她年歲有些大了,指不定一會兒又得想不開,再懵圈幾回,然後再自我開解。別說,這一路上,彥妃能自己給自己解不少悶子。
在一陣聲勢浩大的鳴號敲鑼之後,皇帝帶領著禁軍,朝著肅州進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