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七十年代,兩地分居的生活

第11章 摸索空間規律

七十年代,兩地分居的生活 2842 2025-04-25 14:37

   拜訪過王姨以後,許笛開始研究自己的空間了。

   前世,許笛有丈夫過的跟喪偶似的,用網絡上的流行語,怎麼說的了,“喪偶式養娃”。

   習慣了沒有依靠的日子,許笛還是想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一年的時間,許笛想着,先準備錢,如果機會來臨了,沒錢,那一切都白搭。

   許笛想的是,碰碰運氣,看看有沒有家裡人少,工作崗位多的。退休了,沒有需要接班的人家,自己花錢買一個工作崗位。

   這時候的工作都是鐵飯碗,可以讓家人接班的。

   從看過的年代文和現在的物價對比,一個不錯的工作,怎麼也得千八百塊錢。

   許笛打定主意,就開始做準備了。

   幸好她自己一個房間,晚上,插好門,進入空間。

   之前偷渡進來的東西還在,而且保持原樣。

   看來,這個空間有保鮮功能。

   許笛解鎖了空間的第一個功能,又試着喊了一聲。

   “自動種植,系統,靈獸,顯示屏出來……”結果,喊了個寂寞,一切如初,什麼都沒有。

   這就是一個有着黑土地,可以保鮮的空間,其他的什麼都沒有。

   許笛甚至懷疑,這塊黑土地,能不能長出莊稼。

   想再多也沒用,先試了再說。

   好在,許笛為了以防萬一,把家裡的鋤頭,鎬頭都拿了進來。

   許笛前世今生都在農村待過,知道種菜要先起壟。

   拿起鎬頭,開幹。

   呼哧帶喘的幹了不知道多長時間,許笛弄好了五條壟,胳膊沒有力氣了。

   “算了,今天就先到這了。”

   許笛自己和自己說,五根壟,明天種上。

   多虧了這土很松散,沒有闆結,不然,她胳膊都得累折了。

   出了空間,許笛鳥悄的去客廳看了一眼座鐘,晚上八點五十五分。

   她進空間之前,特意看了一眼時間,那時候是八點過一點。她幹了那麼長時間活,才過了不到一個小時。

   看來,空間裡的流速和外面是不同的,就不知道相差幾倍。

   許笛去廁所洗洗,準備睡覺了。

   第二天,許笛吃完早飯,就去學校了。現在的學校,學習不是主要目的。

   高考停止了,大多數人就是等着拿個畢業證,好回家接父母的班,或是找個臨時工。

   家裡有背景的,給安排去部隊,去文工團,去各種能去的地方。

   家裡沒背景的,找不到工作,隻有下鄉一條路。

   “許笛,你周六沒去參加活動。我跟你說,那些紅小兵太吓人了,都把人腦袋打出血了。”

   楊大妮一看見許笛進來,拉着她回到座位上說悄悄話。

   “是嗎?我周六去鄉下了奶奶家了。”

   許笛來了一段時間了,還真沒見過現實版的批鬥大會,都是道聽途說。她知道這段曆史,作為普通老百姓,她無法去評論對與錯。

   “唉,你就好了,可以随時去鄉下支援農村建設。我想去,我爸媽還不同意。”

   楊大妮家裡條件不錯,父母對她寵愛有加,怎麼可能願意讓她去下鄉。

   “你要是真想去建設農村,等秋收的時候,我帶你去鄉下體驗一下。看看你有沒有建設農村的能力,咱們讓事實證明,最起碼不能給農民兄弟添麻煩不是?”

   “你說話算數,不能反悔,我到時候自己帶口糧,不能白吃白喝。”

   看着沒心沒肺的楊大妮,這是個在蜜罐子裡長大的孩子,太天真。

   許笛也不是爛好心,就是覺得,有緣相識,能幫一把就幫一把吧。不然,楊大妮這樣單純的孩子,真的沖動的報名去下鄉,後果怎麼樣,真的不好說。

   兩個人叽叽喳喳的說着悄悄話,直到老師到來,她們才安靜下來。

   老師站在講台上,不管下面學生幹什麼,隻負責把該講的課講完。

   學校裡,發生過太多不好的事情,老師們的心都冷了,也怕了。

   許笛盡可能的跟着老師的思路,很多知識,她都忘了,難得有機會重來一次,好好學習吧。

   七年以後,她還年輕,那些前世都不敢想的大學,她也可以去試一試。

   一堂課結束了,許笛記了滿滿兩篇筆記,手都酸了。

   “許笛,現在也不高考了,你怎麼還認真學習了呢?”

   “在學校不學習還能幹什麼,知識學到腦子裡就是自己的。即便你要建設農村,也不能沒文化啊?”

   許笛可不敢說什麼以後恢複高考的事情,她得捂好自己的馬甲,夾着尾巴做人,不能露出馬腳。

   任何時候,都有腦子好使的人,她一個智商平平的人,就不要妄想做出什麼大事件了。

   好不容易重來一回,要好好的苟着,享受平凡的人生,健康,快樂活到老,不要早早的沒了性命。

   許笛的生活就這麼學校,家兩點一線的過着。

   白天,在學校努力學習。

   晚上,吃完飯,早早的進屋休息,借機進入空間種地。

   經過許笛不懈的努力,空間的土地,三分之二被種上了種子。而且,最開始種的已經長出苗了,許笛也放心了,這片黑土地是可以種莊稼的。

   再努力幾天,把剩下的地種上玉米,到時候等玉米長高點了,她再買一些雞仔放進空間裡養。

   她試過了,空間可以養活物。

   七十年代,雞蛋,可是通行的貨币。

   城裡,每家每個月就那麼點雞蛋票,想多買,沒有。

   農村,家家戶戶養雞的數量是固定的,一家那麼三兩隻,也缺雞蛋。

   至于雞崽子去哪買,許笛目前還不知道。

   等到了十月一的前幾天,許笛空間裡的作物已經有一尺多高了,許笛也估算出來了,空間的流速大概是外面的三倍。

   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玉米從種到成熟大概需要一百天左右。那空間裡,隻需要三十多天就能成熟。

   許笛半個月前種的玉米,已經長到和她一般高了,一棵植株上結了兩個玉米棒,而且個頭都不小。

   許笛知道七十年代的莊稼産量都不高,不像幾十年以後的高産種子。

   不是種子的原因,那就是這土地肥力足,所以産量才可能高。

   許笛在心裡默默感謝九重天的仙女們,給她留下這麼一個寶貝。

   糧食長起來了,但是她的小雞崽還沒有着落呢。

   城裡的種苗廠,買雞仔需要介紹信,不然,人家不賣你,許笛上哪去找介紹信啊?

   農村母雞抱窩都在春天,現在都秋天了,哪有雞仔啊?

   實在不行,許笛打算買一些雞蛋,自己在空間裡孵化,原理她是知道的。

   許笛的空間,主打一個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