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在盤山公路上颠簸了整整兩天,才抵達大小涼山交界處的雲上村。
村子坐落在海拔三千米的山腰上,幾十座土坯房散落在梯田之間,屋頂的黑瓦上壓着石塊,防止被山風掀翻。
村口的老槐樹上挂着個生鏽的鐵鐘,風吹過時發出“哐當”的悶響,像在訴說着什麼。
“這地方可真夠偏的!”
“手機信号都沒了,搞得跟與世隔絕似的。”
蘇海燕推開車門,深吸了一口帶着松針味的空氣。
“這樣才好呢!”
“沒有時間的觀念,也不用相互去卷,過點簡單輕松的生活。”
“而且……一般這樣的地方,故事最多。”
趙琰望着遠處雲霧缭繞的山峰。
他們在村頭找了戶人家借住,房主是對老兩口,兒子在山下打工,家裡空着兩間廂房。
老太太給他們端來烤土豆,皮焦裡糯,蘸着辣椒粉吃,别有一番風味。
“你們是來旅遊的?”
“這時候來山上,冷得很。”
老頭抽着旱煙,眼睛眯成一條縫。
“我們是來采風的,想了解點當地的傳說。”
趙琰遞過去一包煙:“聽說……你們村附近有個火把洞?”
老頭的臉色突然變了,把煙往兜裡一塞:“那地方邪性,你們可千萬别去!”
“怎麼邪性了?”
葉晨欣好奇地追問着,手裡還剝着土豆皮。
“前幾年有個孩子進去玩,再也沒出來!”
“村裡老人說,洞裡住着火神,不喜歡外人打擾。”
老太太接過話茬,聲音壓得很低。
正說着,外面傳來一陣哭喊聲。
一個婦女抱着個三四歲的孩子,跌跌撞撞地沖進院子。
“張奶奶,你看到我家小虎沒?”
“他早上說去學校,到現在還沒回來!”
老太太聞言,臉色瞬間刷白:“又……又丢了?”
“又?”
軒轅坤警覺起來:“這裡之前也丢過孩子?”
婦女抹着眼淚點頭:“這半年,已經丢了三個了,都是六七歲的娃,去學校或者上山放牛,就再也沒回來。”
趙琰的心沉了下去:“報官了嗎?”
“報了,山下的執法者來查了好幾次,啥也沒查到!”
老頭歎了口氣:“有人說是被山狼叼走了,有人說是山神收去當童子了……”
“胡說!”
婦女激動地反駁起來:“我家小虎乖得很,山神憑啥收他?”
就在這時,一個穿着藍色卡其布中山裝的年輕人走進來。
這人手裡拿着個教案本,斯斯文文的,戴着副黑框眼鏡。
“李嬸,别急,我幫你找找!”
他聲音溫和,拍了拍婦女的肩膀:“孩子們平時愛去的地方,我都去看看。”
“王老師,麻煩你了!”
婦女的情緒稍微穩定了些,緊拽着對方的手:“也就你真心疼這些娃,你是個好人呐!”
年輕人笑了笑,露出兩顆小虎牙:“這是我應該做的!”
他轉向趙琰他們,眼神裡帶着好奇:“你們是……新來的?”
“我們是借住的!”
趙琰站起身,好奇道:“聽說孩子丢了?”
“是啊,這半年都第三回了!”
王老師歎了口氣,鏡片後的眼睛裡滿是擔憂:“我是村裡小學的老師,孩子們都跟我親,丢一個,我心裡跟針紮似的。”
他簡單交代了幾句,就轉身往外走,腳步匆匆,還不忘叮囑其他村民幫忙留意。
“這老師看着不錯,不像壞人。”
蘇海燕看着他的背影。
“不好說!”
“這年頭,好人和壞人,又不會在腦袋上寫備注。”
“要想知道答案,那……我們先去學校看看吧!”
“反正閑着也是閑着,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啊!”
趙琰輕聲說着。
他的目光落在王老師剛才站過的地方,那裡有片不起眼的泥漬,顔色比周圍深一些。
雲上村的小學就在村尾,一間低矮的土房,窗戶上糊着塑料布,風吹過時嘩啦啦地響。
教室裡空蕩蕩的,黑闆上寫着“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字寫得工整有力。
“王老師在這裡教了三年了,城裡來的大學生,自願來支教的,不拿工資,就靠村裡給點糧食。”
守校的老頭告訴他們,同時,伸手指着牆上的獎狀:“你看,去年還被縣裡評為優秀教師呢!”
趙琰的目光掃過講台,上面放着個鐵皮文具盒,裡面插着幾支粉筆,旁邊還有半塊沒吃完的玉米餅。
一切看起來都很正常,卻讓他心裡隐隐覺得不對勁。
“孩子們失蹤前,都去過學校嗎?”
“嗯,都是放學後沒回家!”
老頭點頭:“唉,王老師每次都送他們到村口,可架不住有的娃貪玩,偷偷跑到山裡去。”
離開學校時,火女突然指着後山:“那裡有股怪味,像……燒糊的肉!”
衆人順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後山的樹林茂密,隐約能看到個被藤蔓掩蓋的山洞。
“走,去看看!”
趙琰的骨刀在腰間微微震動。
山洞不大,洞口被枯枝敗葉掩蓋,顯然很少有人來。
火女的青銅令牌亮起,照亮了洞内的景象。
這洞内散落着幾件破舊的童裝,角落裡還有個生鏽的鐵籠,籠壁上沾着暗紅色的污漬。
“這裡……應該是關押孩子的地方!”
葉晨欣的聲音發顫:“可是,那股怪味……”
“不是燒糊的肉!”
趙琰蹲下身,指尖沾了點污漬,放在鼻尖聞了聞:“應該是鐵鏽和……孩子的眼淚幹了以後的味道。”
“王老師!”
軒轅坤突然想起什麼,激動道:“剛才他說去孩子們常去的地方找,為什麼沒來這裡?”
“因為他知道這裡有什麼!”
趙琰站起身,眼神冰冷:“或者說,這裡就是他弄出來的。”
聽趙琰這麼一說,跟前幾人紛紛露出詫異的表情。
隻是,眼下并不知道真正的答案是什麼,而且在無憑證的情況下,也不好說對方什麼。
裴秀皺着眉頭,認真道:“先回去吧,看看到底是什麼個情況。”
“這地方的問題,暫時不要對外說,免得打草驚蛇。”
在裴秀的話落下,衆人紛紛點頭,沿着來時的路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