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寶山府的作坊
第728章 寶山府的作坊
這些感恩的話,潘掌櫃都不知道說過多少次了。
每一次他為安小暖做點什麼事情,安小暖要感謝他時,他總會把安小暖這一份恩情拿出來曬曬太陽。
對此,安小暖也是無奈得很,隻能笑道:“一碼事歸一碼事,别總是混為一談。
這搭橋牽線是分内的事,可砍價砍到比正常價格還便宜三千兩,甚至為了這件事情幾天都不睡覺,就不是分内的事這麼簡單了。
你這次的操作啊,若不被你們東家發現還好說,一旦被他發現,對你的影響是很大的。
所以啊,這一千兩你得拿着,千萬别跟我客氣!”
言畢,見潘掌櫃還在猶豫,她又故意道:“潘掌櫃一直不肯收,難道是覺得一千兩不夠?
也對,你冒如此大的風險幫我,讓我省了三千兩,按理說,我應該給你一千五百兩才是……”
安小暖邊說邊掏出了錢袋子。
潘掌櫃見狀,隻能急忙把一千兩銀票收下:“哎喲,安小娘子,夠了夠了,一千兩夠了!”
他往後退了幾步,生怕安小暖再給他塞銀票。
安小暖好笑:“對咯,早這樣多好?”
“這……”
潘掌櫃反應過來,萬般無奈:“唉,還是您這腦瓜子好使啊,我一不小心就上套了!”
“行了,你安心收着吧。”
安小暖笑道:“我這作坊馬上就要開起來了,以後需要你幫忙的地方還多着呢,希望到時候你别嫌辛苦才好。”
潘掌櫃聽言,連連表态:“那怎麼會呢?有什麼需要您盡管開口,我能辦到的一定幫您辦到,辦不到的,豁出性命也得辦到!”
這就是安小暖的處世之道了。
别人給她幫忙,她絕不會讓人家白辛苦。
就像潘掌櫃這次做的事情一樣。
身為牙人,促進買家和賣家談成交易,确實是他分内的事,但能站在安小暖這邊,設身處地為安小暖着想,卻是其他牙人做不到的。
倘若安小暖不知道潘掌櫃背地裡的付出也就罷了,一旦知道,就少不得要感謝他。
空口白牙畫大餅,向來不是安小暖的行事作風,她這個人喜歡來實際的。
潘掌櫃哪怕再如何客氣,再如何不好意思,也會為安小暖的做法而感到動容。
這不?
連豁出性命來幫安小暖做事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可見潘掌櫃有多感動。
……
潘掌櫃離開後,安小暖便開始炸排骨。
方才買完莊子回來,大家夥兒都餓了,所以蒜香排骨就沒做,隻吃了點餃子和長壽面。
眼看着時辰差不多,待會兒大寶二寶還得回鹿鳴學院和東方武館,安小暖也不敢耽擱時間。
她手腳麻利地把蒜香排骨炸好,又用食盒将其裝起來,這才讓阿大駕駛馬車,将兩個孩子送出家門。
大寶出門前,把劉懷安給的紅荷包交到了安小暖的手裡。
一開始,安小暖是不收的。
她耐心對大寶說:“這紅封既然給了你,那就是你的零花錢了,你的零花錢,應該由你自己收着。”
可大寶卻道:“還是阿娘收着吧,兒子又不認識那位劉老爺,劉老爺能給兒子紅封,也是因為阿娘。
等什麼時候兒子跟那位劉老爺見過面了,彼此相識了,他再給兒子紅封,兒子一定自己留着。”
除此以外,大寶還叮囑安小暖,讓安小暖找到機會兒就盡快把這個紅封的人情給還了。
另外,對方幫忙去北邊邊境打聽消息,一路也辛苦,他認為家裡應該給對方支付一筆酬勞。
大寶說的這些,安小暖當然明白。
見兒子堅持,她到底還是把那個紅封收了下來。
隻是不知道為何,她總覺得大寶對劉懷安的态度怪怪的,好像有點疏離,又有點防備,害怕沾惹上什麼麻煩?
可這孩子都沒見過劉懷安啊……
罷了罷了。
既然想不通,那就不想了。
接下來,還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她去做呢。
……
次日一大早,安小暖就帶着童靜秋和阿大去了牙行。
到牙行時,蘇東家也在。
得知安小暖要開作坊,急需一大批奴仆,蘇東家前幾天便把附近幾個分号代售的人都召集到了寶山府,讓安小暖好好挑。
一百五十多号人,把牙行的院子擠得滿滿當當。
安小暖先挑了一批面相看起來比較好的人出來,再一個個問詢問題,最後選定了一百個人買下。
這一百個人,年齡從十三到四十歲不等,有男有女,有讀過書會算賬的,也有目不識丁的。
價格嘛,有高有低。
便宜的才賣五兩,貴的能賣二三十兩。
總之一百個人,共花了安小暖一千六百兩銀子。
其中,有三十号人的體格都比較強健,安小暖将他們的賣身契拿到手後,直接就把人安排去了東方武館,讓他們在那邊先待上一個月。
這三十号人,以後要組建成寶山府這邊的送貨隊伍。
有貨需要送,他們就去送貨。
不需要送貨的時候,就在莊子裡當安保隊,避免以後有人眼紅,對作坊下手。
剩下的七十号人,當天就被帶去了莊子。
有幾個年紀稍長的,在有錢人家裡待過,安小暖就暫時讓他們當管事,分别負責給大家夥兒定規矩,還有大家夥兒的吃喝拉撒,以及采購莊子需要用到的物品等等。
腌制黑珍珠蛋的材料,是安小暖親自去買的。
雞蛋、鴨蛋、大缸子、大盆,還有大桶等等,則是阿大帶着幾個人去收的。
由于現貨有限,所以還提前給了不少定金出去,約好了過幾日再來收一批。
安小暖在買好材料的當天,就帶着童靜秋搬到莊子去住了。
住在那座二進院裡。
她讓管事把所有人擅長做的事情一一記錄下來,再去分配工作。
種植技術比較高的,就負責照看田地。
養殖技術好的,就養雞養鴨養豬養羊。
廚藝好的,安排到竈房做後勤。
手腳輕的,去洗雞蛋鴨蛋。
力氣大的,上山砍柴割草,燒草木灰。
短短半天時間,每個人都有了屬于自己的崗位,各司其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