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相親閃婚随軍,真千金有億萬物資

第一卷:默認 第182章 反向威脅

  “爸爸,事情有點複雜,一會兒你和曉梅确認吧,我說不清楚。”

  于正紅含糊回複他。

  于曉梅那個沒腦子的,肯定會幫她承擔責任,不會說那藥是自己唆使她下的。

  畢竟,下藥的人也确實是于曉梅,她可是主犯。

  如果公安調查這件事,隻要于曉梅涉案,于文波絕對不可能坐視不管。

  他會不會傾盡全力救自己不能确定,但肯定會救親生女兒于曉梅。

  于曉梅能脫罪,她也能,畢竟壞事是兩人一起幹的。

  利益捆綁在一條船上。

  于文波聽到似是而非的回答,頓時心情沉重起來,眉頭深擰。

  于曉梅會給男人下藥?

  我女兒會幹這種事?!

  但是,聽于正紅這話,又不像是假的。

  他又看了眼袁長勝,這小夥子身闆相貌确實出衆,女兒倒追的可能性也有。

  但是,最後他睡的是于正紅啊。

  而且,聽說袁長勝和于正紅要結婚了,于曉梅還說自己不喜歡他,故意讓給于正紅的。

  還說于正紅可憐得很,被袁長勝欺負了,才不得不嫁給他。

  最近比以前更關心于正紅了。

  恨不能把自己攢的工資都給于正紅當嫁妝。

  于文波将信将疑和公安走向報社門口。

  于正紅見于文波沒再追問,松了口氣,不過,心裡又有點打鼓。

  他會不會懷疑我撒謊?

  此時,她盼着援兵黃新河快點帶小兵們過來救她出火海。

  相比于家,那些人與她的情誼更深。

  袁天亮迎面走來,先把自己的兒子訓斥一頓,“袁長勝,你眼瞎啊,認識的什麼人!”

  袁長勝誠懇道歉:“爸爸對不起,你批評得對,确實是我的錯。”

  如果早點向部隊說明被于正紅逼婚的來龍去脈,也許内部處理了,頂多自己被開除,不至于讓事情發展到這個階段。

  父母也跟着丢人了。

  于文波冷哼,“袁天亮,别想給你兒子開脫,我女兒要是有事,你兒子也脫不了幹系!”

  這是包庇上了?

  “于文波,有執法人員在,誰家孩子有罪,一切不是我們說了算。”袁天亮沒把他的威脅當回事,也不稱呼他的職務了。

  經曆戰場的男人,從不怕人威脅。

  陸婉婉掃一眼于文波,這人官威架子十足啊,怪不得于曉梅會說那樣的話。

  “于文波同志,你不要用自己的權利恐吓他人,現場群衆的眼睛是雪亮的。”

  陸婉婉指了指身後那些報社工人和記者。

  “你的言行舉止,都有廣大工人和記者監督着呢。”

  “之前,你女兒于曉梅也說不會放過我們,今天,我們倒是要看一看以權壓人的權貴是什麼下場!”

  這狠話和氣勢讓于文波心頭狠狠一震。

  沒想到這個小姑娘會用這種術語反過來威脅自己。

  那些工人此時看于文波的眼神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女不教父之過。

  肯定不是個高官!

  于文波這才忙收斂了神色,皮笑肉不笑,“小同志,你誤會了,我剛才和袁天亮說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你叫什麼名字?哪個單位的?”

  “我是165師的軍官,也是國家保密局的幹事,你的女兒于曉梅和于正紅涉及寫文章污蔑我,我今天就是來調查這件案子的。”

  陸婉婉亮出三本工作證件。

  “你就是陸宴亭的親生女兒?”

  于文波第一時間想的是,她是不是憑借陸宴亭的身份搞到這麼多工作崗位的。

  否則,年紀輕輕的,哪裡可能有這麼大的本事入職三個部門。

  “小姑娘,你能在三個單位任職,是不是靠你爸的關系。”于文波嘲諷問道。

  沒想到陸婉婉有備而來,直接從口袋掏出二等功軍功章和表彰證書,以及軍報上表揚她研制中藥粉救治了大量重傷戰士,遏制部隊痢疾病情的報道。

  “于文波同志,睜大你的眼睛看清楚了,在我和親生父母相認前我就為國家立下二等軍功了,你要是不相信,現在就可以打電話給楊部長核實。”

  “我隻是科研人員的孩子,可不像你女兒,張口閉口把父親的官職和名字挂在嘴上,威脅要别人好看。”

  聞言,于文波的表情僵住了。

  很快就改變了态度,放低姿态:

  “陸婉婉同志,剛才可能是誤會一場。”

  李向陽大步迎上來,“于文波同志,你女兒确實涉及寫文章抹黑陸婉婉,這是她的證詞。”

  兩人早就相識。

  但此時李向陽是一副公事公辦的工作态度。

  于文波仔細看他遞來的證詞筆錄。

  遠處,被戴手铐的于曉梅看見父親,着急哭着辯解:“爸爸,這事不是我幹的,是正紅幹的,她讓我投稿的,她說文章裡寫的都是事實。”

  于正紅驚呆了,沒想到于曉梅竟然會出賣她。

  看到于曉梅這副失态的模樣,于文波覺得被狠狠打臉了。

  他這麼高級别職位,女兒竟然被戴手铐。

  “李向陽,我女兒說了不是她做的,你們為什麼要給她戴手铐?”

  “我女兒不可能寫得出這樣的文章。”于文波對于曉梅的文字功底是了解的,她才初中學曆,哪有能力寫出一萬字文章。

  否則當初就留在機關當秘書了,不至于送部隊當文藝兵。

  這篇文章洋洋灑灑,用詞造句都很有文化底子。

  “是她投稿的,還走了報社編輯林希的關系,走後門讓這篇侮辱陸婉婉的文章刊登在報紙上,也是參與者。”

  “而且,之前她一口咬定文章是她自己寫的,後來才說是于正紅寫的,即使文章真不是她親筆寫的,也涉及包庇罪。”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