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五旬老太重生後,閃婚冷面軍官

正文 第353章:他們兩個不會已經在一起了吧

  冷秋月被沈佩珍熱情的拉着雙手,猶豫了好一會兒才說:“三舅媽,其實安安喜歡什麼樣的男孩子我是真不知道,不過我覺得她應該也不讨厭誠安,不過因為她現在的心思不在感情上,所以才一直沒有接受誠安吧。”

  沈佩珍歎口氣,說道:“她的心思是不在感情上,可你表弟已經等不了了,再等下去,都要三十歲了,我當父母的該勸的也勸了,該說的也說了,可他就是喜歡那個許安安,眼瞅着周圍的老同事老同學都抱上了孫子孫女,舅媽心裡也着急。”

  這是人之常情,但感情這事外人是很難摻和進去的。

  冷秋月笑着說:“這樣吧,過幾日我約一下安安,再問一問她的态度。”

  沈佩珍笑着點頭:“那行。這事就麻煩你了。”

  冷秋月笑着說:“舅媽,剛才你還說一家人沒必要說麻煩不麻煩的呢。”

  沈佩珍笑了起來:“對對對,一家人沒必要天天把這些客氣的話挂在嘴邊。”

  等冷秋月跟霍瑾辰坐進了車裡,霍瑾辰才問冷秋月:“你不是說你同學感情上的事情你不過問嗎?怎麼又答應了三舅媽了?”

  冷秋月說:“不是不過問,而是不摻和,問一問還是可以的。其實說真的,我也挺想知道安安跟你表弟現在發展到哪一步了。”

  霍瑾辰一愣,問道:“這話什麼意思?他們兩個不會已經在一起了吧?”

  冷秋月連忙道:“我可沒這麼說啊,隻是聽說去年農業大學有個項目,就是去西北培育優質棉花,其實當時學校裡的領導是要求男生去的,畢竟你也知道西北那地方條件艱苦,學校領導也是怕女同學受不了那種艱苦的條件。

  但是許安安向學校領導申請了。

  你想想,誰在西北?”

  霍瑾辰笑道:“怪不得這小半年一直沒見到許安安,原來是跑西北去了。”

  冷秋月說:“但是兩個人如今到底戳沒戳破那層窗戶紙,我就不知道了。正好前幾天她也回來了,我正打算請她吃飯叙叙舊呢。”

  吉普車很快就到了鳳凰制衣廠。

  因為提前打過招呼,所以門衛的人很快就将冷秋月跟霍瑾辰放了進去。

  霍瑾辰跟冷秋月一起進了工廠辦公室。

  池明智正在跟幾位工廠的領導骨幹商量事情,聽到冷秋月跟霍瑾辰來了,有幾位骨幹本想起身離開的,卻聽到池明智說道:“大夥兒,先不要走,正好聽一聽冷同志的主意。”

  冷秋月先是跟其他人介紹了一下自己。

  她将手中的名片分給衆人,笑着說:“這兩年我們公司一直在從事旗袍的出口生意,但是因為旗袍的工藝跟定位的原因,每年出口的數量非常的有限,如今我打算成立時裝部,主攻國内時裝行業,可凡事講究個循序漸進,我這一開始也沒那麼多的人力物力一下子投下去建設自己的工廠,所以就想先采取代加工的形式,不過各位放學,代加工所需的材料跟設計甚至是質檢都是由我們來提供,我們會支付加工費。”

  說完後,池明智點點頭,又問在坐的各位骨幹,說道:“各位,你們覺得如何?”

  一開始還沒人說話,直到池明智又笑着說了一遍:“大家各抒己見,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其中一位年紀較小的男同志笑道:“既然廠長都這麼說了,那我就說幾句。是這樣的,咱們廠這兩年的效益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當然了,這也不是咱們一家廠面臨的問題,其他很多廠子也面臨跟我們相同的問題,說白了就是工人沒活幹,沒活幹,就發不出來工資,發不出來工資就填不飽肚子。

  都說不管白貓還是黑貓,隻要能抓到耗子就是好貓,咱們工廠又何嘗不是呢?不管這訂單是不是給咱們廠裡的,隻要這衣服是咱們給做出來的,錢咱們收到了,何必管其他的呢?

  廠長,我說完了。”

  池明智擡擡手,讓年輕的男同志坐下。

  池明智看了其他幾位未發一言,但是看起來臉上表情不是很同意的骨幹,笑着說:“小餘說的很好,還有沒有其他人有相同或者不同的意見?”

  一位年輕看起來四十歲左右的女人說道:“我也同意小餘的意見,不管白貓還是黑貓,抓着耗子就是好貓,咱們長如今最大的問題就是沒訂單,工人沒工作可做。”

  池明智點頭:“嗯。還有人有不同的意見嗎?”

  一位年紀較大的男同志指了指身子,說道:“我說兩句吧。”

  池明智笑着說:“好,老王你來說兩句。”

  老王說道:“我年紀大了,有時候思考問題就沒有年輕人那麼樂觀,有時候呢,總是忍不住去往不好的方面想。”

  池明智笑着擺擺手,說道:“老王你在咱們廠當了二十年的副廠長,你這可不是看問題沒那麼樂觀,而是想的更全面。”

  老王笑着問大家:“大家願意聽聽我的意見?”

  他都這麼問了,旁人自然要捧場了,連忙道:“您說您說。”

  老王說道:“小餘跟咱們鐘會計說的都沒錯,咱們工廠現在主要的問題是沒訂單,沒活兒,我們接受冷同志的代加工的訂單自然是一個很好的主意。

  可是還有一個問題,我總覺得現階段的困難隻是這個階段的,等過段日子,經濟複蘇,我們客戶下的訂單一定會增加上來的,可我們工廠的生産量是一定的,到時候我們的生産能力被冷同志這邊占用了一塊,豈不是就沒辦法滿足自己客戶對産量的要求了?”

  其實這位王副廠長說的沒錯。

  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期,正是國家最艱難的一段時期之一,這段時期因為國際關系等原因,國外對國内進行了非常嚴重的經濟封鎖,使得國内的企業跟人民過的尤其的困難。

  可是國内人們憑借自己的努力熬過了這幾年,後面幾年開始,經濟慢慢複蘇,很多國有企業也因此重新恢複了活力,尤其是像紡織業服裝業這些輕工業,經過了這段低估後,客戶跟訂單量開始大幅度的增加。

  甚至到了最後工人要兩班倒,才能趕出來生産量。

  到那時候冷秋月的訂單隻會占用他們的生産量,畢竟,他們自己的單子賺的錢可比隻賺代加工的錢要多很多。

  池明智笑着說:“其實老王這話說的也沒毛病。”

  說到這裡的時候,他轉而問冷秋月,“冷同志,你對此有什麼意見?”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