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景烯剛與郭藹談完事,就見季泉拿着一封信走進來。
他看到信封的字就知道是窈窈寫的了。
看完信,符景烯臉上不由浮現出了笑意。
郭藹問道:“誰寫的信,讓你這般開懷?
”
符景烯笑容滿面地說道:“我姑娘寫的,叮囑我注意身體還要求我三餐必須按時吃。
”
昨日下午他就知道清舒要去天津出公差了,隻是昨晚忙到半夜累得不想動就直接歇下沒回去。
反正來回也就十來天的時間,到時再回來。
郭藹笑着說道:“你姑娘可真關心你。
”
符景烯笑着搖頭說道:“這丫頭就是個小管家婆,我跟他娘的事都管,我若氣色不好她看見就念叨個不停。
”
嘴上嫌棄但臉上的笑容卻非常真切,女兒管着他實則也是關心他。
像别人家的姑娘,還得父母操心呢!
郭羽雯在老家知道聶胤定親以後根本不相信這件事,鬧着要回京。
郭夫人瞧着她這模樣哪敢讓她回京,就将她拘在老宅。
也不敢給她定親,若是不打消心中的妄念讓她嫁人那是害人害己,甚至還會給家裡帶來禍事。
郭藹贊歎道:“你們夫妻會教孩子。
”
兩個孩子都聰慧孝順還非常獨立,壓根不需要兩夫妻費心,反觀他這麼大把年歲還為女兒操碎了心。
符景烯搖頭道:“我這麼忙哪有時間教導孩子,一年到頭陪他們的時間屈手可數,兩孩子能這般好都是他們娘的功勞。
”
聽到這話,郭藹笑着說道:“之前聽我家夫人說,很多夫人太太都很惋惜林大人當初沒繼續在文華堂任職,不然肯定教導出許多的好學生了。
”
清舒可不僅僅将自個兩個孩子教好了,她還将郁歡、舒佳佳、蘇培等人都培養成才。
除此之外林博遠這個傻子在她的教導下,現在過得比許多正常人都好。
也是清舒太忙不收學生,不然許多人都會将自家孩子拜她為師了。
符景烯說道:“雖沒在文華堂任教,但她這些年也教導出了許多學生培養了許多的人才。
”
青山女學的那些拔尖的學生,清舒不為餘力地培養她們。
不過目前成就最大的就是郁歡了,蘇培跟舒佳佳等人還在曆練。
這是客官存在的問題,就是清舒也無力改變。
正說着話有人來禀事,兩人就分開了。
窈窈以前上課都是應付了事,因為先生講的東西她早就會了。
但長江班的幾位先生教的東西,她卻聽得津津有味。
比如像今日上的刑法課,這刑法課先生并不是照着書本念條例,而是講一個真實的案例,然後在講案例的過程穿插許多的律法條文。
下課以後,項若男過來詢問窈窈:“符瑤,剛才先生講的東西你有記下了嗎?
”
窈窈說道:“沒有,我就寫了幾句話。
”
确切地說不是幾句話,而是幾個字,都是以前沒接觸過過的知識點。
所以記下來,等回去翻閱資料弄清楚。
看到紙張隻寥寥幾個字,項若男很是沮喪地說道:“先生講得太快了,我都聽不懂。
”
也因為講得太快她根本沒辦法做筆記,下課想補上才發現課堂上講的許多東西印象很模糊了。
要一直都這樣,項若男覺得月考可能不及格了。
韓芯月在旁感歎道:“是啊,先生講得太快了,許多地方我都聽得雲裡霧裡。
”
窈窈又問了坐在旁邊的幾個學生,見她們也都沒聽懂不由道:“中午我去找山長,将這個情況反應給他。
”
法子是好,但大家有顧慮。
項若男說道:“萬一山長去找先生,先生一生氣不教我們怎麼辦啊?
”
先生的問題是講得太快大家跟不上,但他的教學方式還是深受大家喜歡的。
萬一山長找他,他覺得丢面子撂挑子不幹,到時候重新換的先生未必會有他好了。
窈窈覺得她的顧慮也在意,想了下說道:“那我們不去找山長,直接将這些問題反映給先生。
”
項若男覺得這個提議不錯,說道:“到時候就說是我們腦子笨反應慢跟不上進程,求先生放慢一些速度,這樣的話先生應該不會生氣。
”
窈窈覺得這樣也行。
隻是先生上完課就回去了,并不會在文華堂多留。
主要是文華堂的都是女學生,而幾位男先生雖都過花甲,但畢竟是個男人為了避嫌他們不會在文華堂内多滞留。
所以要找人,得去家裡找。
放學後,窈窈與韓芯月項若男兩人去了刑法學先生段老的家中。
等到了段家大門口,韓芯月留下沒跟着進去,太多人去怕惹得先生不高興。
段老聽到回禀說符瑤跟項若男過來,蹙起了眉頭
段太太對他再了解不過,說道:“老爺子,她們都是你的學生,哪有将自己學生拒之門外。
”
段老沒好氣地說道:“我可不承認她們是我的學生。
”
他去文華堂任教并不是自願的,而是被皇後逼的。
不過他是個認真負責的人,哪怕心裡不樂意也盡心盡職備課講學。
段太太知道他的性子,也沒說符瑤是相府的姑娘,而是順着她的話說道:“既不願見,那我去見她們。
”
等段太太走到門口,段老說道:“算了,讓她們進來吧!
”
這個時候過來,十有八九是有事了。
知道窈窈與項若男的來意,段老淡淡地說道:“我講的已經是最簡單的條規,若是連這些都聽不懂以後的課程也都不要上了。
”
項若男很是緊張。
窈窈卻是很平靜地說道:“先生,我能聽得懂你教的,但那是因為我已經熟讀了《大明律令》。
我的同窗之前有些以前都沒接觸過律法,她們聽不懂跟不上進程很正常。
”
段老聽到這話看着她,問道:“你說你熟讀了《大明律令》?
那你說說,大明律令一共多少卷有多少條例?
”
窈窈說道:“大明律法是太祖皇帝時期制定的,太宗皇帝時大修過兩次,後高宗時候又大修過一次。
現在是按六部職掌分為吏﹑戶﹑禮﹑兵﹑刑﹑工六律﹐一共三十卷﹐有四百六十條例。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