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七零,美又飒知青從撕渣開始

第一卷:正文 第85章 我還以為你會呢

  她們過來時,大隊長已經到了,旁邊還站了一圈人,叽叽喳喳在說着什麼。

  正在嗑瓜子的王嫂一見到她們,笑眯眯的打聽:“雲知青,之前見你和韓峥去了縣城,回來的時候大包小包的,買了什麼好東西啊?”

  “沒買東西,是老家寄過來的行李。我和林珊當時都是臨時下鄉的,隻給了我們兩天的準備時間,很多行李都沒收拾,隻帶了一點現在這個季節穿的衣服和日常用品,其他東西隻得陸續寄過來。”

  雲花楹不想讓她們知道去黑市的事,也懂财不露白的道理,她平時總是一張面無表情的臉,撒謊的時候也沒有其他表情,臉不紅心不跳的回答着。

  兩個知情人也很默契的不拆穿,林珊還附和了句:“我爸媽給我郵寄的東西應該也快到了,希望在雨天之前送到,冬天的棉衣被褥等若被淋濕了,可就不好了。”

  王嫂她們倒也沒有多想,她們三個過來的時候,行李确實很少,隻當真的是家裡給她們郵寄了東西。

  村裡人還沒有全部到齊,雲花楹見隊裡的黃豆挺多的,難得主動找趙學林說話:“大隊長,我之前聽大家說,黃豆是隊裡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這賣多少錢一斤啊?”

  大隊長說到這個就頭疼,老氣橫秋的歎了口氣:“哎,别提了,這黃豆價格一年比一年低,前年賣一毛八,去年一毛六,今年聽說最多一毛三。”

  “一毛三?怎麼這麼低啊?”林珊微訝。

  見大家都看向她,林珊扯了扯嘴角,告訴他們:“我媽在國營廠後勤部門上班,經常聽她在家裡說物價的事,我們靖縣的黃豆價格比這裡高多了,今年廠裡統一采購最低價都兩毛呢。”

  “我們這裡若是能賣個兩毛的價格,各家多少要買點肉慶祝下了。”大隊長再次歎了口氣。

  “大隊長,陽縣這邊新鮮白豆腐多少錢一斤?”雲花楹又問。

  “七分五。”

  “一斤黃豆能做幾斤水豆腐?”

  “四斤上下。”

  雲花楹眉頭微挑:“也就是說,一斤黃豆若做成水豆腐,毛利潤三毛錢。”

  趙學林點了下頭,也猜到了她要說什麼,“豆腐看起來利潤還不錯,我們隊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豆腐,可沒有銷路,辛辛苦苦忙活下來,隻夠賺點柴火錢。”

  “你們隻做白豆腐嗎?”雲花楹再問。

  “除了白豆腐,還有什麼豆腐?”大隊長直接反問。

  雲花楹臉上這下有表情了,看他的眼神有幾分誇張:“豆腐種類多得很,你們不知道?”

  “我知道有油豆腐,我老家有,大鍋油炸出來的豆腐,挺好吃的,賣得很好,不過很費油,一斤油豆腐得兩毛多。”站在不遠處的尹眉接了句話。

  林珊點頭附和:“油豆腐是挺好吃的,我覺得比白豆腐好吃,我們靖縣還有黃豆做的豆皮豆筍,也很好吃的。”

  雲花楹不會做豆腐,但對各類豆腐種類還是挺熟悉的,掰着手指跟他們介紹:“尹知青說的油豆腐是一種,林珊說的豆皮豆筍,其實也是做豆腐過程中取出來的豆制品。豆皮豆筍都是幹貨,容易保存,放置時間長,隻要保存密封好,可以放很長時間不會壞掉,煮的時候也很簡單,用水泡開涼拌炒菜都行。”

  “另外,白豆腐還可以做成各種香幹,例如醬香幹、煙熏香幹、鹵香幹,這些香幹又可以做成厚薄不一各種形狀,用多種調料制成多種口感,涼拌炒菜都可以,清蒸香辣麻辣味涼拌都好吃。”

  “還有,可以做成黴豆腐,也就是腐乳,像罐頭一樣用玻璃瓶裝好密封好,放一兩年都不會壞。”

  聽她說到腐乳,男知青裡有個人連連點頭:“對,對,腐乳,我老家那邊叫南乳,超級好吃又下飯,就是白豆腐和辣椒粉做的,還加了點鹽和米酒,做法簡單,我們那邊家家戶戶都會做。”

  趙學林此時雙眼已迸射出了光芒,連忙問:“李劍,你老家那邊的腐乳什麼價格?”

  “我們那邊各家各戶都會做,基本都是自己做,很少去買,老家縣城也很少賣,不過我們市裡的國營商場有賣的。他們用的是陶瓷小壇裝的,一壇大概兩斤左右,兩年前是五毛錢一壇,現在應該漲了一點點。”

  趙學林心裡有數了,又問提點子的雲花楹等人:“香幹和豆皮豆筍什麼價?”

  “豆皮豆筍便宜,一毛錢一斤。靖縣沒有香幹賣,我是吃過其他地方的香幹,是我媽媽的同學多年前郵寄給我們的,十年前要兩毛錢一斤。”雲花楹又撒了個小謊。

  “十年前兩毛錢一斤,那現在怎麼着也得兩毛五到三毛了。”旁邊的李會計說了句。

  雲花楹點頭:“應該差不多。”

  “雲花楹,你會做香幹嗎?”李會計問了個關鍵的問題。

  雲花楹:“...不會!”

  趙學林剛剛腦子裡已經有了一堆想法,可被她這“不會”兩個字給沖得一個不剩了,翻了個白眼給她:“我還以為你會呢。”

  “我會紮針。”雲花楹幽幽的看着他。

  趙學林被她的眼神吓得本能的後退一步,還把他媳婦林曉蘭拉到自己跟前,說話都弱了兩分:“曉蘭,你要保護我啊。”

  “噗!”

  林珊笑噴,其他人也清楚大隊長的尿性,一個個笑了起來。

  林曉蘭好笑的拍了下他,說話爽朗,嗓門也大:“雲知青,你們城裡來的知青有文化有學識,又見多識廣,我們鄉下人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幹農活,好多人連去縣城的次數都一隻手數得過來,大都沒見過世面。學林他一心想改變東江大隊的現狀,想帶領全隊人改變困境發家緻富,可他能力文化有限,還請你們博才多學的知青們幫幫忙。”

  她嘴上說沒文化,其實說話有條有理,又謙虛禮貌,雲花楹眉頭微挑,看向趙學林:“大隊長眼光不錯。”

  “那是。”趙學林臭屁嘚瑟,攬着林曉蘭的肩膀,仰着下巴吹噓當年往事:“我媳婦可是十裡八鄉的名人,我當年為了娶到她,一連打了十八場架,将那些對她有...”

  “閉嘴。”林曉蘭直接堵住他的嘴。

  袁翠梅也白了兒子一眼,“少吹了,要麼談正事,要麼就安排幹活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