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打出去
沈之修認真地想了想,「可能是先道歉,後算賬。」
道歉是因為怕蘇清妤對蘇家不利,想來求個和。算賬是因為蘇清妤必然不答應,最後蘇承鄴一定會惱羞成怒。
這也符合蘇家一貫的做派。
蘇清妤眉目微挑,吩咐小丫鬟,「請平寧侯進來。」
三人也不急著吃飯了,一起去了待客的花廳。林晚音唇角緊繃,眉目間神色不耐。
不多時,蘇承鄴走了進來,身後還跟著兩個擡著禮盒的下人。
蘇清妤和沈之修是晚輩,起身給蘇承鄴行了晚輩禮,叫了聲父親。
蘇承鄴一臉笑意,「你們坐,一家人不必拘禮。」
又看向林晚音,「這是我特意給你挑的首飾和一些小玩意,都是你素日喜歡的。」
林晚音冷著一張臉,「侯爺坐吧,有事就直說。」
畢竟是女兒的生父,所以她忍著噁心,沒把人直接趕出去。
蘇承鄴搓了搓手,沉吟了片刻說道:「我是替二弟來道歉的,之前的事是他不對。」
林晚音打斷了蘇承鄴的話,「他殺人你也能替他死麼?」
「若是要說這些,侯爺就請回吧。這些東西也拿回去,我一介商賈,受不起蘇家的禮。」
蘇承鄴知道林晚音會是這個態度,其實和林晚音道歉是其次,他來的主要目的是安撫蘇清妤。
這個女兒的脾氣他是知道的,斷蘇家財路,刨蘇家祖墳的事,她不是做不出來。
所以受了林晚音的冷臉之後,蘇承鄴又看向蘇清妤,「清妤啊,你二叔知道錯了,你就別和他一般見識了。」
「今日他丟了官,又挨了杖責,也算是受了罰了。」
蘇清妤淡笑了一聲,「我昨天說的,父親還記得麼?」
蘇承鄴一怔,「什麼?」
「我說,蘇家若想和這事脫開關係,就對二叔動家法。隻要蘇家動家法,我絕不動蘇家一根秧苗,一個銅闆。」
不等蘇承鄴說話,蘇清妤又說道:「按照蘇家的規矩,二叔做出這樣的事,怎麼也得打五十鞭子吧?」
「今日鞭子能落下去,我保證蘇家生意紅紅火火,田莊收成好,祖宗睡的香。」
說完,蘇清妤端起茶盞抿了一口。
蘇承鄴臉色微變,蘇承衍剛挨了宮裡的杖責。這時候再打五十鞭子,就能去祖宗那謝罪了。
就算他肯下手,母親也不會應允。二弟可是母親的命根子,這家法萬萬動不得。
他心裡氣蘇清妤,連他這個父親的面子都不給。他今日來求情,若是碰了釘子回去,他還有什麼威望和顏面?
這麼一想,又不自覺的開始說教。
「你也是蘇家女,他畢竟是你二叔。你就算不看我們的面子,也該想想你祖父。」
他不說這話還好,一說這話蘇清妤更是怒意上湧。
「我祖父?父親也好意思提起我祖父?」
「我祖父去世之前就病重了,他在身前照應過幾日?祖父去世前一個月,已經重病不起,他還納了一房小妾進府。」
「祖父去世之後,他正正經經守孝了麼?」
「你們以為我小,不知道麼?他喝酒吃肉,和女人廝混,哪樣少做了?」
「父親若是顧念祖父,倒是不如直接清理了門戶。祖父泉下有知,還能贊你一聲忠孝。」
蘇清妤的話讓蘇承鄴顏面盡失,他說不出理,便隻能用輩分壓人。
「你……你放肆,你還拿我當爹麼?」
林晚音忽然笑出聲,「這個爹,你若是不想當也可以不當。」
「來人,送平寧侯出去。他若是不走,就給我打出去。」
「還有那些東西,都給我扔出去。」
林晚音身邊的下人自然不敢真的把人趕出去,蘇承鄴也不想再繼續待下去,起身罵罵咧咧離開了。
帶來的東西,也被林晚音的人放到了大門口。
他走了之後,林晚音不好意思地看向沈之修,「讓賢婿笑話了。」
家裡的這些糟心事,她並不願意攤在女婿面前。生怕因為這些事,影響了女兒。可越是這麼想,就越是事與願違。
從她和離,到和蘇家打官司,再到這次上乾陽殿,該丟的臉也算是丟盡了。
沈之修忙道:「嶽母多慮了,咱們這樣的人家,誰家沒點糟心事。」
「都是表面光鮮罷了,就連皇室也是如此。」
他這樣說,林晚音神色也好了不少。知道女婿是怕她難為情,給她留足了顏面。
三人簡單用了午飯,沈之修忽然得了消息,說是陳閣老請他去趟內閣值房。
蘇清妤讓他儘管去,她正好有些事要和蘇順慈說。
送走了沈之修,蘇清妤差人去蘇家的綢緞鋪子,喊了蘇順慈過來。
三進院子小花園的葡萄架下,蘇清妤坐在石桌邊,吩咐人預備好了涼過的瓜果。
蘇順慈到了之後,先去給林晚音請了安,才來找蘇清妤。
「母親和大姐姐忽然被帶進宮,可把我和三表哥擔心壞了。」
蘇順慈在蘇清妤對面坐下,拿起一塊甜瓜啃了起來。這日頭熱,她剛剛又生了一肚子氣。所以吃瓜的時候,很是用力咬了兩口。
蘇清妤失笑不已,「這是怎麼了?這瓜和你有仇?」
蘇順慈一塊瓜啃完,把瓜皮扔到一邊,又擦了擦嘴角。
「大姐姐不知道,父親新納的那個曾姨娘,最近真是鬧騰的厲害。」
蘇清妤想起之前在府裡見到的那人,「看起來是不大安分,怎麼,她還敢惹到你頭上?」
蘇順慈本就憋著一口氣,聽蘇清妤問起,便迫不及待說了起來。
「這人可真是個有野心的,在後宅爭寵也就算了,還要時不時拉踩我姨娘。」
「偏她每次都不自己出頭,都是找事情讓父親呵斥我姨娘。」
「今日上午更是囂張,居然差人去我那拿料子,說是回頭父親給銀子。我自然沒給她好臉,剛剛父親去了,拿了銀子把料子買回了府。」
「我看父親也被勾的沒魂了,怎麼就弄了這麼個禍害進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