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越七零,遇最強軍官我逆天改命

第一卷:默認 第541 章 張萍萍開啟創業之路

  轉眼間,就到了1979年的春天,這天放了學,張萍萍和楚淨秋剛出學校門口,就看到學校門口圍了一群學生,正在一個小攤上挑選衣服。

  張萍萍對服裝特别感興趣,她一直想等改革開放後大幹一場,看到有人擺攤,她急忙停下自行車,拉着楚淨秋的手就湊了過去,

  兩人好不容易擠進去才發現,擺攤的竟然是她們老熟人袁星原,她手裡拎着一個大麻袋,袋子裡裝了半袋子“的确良”襯衫。

  在70年代那個色彩單調、服裝款式單一的時期,藍色和灰色的粗布衣服幾乎占據了每個人的衣櫥。

  然而,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的确良”這種新型面料的出現,迅速成為了時髦和前衛的代表。

  那個時代,“的确良”價格昂貴,穿上一件“的确良”質地的衣服或者褲子,成了年輕人時髦的象征。

  袁星原手裡拎着一件襯衫正在叫賣,“瞧一瞧,看一看,物美價廉的‘的确良’襯衫,十三元一件,二十五元兩件,不要票,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一個女學生低聲跟同伴說:“我早就想買一件“的确良”襯衫了,上周末我在商場問了問,十八塊錢一件呢,而且還得要票,我就沒舍得買,

  她賣的确實不貴,我們倆一塊買吧,買一起還能便宜一元錢呢!”

  兩個女生很快就挑選了兩件襯衫,付了錢就高高興興的離開了。

  還有一些正在猶豫的人,在袁星原的三寸不爛之舌的勸說下,也毫不猶豫的付錢買了兩件。

  就這樣,她的一大包衣服很快就賣完了,甚至還有後面來的晚的,沒有買到的學生着急的詢問她什麼時候還來這裡出攤,

  袁星原一邊收攤,一邊笑着答,“後天吧!已經跟其它學校說好了,明天得去其它地方賣。”

  張萍萍和楚淨秋見袁星原忙完了,立刻熱情地上前打招呼道:“星原,你今天的生意不錯呀!”

  袁星原看到兩人,驚喜的說:“淨秋、萍萍,怎麼是你們呀?你們是在這個學校上學嗎?”

  張萍萍點了點頭,“是啊,剛放學。看到你在這兒擺攤,我們就過來湊湊熱鬧。你這兒的衣服款式都挺好看的,價格也很實惠的。”

  袁星原得意地揚了揚手中的大麻袋,“那是自然,我可是挑了好久才選到這些好貨的。你們要是喜歡,我可以送給你們兩件。”

  張萍萍笑着點點頭,“那行,你再來的時候給我留一件女式襯衣吧!不過我可不能讓你賠錢,該給你多少就給你多少!”

  袁星原擺擺手,“你們說這些就見外了,後天我一人給你們留一件!”

  楚淨秋笑了笑,“我就不要了!前幾天以寒剛給我買了一件,我現在不缺衣服。”

  張萍萍壓低聲音說:“星原,你現在賣衣服,賺的應該不少吧?”

  袁星原嘴角一揚,眼中閃過一絲得意,她把身子湊近張萍萍,壓低聲音說:“咱這關系,我也不藏着掖着了,我賣一天衣服賺的錢,比你們一個月工資還高呢。”

  張萍萍和楚淨秋一聽,都驚訝得瞪大了眼睛。她們知道擺攤能掙錢,但沒想到袁星原居然能賺這麼多。

  袁星原看着她們吃驚的樣子,笑着說:“現在政策寬松了,那邊街上擺攤的也多了,她們賣的頂多是褲衩、襪子、布頭什麼的,

  那個賺不了這麼多,而且還經常被市場的人追着跑。

  所以,擺攤也得看地方,而且你得看準時機,多找一些稀缺的好貨,才能賺大錢。”

  張萍萍好奇地問:“那你是怎麼找到這些好貨的呢?”

  袁星原神秘的笑了笑,說:“我這就是多留心,多跑腿,多找幾個熟人打聽,然後各個廠子裡找熟人,

  每周六下午我就去外地進貨,雖然辛苦點,但能找到更便宜、更好的貨,也值得了。”

  楚淨秋佩服地說:“你真有本事,居然能想到去外地進貨。”

  袁星原擺擺手,說:“這也是鍛煉出來的,我剛開始也不是這麼順利的,這也是花錢買教訓練出來的,

  我第一次進了一批襪子,結果回來以後才發現貨都讓人給換了,下邊都是爛棉花套子和爛布條,就那一次我幾乎把借的錢全賠了進去。

  我也是吃了不少苦頭,迷路、被騙、被忽悠,都經曆過,才學會如何分辨好壞,如何和批發商打交道,如何拿到好貨。”

  張萍萍思索片刻,臉色微微一紅,有些難為情地說道:“星原,你下次進貨的時候,能不能......能不能帶上我呀?我......我也想嘗試着做點小生意,賺點兒額外的收入。”

  袁星原看着張萍萍不好意思的模樣,嘴角不由得泛起一絲微笑,輕聲回應道:“當然沒問題啦!我一直都覺得一個人去進貨實在是太累了,要是多一個人幫忙那就再好不過了。

  上次,我本來還找了子珊來幫我賣兩天襪子,可誰知道她在叫賣的時候覺得太難為情了,居然連嘴巴都張不開。

  市場裡的那些人還拼命地追趕我們,把她吓得再也不敢和我一起幹了。

  萍萍,既然你想幹,那咱們就說好了哦,下次我去進貨一定會叫上你的。

  對了,淨秋,你要不要也跟我們一塊兒幹呢?其實我挺希望你能加入我們的,如果你來了,我們的安全就能得到更大的保障了。”

  楚淨秋聽了這話,略微思考了一下,她不想在政策不太明确之前去做練攤的這種小生意,

  她要是天天放學去練攤,周末跑到外地去進貨,家裡的五個孩子還需要照顧,不能全部推給幾個老人,

  更何況她手裡根本不缺錢,現在缺的就是時機。

  想到此,她笑着說:“我家孩子多,我沒有時間擺攤,我先不參與了,

  不過你們要是用到我幫忙的話,我可是義不容辭的幫你們哦!”

  就這樣,從這個周末開始,張萍萍就跟着袁星原開始了她的創業之路。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