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623章 認識其中一個死者
十幾具屍骨的案子算是特大案件了,楚淨秋明白這件案子的重要性,所以她打算立刻跟着顧為民去北省。
她現在做顱骨複原的技術越來越成熟,所以估計很快就能完成,于是就讓蕭以寒和齊越他們帶着老人孩子先去深市,等自己忙完那邊的案子,再去深市和她們彙合。
小可心雖然噘着嘴有些不高興,但是她明白媽媽要去幫助公安部門破案子,她眼裡含着淚,緊緊抱住楚淨秋,叮囑道:“媽媽,你到了那裡要注意安全,我們在深市等你回來,你一定要快點回來哦!”
告别家人,楚淨秋和顧為民坐上了回北省的汽車。
十一年後再回自己插隊的地方,楚淨秋感慨萬千。這十來年變化非常大,從京市到北省的路都重新修過,汽車行駛在寬闊平坦的道路上,速度也比以前快了不少。
汽車經過六個多小時的颠簸,在下午三點左右到達了縣公安局。楚淨秋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這已不再是她記憶中的那個小縣城,沿街新蓋了不少房子,街道兩旁的商鋪琳琅滿目,服裝店、飯店、日化用品等小商店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路旁還有一些推車的小販在沿街叫賣,甚至劇院門口還有一群修鞋、賣墨鏡、修自行車的的大爺也形成一道靓麗的風景線。這些巨大的變化彰顯着這個縣城改革開放後的繁榮與活力。
車子直接開進了縣公安局院内,縣公安局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她記得當年離開時,這裡還是一片簡陋的平房,如今已經變成了四層的辦公大樓,大樓前,警徽熠熠生輝,顯得莊重而威嚴。
在路上閑聊的時候,楚淨秋已經從顧為民口中了解了公安局現在的大緻情況,
顧為民八年前就從紅旗鎮派出所調進縣公安局刑偵科,擔任刑偵科長,現在更是晉升為公安局的副局長。
以前的刑偵科長周一鳴已經成為了公安局的局長,就連當年給自己當過助手的小董,現在也已經是刑偵隊的隊長了。
楚淨秋他們剛下車,局長周一鳴帶着幾個警察就熱情的出來迎接他們。
周一鳴的臉上洋溢着親切的笑容,大家親切的一一與楚淨秋握手,就如多年的老友重逢。
再次見到這些熟悉的面孔,楚淨秋感到既親切又感慨。
周一鳴笑着說:“歡迎楚知青,現在應該稱呼楚老師吧!聽說你在政法大學任教,真是前途無量啊!能從我們縣走出你這樣的人才讓我們感到十分驕傲!”
楚淨秋謙虛地擺擺手:“哪裡哪裡,大家都在成長和進步,我現在對你們也得改改稱呼,周局長、董科長好久不見啊!”
聽到楚淨秋的話,大家都笑了。
"楚知青,你們這一路奔波也累了,我先安排你們去休息一下,晚上咱們一起吃個飯,算是給你接風洗塵。”
楚淨秋急忙擺擺手,“不用這麼麻煩了,周局長。我們還是先工作吧!”
“沒事,也不差這一會兒,你連續坐六七個小時的車,身體吃不消。
再說,為民和司機也累了,他們去京市這一趟也挺辛苦的,十幾個小時都沒休息,工作的事咱們明天再說!
正好我交代一下刑警隊的人準備一下顱骨複原要用的東西!”周一鳴堅持道。
楚淨秋見推辭不過,便點點頭答應了。随後,在周一鳴的安排下,他們住進了縣公安局附近的賓館。
晚上,周一鳴邀請楚淨秋在附近的飯店吃飯,席間,楚淨秋從周一鳴的口中了解了案件的大緻情況。
紅旗鎮這幾年發展得非常快,但由于曆史原因,排水管道設計存在缺陷,導緻排水不暢。
每當遇到大雨,鎮上就會發生内澇,給居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因此,今年雨季來臨之前,鎮上就開始動工改造排水系統。
改造的重點之一是紅旗鎮郊區的臭水溝,這條水溝原本是造紙廠等工廠長年排放污水的地方,久而久之形成了一條臭氣熏天的水溝。
現在,鎮上計劃将這條臭水溝改造成排水渠,以便更好地排放雨水,減輕内澇的影響。
然而,在施工過程中,工人們在臭水溝的淤泥裡發現了十三具女性頭顱骨,現場還散落着一些支離破碎、殘缺不全的屍骨。
這些屍骨無一例外均遭受到了殘忍的肢解,甚至找不到一具完整的骸骨。
如此惡劣且兇殘的作案手法,實在是駭人聽聞!上級部門當機立斷,下達命令必須限期偵破此案。
可眼下最大的難題在于,無法确認受害者們的真實身份,案件調查也因此陷入了僵局。
周一鳴介紹完案情,表情嚴肅的說:“楚老師,這起案件比較複雜,我們還得麻煩您,希望您能盡快幫我們确定死者的身份,早日破案。”
楚淨秋也被罪犯的殘忍所震驚,她深感責任重大,當即表示,要以最快的速度進行顱骨複原,盡快确定死者的身份。
第二天一早,楚淨秋吃過早飯,就了來到縣公安局的法醫實驗室,準備開始工作。
周一鳴讓幾名法醫做楚淨秋的助手,協助她進行顱骨複原,那些屍骨已經被法醫清理幹淨,楚淨秋通過法醫,了解了這些屍骨的大緻年齡,大都在18歲到30歲之間。
楚淨秋仔細觀察了那些顱骨後,開始運用自己精湛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指揮着法醫們一點點地還原着受害者的面容。
幾個人忙碌起來,甚至連飯都顧不上吃,小董和顧為民特意從外面給衆人買來一些包子、豆漿、米粥等簡單的午餐,以保證他們能有足夠的體力繼續工作。
就這樣廢寝忘食的連續工作十天左右的時間,十幾具頭顱骨的複原工作全部完成,最後複原的一具顱骨破壞比較嚴重,
楚淨秋在這具顱骨上費的心思最大,當複原結果出來時,楚淨秋和顧為民同時感到震驚,這個人竟然是當年青山大隊的知青胡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