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楊澈心中有諸多疑惑與謎團,且感應到玄武靈獸似乎真的沒有惡意,但仍舊悄悄取出裝有天雷珠的那個青色葫蘆掛在了腰間。
若有任何一絲危險出現,他都會第一時間催動天雷珠。
神識散出繼續小心翼翼在這黑色龜殼背上打量一番後,楊澈轉頭看向了有些茫然和驚懼之色流露的小倩。
略一沉吟,楊澈問道:「小倩姑娘,你兄妹二人僅有築基修為,為何也會來到這危險詭異之地?」
小倩聞言,趕緊帶著一絲惶恐說道:「那日前輩走後,晚輩便在哥哥督促之下,每日苦苦研究石片上的文字。
隻不過晚輩雖然對古文字有一些研究,但是這石片上的文字太過久遠,實在是晦澀難辨。於是晚輩苦研無果後,便在坊市內一些較為古老的店鋪打聽,甚至還去了城中不少其它地方查詢古籍。
卻沒想到晚輩這一番所為被那蘇家蘇子銘暗暗發現,最後我兄妹二人被他強行擄至此處,要晚輩務必幫他們破解石片上的文字之秘。」
「原來如此。」楊澈聽後,眸光微凝。
看來與自己的猜測八九不離十。
隻是沒想到這蘇子銘竟一直就藏匿在暗淵城內,且與萬家的人混在了一起。
楊澈皺眉深思一番,忽又繼續問道:「小倩姑娘,那為何之前你被綁在那冰冷石柱上呢?」
小倩一聽,臉上即刻閃現出憤怒之色,不過很快又化為悲涼:
「當時那灰色光門忽然開啟,晚輩手上石片發出的光芒將晚輩兄妹二人與那蘇子銘同時籠罩,故而我們三人就一同出現在了這有著不少零散石柱的地方。」
聽到這裡,楊澈明白了些什麼,但同時又有新的疑雲湧上心頭。
因為同樣是被灰色光門吸入,但明顯被傳送的位置並不一樣。
不過他並沒有出言打斷小倩,隻見小倩頓了一下後,又繼續說道:
「一進來此地,當時天空電閃雷鳴,暴雨如注。那雨水腐蝕力實在太強了,我跟我哥的修為根本無法抵禦。那蘇子銘用法寶幫我擋住了雨水,可是哥哥……」
說到這裡,小倩鼻子一酸,淚水又忍不住流了下來。
楊澈心中唏噓一番,也沒說話,隻是靜待這小倩的情緒重新平穩下來。
「哥哥見蘇子銘十分冷漠,無論如何哀求,這蘇子銘都無動於衷。於是哥哥便想找個地方躲雨,誰知那蘇子銘竟突然出手殺了我哥哥。」
說到這裡,楊小倩竟忽然對著楊澈恭恭敬敬行了一個奴婢之禮:
「前輩已助我殺了那蘇子銘,晚輩以後自然就是前輩的奴婢,今後無論前輩要晚輩做什麼,晚輩都莫敢不從。」
楊小倩面色略略有些發白,眼神又漸漸重新變的空洞無神起來,似乎對今後的命運已經不再抱有任何奢望了。
楊澈臉上沒什麼表情,隻是輕輕點了點頭,也沒說話。
隨後楊小倩繼續說道:「怪雨停了之後,那蘇子銘便將晚輩綁在了石柱上。說是必須要引誘更多修士前來,從而偷襲殺死他們,得到更多的石片。」
話說到這裡,楊澈已經大概明白了來龍去脈。
儘管有一些細節仍舊存疑,但也並不重要了。
他的目光已經放在了前方遠處。
玄武靈獸龐大的身軀在這詭異灰暗之地一直前行,其所過之處,即使有妖獸現身,也都倉惶避之,根本不敢靠近。
這時前方漸漸出現了一座幾乎遮擋了大半天幕的詭異建築。
此詭異建築竟形似玄武靈獸,其三面環水,水域寬廣,一眼望不到盡頭。
當玄武靈獸站定,楊澈更是發現,眼前這建築就像是從海洋中陡然拔起的恐怖巨獸。
而此刻玄武腳下有唯一一條通往此建築大門的筆直青石路。
顯然,這應該就是那虛無縹渺之音所說要帶他與楊小倩來的地方。
「你們進去吧,隻要有那石碑碎片就能進入這『恐殿』。」
玄武靈獸體內那虛無縹渺的聲音忽然響起在楊澈二人腦海。
「恐殿?什麼意思?」
楊澈警惕心立刻大起,迅速拉著楊小倩跳下了巨大的龜殼背。
「這玄武靈獸無法入內,而我暫時無法離開玄武的軀體,所以隻有你二人進去了。放心吧,我會在外面一直與你們傳音溝通,指點你們到達『恐』之路。」
楊澈卻是根本沒有要進入這『恐殿』的意思。
因為此刻的他根本就是一頭霧水,在弄不明白什麼狀況的情形之下,怎可能就聽別人一說,就乖乖地冒然入內?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楊澈一隻手輕輕放在了青色葫蘆上,隨後十分鄭重地說道:「我們還不清楚你究竟是誰,也對此一無所知。若是你不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跟我們講清楚,我們是不可能進入這什麼恐殿的。」
那虛無縹渺的聲音忽然輕嘆了一聲,隨後說道:「即使你們不問,我也打算告訴你們的。」
微一停頓,這聲音繼續道:「我本名水天心,如今隻剩一道殘魂。已經記不起被困在此地多少年了。現在有幸遇見二位,我似乎看到了脫困的希望。」
「你們肯定很疑惑,為何我遇到二位,便立刻想要帶二位來此。其實很簡單。小夥子你身具古神力,而這位小姑娘的靈魂更是蘊含有一絲遠古修士的魂力。這麼多年了,進入此地的修士無數,但唯有你二人可以說是『特殊之修』。」
「話說到這兒,二位想必也能猜到了。我水天心就是想藉助二位的力量,從這玄武靈獸體內脫困出來。至於能不能離開這『五情殿』,對我而言,已經不重要了。」
「不過這『五情殿』我知道的也有限,我隻能將我知道的,全部告訴你們。如果你們願意幫我脫困,我自然也會助二位得到這五情殿的最寶貴之物。」
於是接下來,這叫水天心的殘魂女子,將自己所知道的這『五情殿』之事,全部告訴了楊澈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