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你們幫收山貨,可好?
「若是讓你們來幫我們收筍乾、紅薯粉、木薯粉,可行?」景春熙忽然突發奇想,想減輕自己和護衛們的負擔,減輕他們的工作量。
她看著眼前這對夫婦和兩個孩子,心想,如果能讓當地人幫忙收購,不僅能節省時間和精力,還能為他們提供一些額外的收入,一舉兩得。
阿七忽然在旁邊加了一句:「幹木耳、幹菇子都收。」
隻要小姐發了話,這事準能成。他今天收的木耳和菇子雖然不多,但價錢也隻貴了三文,還曬得乾乾爽爽的,在京城肯定好賣。
阿七心裡清楚,這些山貨在京城可是稀罕物,價格不菲,如果能多收一些,利潤肯定可觀。
因為不知道回程的確切時間,也不好提前通知山民把東西拉出來。這樣一來,如果他們到時想多收一些,又要在這裡耽擱幾天,耽擱時間也是要費時間精力和銀子的。不如把這筆銀子花出去,改由熟悉的當地人來幫這個忙,他們到了直接拉,那就簡單多了。也不用在這裡停留過久。
「幫收?」聽了這話,兩夫婦相互看了一眼,一下不敢吭聲。雖然他們村子靠近縣城,但他們也隻做過買賣自家山貨野菜的事,根本就不敢、也沒人給過他們這樣買賣的機會。他們的眼神裡透著一絲猶豫和不安,有點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更不敢輕易說接下這個活。
好一會兒,兩夫婦仍然不敢說話,倒是大男孩試探著問:「是不是我們不管收來多少錢,小姐真能按三文收?」他的聲音裡帶著一絲稚嫩,卻又透著一股機靈勁兒。
這孩子臉上沒有一點怯意,心裡盤算著,如果都能按三文收,他們就往下壓點價,收的數量一多,他們還是有得賺的。即使不能按五文兩斤來收,八文收三斤總是行的。
景春熙點了點頭,又說:「每收一萬斤再多給你們二兩銀子,但是必須成色好,曬得夠乾爽,木薯粉、紅薯粉必須乾淨不含沙。」她的聲音裡帶著一絲鼓勵,也把自己對貨品的要求擺了出來,希望這對夫婦和孩子能抓住這個機會。
兩夫婦表情有點茫然,顯然並不知道怎麼算這個數。他們的眼神裡透著一絲迷茫,明知道這是掙錢的機會,卻又感到無從下手。
「我們今天差不多收了五萬斤幹筍。」阿七忽然冒出一句,想給他們一點提示。他看著夫婦倆,希望他們能明白,這筆買賣給他們帶來的好處。
旁邊又有一個護衛說:「今天拉來的不到兩百戶。」他也想不成這單買賣,也想為這筆生意的成功添磚加瓦,實在是東西收得越多,他們分得的銀子就會更豐厚。
男孩子一聽,眼睛又亮了起來,眯著眼睛想了一會兒,忽然緊緊地拉著他父親的手,強迫著他父親蹲下了身子,聽他耳語著什麼。
他小聲地和父親商量著,聲音低得幾乎聽不見,但眼神裡卻透著一股堅定,不時地朝他父親掰起了手指,好像在算著什麼。
看他那興奮的表情,就知道他有了想做這筆買賣的心思,肯定是算準了這筆買賣能做,能給他們家帶來很大的收益。
婦人聽不見他們的悄悄話,但眼神一直盯著父子倆,滿臉的關切。小男孩把她母親的手往自己的臉上貼,一臉的孺慕,也一直盯著哥哥和爹爹。他雖然不明白哥哥在說什麼,但他知道,這一定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兩父子終於耳語完,男人還多想了一會兒,才站起來面向景春熙和阿七,問了一句:「你們能在年前來收嗎?」他的聲音裡帶著一絲期待,又透著一絲擔憂。他深知山裡人的想法,大家都想在年前把東西賣掉,攢點銀子好好過個年。
阿七也看向了景春熙,並提醒了一句:「今天十二月初八,去到建安郡起碼還有九天。」他的聲音裡帶著一絲無奈,彷彿在說,時間真的不夠了。
景春熙才知道,剛才對孩子們脫口而出的二十天時間算少了。照這麼一算,建安郡一去一迴路上都得十八天,他們還要在那裡辦事,總要停個十天到十幾天,根本不可能二十天趕得回來。
是她失誤了!還好,還沒離開,還來得及補救。
吃完糖油粑粑的所有護衛都往這邊圍了過來,站在了他們身後,他們也很好奇,更有期盼,自己到底能不能回家過年?他們的眼神裡透著一絲焦慮,畢竟過年是每個在外奔波的人最期待的時刻。
阿七和景春熙都皺了皺眉。兩人都在心裡簡單估算了一下,就算隻在建安郡停留十天,也是沒幾天就到年了。總不可能除夕還在趕路,看來隻能過完年再回去了。
兩人相互看了看,都搖了搖頭。
「我們大概元宵左右才到。」景春熙沖著夫婦和孩子四人抱歉地說道,她覺得這已經是最早的了,就是這樣,也得初五初六齣發才行。她的聲音裡帶著一絲歉意,實在沒辦法提前了。
兩父子對視了一眼後,都是滿臉的失望。男子說道:「山裡人都想在年前把東西賣掉,就想攢點銀子好好過個年。」他的話語裡透著一絲無奈,這是山裡人的傳統,也是他們的希望。如果能在年前拿到錢,再多壓點價錢,村民都願意。
一家人都神色凝重,失望的樣子,感覺就是即將到手的嘩啦啦響的銀子要飛了。
大男孩更是無比的洩氣,眼裡的光一下都沒了。就像晴朗的夜空忽然烏雲密布,星星消失了一般。
他低下頭,眼神裡透著一絲沮喪,這下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