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八歲小娃,搬空渣爹庫房跟著外祖一家去流放

第212章 你們可以到雷州探探

  

  初二這天村子裡來往的人太多,莊氏也不讓三郎四郎再出去瘋跑,省得招惹了不該招惹的人。主要也是為了拘著小糰子和巧巧,這年頭出去萬一有個閃失忽然不見了,哭都沒地方哭去。

  景長寧被二郎糾纏著往書房走,他有很多要討教三叔的地方,景長寧看陶金沒事,也把他招進去。

  東廂房早就被景長寧布置成了書房,隻是裡面隻有書桌椅子,還有一排書櫃,書櫃上空空的,書少得可憐都不見幾本,照景長寧的想法,隻能每回往縣城去的時候再往回搬,這個時候真急不得。

  一開始三人隻是閑聊,二郎把從村長家聽來的八卦說了不少,由於淘金在身邊,學習上的事倒是忘了跟景永寧討教。

  三人說來說去說到了江門縣附近的風土人情和地貌特徵。

  說到這個陶金最是熟悉,他一下就打開了話閘子:「三叔和老將軍有空的話可以去雷州探探!」

  景長寧擡起了頭,有點詫異地看著陶金,怎麼忽然就給他們建議了呢?

  對於雷州,景長寧也隻是略有耳聞,畢竟雜記上有的記載不多,遠在京城聽到的信息也隻是鳳毛麟角。

  知道雷州這個地域依山靠海,比較偏僻,自古以來海盜山賊猖獗,但是從前朝開始,朝廷對這一帶非常重視,派出大將謝文昌沿海討伐,已經剿滅了大部分的海盜,山賊也逐漸滅絕。

  今上登基初期,朝廷還頒布詔令,解除了長期實施的海禁政策,允許被遷居民返回原籍,並恢復了漁民的出海捕魚權利。

  陶金又說:「開了海禁,雷州近二十年海外商船時有進出,而大慶朝卻少有組織商船出海,就是朝廷也沒有對外的交流。」

  景長寧和二郎都一臉吃驚地看著陶金,不明白他小小年紀怎麼知道的這麼多?而且,不是說他從小就養在京城嗎?

  但確實是被他的話激起了不少興趣。

  陶金的這些話,景長寧覺得是沖他故意說的,今天如果自己不把他拉進來,改天陶金肯定也會專門去找父親。

  景長寧自然想知道更多,試探了一句:「陶小少爺家裡跟那邊有生意往來?」

  看挑起了景長寧的興趣,陶金又說:「自是有的。

  從雷州往北往西南的水系都很發達,船運可以西南通往梧州,邕州去往安南國;往北貫通江南各郡,直達京城;到了漢陽,各條支流更是貫穿整個大慶朝。」

  二郎有點坐不住了,他隱隱有點不安,馬上說:「我把祖父和小北爺爺叫來。」

  說完就開門馬上跑了出去,這信息量太大了,他覺得腦子不夠用,還得讓長輩來。

  景長寧許久都沒說話,縱然他博古通今,但是對雷州,他隻是有個粗略的了解,以前潛心向學也沒想過要進入工部、戶部,更是沒有認真研究過大慶朝的各大水系。

  特別是說到梧州的時候,他的瞳孔微張,現在大哥景長江所在的蒼梧縣就隸屬梧州郡。大哥手上的那麼多人手,完全可以組織商隊船隊,而蒼梧縣如果如神仙姑姑所預料那般,可以提供大量金礦的話,資金問題就解決了,他有點不敢想了。

  陶金提供的信息量太大,他覺得又是敢動,必然牽一髮而動全身,利益和風險參半。而僅靠他們景家肯定不行,還得後面有個堅強的助力。

  他盯著陶金許久,也盼著父親快點過來。

  他現在確信,大哥跟他們會面那晚,陶金肯定是清醒的,而他沒有告發又給他們提供這些信息,肯定有所圖謀。為錢還是為財,這些都得他和父親仔細斟酌、仔細分析,也已然知道眼前這個少年不容小覷。

  景春熙除了每天睡覺到中午,起來就逼著自己綉荷包,她根本沒注意到陶金白天在做什麼,還有家裡最聰明的幾個在做什麼。

  陶金除了早上陪她訓練,還有吃飯時會碰到,其餘時間基本都不見人。

  家裡的女眷都在忙著做針線,也是做得昏天蔽日,都想儘快把全家人的所有夏裝都做出來。

  而時間就這麼一天天的過去。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