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嫁給獵戶後的悠然生活

第一卷:默認 第221 章 夫妻夜話

  “爹娘每天都不閑着,弄回來的東西都被老二拿走了。

  那麼多東西老二他們怎麼可能吃的完?

  當家的,你說老二他們是不是拿東西的東西出去換錢了?”張翠花兒突然想到一個可能。

  “肯定是,我早就想到了,要不然那麼多東西,他們怎麼可能吃得完。

  而且就算是吃得完,我估計老二他們也不舍得都吃了。

  畢竟家裡供一個讀書人可不是小事兒,那真是掏空一家人的家底都不一定供出來。

  我看老二他們過日子很節省,應該是在努力攢銀子。”顧年說道。

  “這倒是,供一個讀書人确實不容易。

  以後咱們家也要省吃儉用了,好在家裡以前也攢了點兒銀子,要不然就這麼讓栓子出去讀書,我還真怕供不起。”張翠花兒說道。

  “家裡還有多少銀子?有二十兩嗎?”顧年掙了銀子都是交給張翠花兒,所以對于家裡具體有多少銀子,他是不知道的。

  “你走以後我就把家裡的銀錢又攏了一遍,現在家裡一共有二十六兩八百三十五文。

  不過家裡糙米不多了,需要買,還有栓子,去他二叔家光拿糙米也不行,還得買點兒細糧帶着。

  還有,栓子的衣服隻有一身沒有補丁的,我還得去買布給他做兩件新衣服。

  還有,栓子讀書還要買筆墨紙硯,還要買書。

  我聽說書可貴了,一本薄薄的孩童啟蒙的書就要二兩銀子。

  當家的,咱們真的能供栓子念書嗎?”張翠花兒其實心裡是沒有底的。

  “咱們省着點兒用,我再勤快點兒,怎麼的也能供兒子念幾年。

  幾年以後,要是栓子有這個天賦,那咱們就咬牙供下去。

  要是不是那塊料,到時候就托人在鎮上給他找個事兒做,以後也不用跟我一樣,風裡來雨裡去的在深山裡讨生活。”顧年想的很清楚。

  大家都知道讀書能改變命運,可是讀書實在是太費錢了。

  普通人家真的是合舉家之力才能供的起一個讀書人。

  還有一點,就是就算是讀了書,能考中秀才舉人的也隻是極少的一部分人。

  大部分人都隻是白辛苦一場,既浪費了銀子,又沒學出名堂。

  這還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這些人自命清高,四肢不勤五谷不分,除了會念些之乎者也,其它什麼都不會。

  考秀才無望,回家以後也不會種地,又不願意去做工,家裡總不可能白白養活着你。

  所以說讀書是好,但是家底一般的人家都是供不起的。

  好在,顧年家裡隻有栓子一個兒子,他們多辛苦幾年,總能讓栓子多讀幾年。

  再不濟,栓子還有兩個姐姐,大妞兒二妞兒的彩禮也能有不少。

  當然了,這是最後實在沒辦法的時候才會這樣的。

  “唉,你這麼想也對,不管咋說,也得讓兒子讀書識字。

  老二,老三家的兒子都去念書了沒道理咱們家栓子不去。

  沒事兒,我明天開始就帶着大妞兒二妞兒去挖竹筍,曬筍幹。

  夏天就采蘑菇木耳,秋天就撿各種山貨。一年下來,我們娘三也可以多賺幾兩銀子。

  你在去多下幾個套子,多捉些野雞野兔,我風幹了攢着。

  攢多了除了每個月給老二他們拿去的,剩下的你就拿到縣城去賣了。

  咱們努力一點兒,總能讓兒子讀下去的。”張翠花兒盤算着怎麼才能多掙點錢。

  “嗯,我明天把栓子送過去就回來,回來以後就去打獵,我這次去遠一點兒的地方。

  碰碰運氣看能不能打一頭野鹿,那玩意兒值錢,捕獵它危險還不高。

  下套子也是,我去遠點兒的地方多下幾個,附近都已經被我們捉的不剩幾隻了。”顧年也說了自己的打算。

  “行,不過你自己去到底不安全,要不然你叫着老四你們倆一起吧。”顧年一個人去那麼遠的地方打獵,張翠花兒也不放心。

  “也行,兩個人總歸要安全一點兒,兩個人說不定還能打頭野牛啥的。”顧年也點頭同意。

  山裡的野獸太多,真的是一不小心就會沒命。

  “你不要着急掙錢就去打一些危險的獵物,咱們家裡還有一些銀子,供着兒子讀兩年不成問題。

  剩下的咱們可以慢慢攢,你要記住,你是咱們家的頂梁柱,你要是出啥事兒,咱們家就完了。”張翠花兒說道。

  “我知道,你放心吧,危險的事情我不會做的。”顧年也知道自己就是家裡的主心骨。

  自己要是沒了,兒子不要說讀書了,就是活下去都難。

  所以他可惜命着呢?像是熊,野牛這些,他自己一個人肯定是不會往前湊的。

  “你知道就好,對了,大妞兒的事兒怎麼樣了?二嬸答應了嗎?”張翠花兒又問。

  “二嬸兒說給看看,不過二嬸兒也說了,在鎮上找,估計找不到條件好的。

  就是條件一般的,都不一定能願意娶咱們山裡姑娘。

  大妞兒想嫁去鎮上,就隻能找那些家庭條件差,不好娶媳婦的。”提到大閨女,顧年歎了口氣。

  “那怎麼辦?要不然還是給大妞兒就在山下村子裡面找一個算了。

  就算是鎮上,真要是吃不上喝不上,那日子過着也糟心。”張翠花兒想了想,覺得讓閨女嫁去鎮上可能不是一個好選擇。

  “到時候再看看吧,反正大妞兒還不大,可以好好挑兩年。”顧年說道。

  “你說的對,是我着急了,大妞兒才十三歲,再過兩年也來得及。”張翠花兒也覺得自己着急了。

  “大妞兒的婚事不着急,正好讓她在家裡多幫兩年忙。”

  大妞兒現在可是頂事兒了,每天跟着張翠花兒出去忙活,也是頂個大人使了。

  顧年這麼一說,張翠花兒也反應過來,對呀,讓大妞兒在家裡多留兩年,可以給他們效不少力呢。

  “你說的對,是我着急了,十七八再出嫁最合适。

  這閨女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還是讓大妞兒多在家享幾年福吧。”

  “嗯,你明白了就好。”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