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守山鎮
對於獻祭法陣,宋錦繡有了新的發現,按照地圖搜索,目標就更加明確了。
事不宜遲,宋錦繡決定馬上出發。
現在已經入了臘月,北風呼嘯,天寒地凍。
劉仁修雖然也著急,可還是於心不忍。
「馬上就過年了,等來年春天再去吧。這麼多年過去了,不差這一時半刻。」
宋錦繡搖頭:「沒事,早一天拆完早一天安心。」
她能等,就怕蒼梧等不了。
東南沿海三個月之內,三次颱風,兩次地震,這天災越發頻繁了。
這讓她心中有一種馬上就大難臨頭的緊迫感。
三十六衛仍然被她放進空間,帶上蘇川和豆芽,由蘇墨和十二衛相護,輕車簡行又出京南下了。
第一站,就是灃水的遊龍巷。
這裡,按照圖標,是手掌的小拇指的地方。
這裡離京城最近,宋錦繡等人到了遊龍巷,直接入進當地縣衙。
要查找獻祭法陣的位置,最快的就是去縣衙查檔案,無論是聖德皇帝還是崔家聖女,隻要在這裡動土,就會被縣衙檔案記錄下來。
果然,聖德皇帝在這裡有三處動土的地方。三處都在灃水水底。
據說當時灃水鬧水患,是因為裡面有妖龍作祟。
所以崔家聖女命人在三處施法,釘入屍丁,鎖龍頭,捆龍腹,綁龍尾。
而且如今天寒地凍,灃水結冰,水溫極低,人下水會凍壞的。
蘇墨皺眉道:「要不,我們先去下一站,等來年夏天我們再來?」
宋錦繡搖頭,「無妨,這點寒冷對我來說不算什麼,我下河看看就是。」
「那我跟你一起去。」
蘇墨自然知道自己這個小媳婦兒的本事。她這身體不但寒暑不侵,還刀槍不入。
這本事,他都做不到。
但是這到底是自己媳婦兒,讓她一個人下水,他不放心。
宋錦繡好笑地看了自家小男人一眼,這男人總是時不時的自尊心在尊崇。
「好」她道。
命令十二衛砸開冰層,宋錦繡拉著蘇墨的手,準備一躍而下,卻被蘇墨快一步,把人擁在了懷裡。
灃水河很深,宋錦繡被蘇墨抱著跳進冰冷的河水裡。
她連忙旋轉靈力,蘇墨也運轉內力,兩人雙手掌握,拼接出一個內循環。
宋錦繡驚訝地發現,兩個人彷彿被裹在一團光暈之中,冰冷的河水被這團光暈隔絕在外。
兩人都吃驚地看著這團光暈。宋錦繡試探著放開蘇墨一隻手,頓時,河水彷彿尋到了缺口似的倒灌進來。
蘇墨連忙一把抓住她的手,光暈隨即就逼退了河水。
竟然可以這樣!
宋錦繡驚奇地問:「君君,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
君君:「主子,這應該就是靈氣罩。」
主人是個修仙小白,自己也神識受損,一些修鍊功法什麼的,也都記不得了。
「那個,主人吶,你隻需知道,你這一身靈力可不隻是強身健體,力大無窮的。如果有功法,有靈氣,翻山倒海也有可能。你厲害著呢。」
宋錦繡看看靈氣罩,不由想到崔家聖女,她當初能在這水下修建獻祭法陣,是用的靈氣罩嗎?
還是說她當時就有排山倒海的能力呢?
即使當時沒有,可現在呢?
自己摧毀這些陣法,她是否能夠感受到?
如果能夠感受到,她會怎麼做?
看來,自己得抓緊時間修鍊,學習更多的功法才對。
「君君,回頭多傳授些功法給我。」
君君無奈道:「知道了,等我想起來就傳你。」
宋錦繡壓下心頭的不安,任由蘇墨抱著,在水底穿行。
有了靈氣罩,兩人在水下也能呼吸。很快就找到了三處動過土的地方。
宋錦繡眯眼打量著:又是盤龍柱,即使在這水下,獻祭法陣也和皇室宗祠裡的一模一樣。
把用油紙包裹的炸藥點燃,轟隆隆,三處獻祭法陣終於毀於一旦。
當獻祭法陣被破壞,灃水河上空突然出現一道彩虹。
遊龍巷的百姓被巨大的炸藥聲驚動,紛紛看過來。
此時,宋錦繡和蘇墨站在冰面上,彷彿是從彩虹裡走出來的一樣。眾人眼神都看呆了。
「這彩虹太美了,傳說咱這灃水河,以前就連彩虹河的,隻是自我記事起,就沒見過彩虹,還以為老一輩說謊呢,原來是真的!
「彩虹美,可是你看那倆人,男俊女靚,天呢,這小兩口咋像神仙下凡似的?太美了!」
眾人議論紛紛,蘇墨嘴唇微翹,他就喜歡別人稱呼他們小兩口,可比太女太女夫聽著順耳多了。
宋錦繡卻皺眉感受著這道彩虹。
原來,這裡竟然是一條水龍脈。
崔家聖女用獻祭法陣把水龍脈鎖死了,如今她廢除了法陣,水龍脈這才被激活。
宋錦繡他們並沒有停留,連夜趕往下一站。
眾人馬不停蹄,直到除夕,他們已經摧毀了三處獻祭法陣。
這三座獻祭法陣都有盤龍柱,龍吐珠,而且他們的下面要麼是龍脈,要麼是風水寶地,聚氣納靈之地。
這是不但要奪取蒼梧的氣運,甚至連地脈靈氣都要抽取走了。
……
崑山腳下,守山鎮。
今天是除夕,鎮子裡所有人都聚集到了山腳下的廣場上。
有的精神振奮,有的無聲嘆息,更多的,是小孩子眼裡的好奇。
今年是一年一度的除夕節,也是三年一度的聖母收徒日。
而宋錦繡一行人,馬不停蹄,也終於趕在除夕到了崑山腳下。
要上崑山,守山小鎮是必經之路。
雖然是除夕,宋錦繡也顧不上休息,她總覺得要是不抓緊破陣,就會大禍臨頭。
宋錦繡和蘇墨對坐在車內雙修,行路中也不能拉下修鍊。
蘇奎一路領先套路,遠遠的,就看到路中間堆著幾塊大石頭,石頭上坐了三個人,沖他們擺手。
走近了,是三個年輕漢子。
一個年長的漢子向前一步。「貴人留步,此處乃守山鎮,祭竈封路,來年二月二方可通行。貴人要通過這裡,不防走北邊這條大道,道寬,路坦,好走不送。」
這是什麼規矩?一個守山小鎮,還不讓人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