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捐功勛!敗家產!掀翻假死夫君棺材闆

第301章 手裡的刀隻要趁手,那便是好刀

  

  「他有這個城府?」劉軍醫深表懷疑。

  他看著宋言汐手中的銀錠,眸色不由得沉了沉,「何氏的事,老夫不該瞞著你。」

  宋言汐:「她的心病無葯可醫,您已經儘力了。」

  她越是如此說,劉軍醫心中越覺得慚愧,接過她給的銀子道:「她的後事你無需擔心,交給老夫即可。」

  他想了想,又道:「隻還有一事,老夫需得問問你的意思。」

  「劉老可是擔心李壯那孩子的去處?」

  劉軍醫點點頭,眼底不免閃過一絲悲痛,「二牛是個好人,他家娘子也是個心善的,倆人成婚多年隻得了這一個兒子,總得想辦法為他尋個好去處才是。」

  否則,他這良心上實在過不去。

  李二牛若是泉下有知,得知妻兒如今的境遇,也必然無法安息。

  擔心宋言汐覺得為難,劉軍醫又道:「不過是多添張嘴的事,一個半大孩子而已,隨便他吃又能吃多少,就讓他跟著我吧。」

  雖說軍中也算不得什麼好地方,可至少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能讓孩子吃飽穿暖學些本事。

  待來日學有所成,哪怕四處行走當個赤腳大夫,好歹也算有個糊口的技藝,將來不至於餓死。

  聽著劉軍醫將李壯安排的明明白白,宋言汐趕忙將她答應何春花之事和盤托出。

  她怕自己再不說,劉老會連李壯將來成婚生子的事也給安排妥當。

  聽完她的話,劉軍醫意味深長道:「不愧是他何古闆的女兒,這走一步看三步的沉穩性子,還真有幾分她爹當年的樣子。」

  怕宋言汐聽不明白,他解釋道:「何古闆是附近何家村的先生,性情如何我不說想必你也聽出來了。

  此人才華奇高,且胸有溝壑,隻可惜生逢亂世年輕時因陰差陽錯未曾受到朝廷重用,隻在村中謀了個教書先生的活貼補家用。」

  「王爺是惜才之人,劉老既如此看重何先生,為何不替他引薦一番?」

  「你以為是老夫不想?」劉軍醫嘆了一口氣,很是無奈。

  他想到什麼,眼底不免多了懊惱,「也怪不得十裡八鄉的人都叫他何古闆,還是半點油鹽不進,老夫跟隨王爺一連往何家村跑了三趟,他總共隻說了三句話。」

  「沒空,不去,請回。」

  說起這六個字,劉軍醫就氣不打一處來,氣得鬍子都抖了抖,「老古闆教出一群小古闆,尤其是他養的那個學問最出色的何所謂,更是塊硬骨頭。

  軟硬不吃不說,也不懂得看人的臉色,將來若是科舉走仕途這條路子,怕是有吃不完的虧。」

  「何所謂?」

  「怎麼,你聽過他的名字?」

  宋言汐搖頭,隨便敷衍道:「這名字倒是有趣。」

  劉軍醫忍不住笑出聲,「可不是有趣,何古闆撿到那孩子時恰逢大旱,尋常人家根本吃不飽,連自家的孩子都養不活,哪還有多餘的善心分給他人。

  當時村子裡所有人都勸他,讓他不要多管閑事,放那孩子自生自滅,免得拖累自己一家也跟著餓死。

  他偏不肯,不僅揚言肯定能把這孩子帶大,還故意給孩子起了這麼個名字,氣得帶頭勸他的人村長幾年見到他都沒好臉色。

  誰也沒想到,他們一家三口靠著一人少吃一口,還真在災年養活了一個狀元苗子。」

  宋言汐眸光閃了閃,問:「何所謂上頭是不是還有個姐姐?」

  劉軍醫脫口道:「孤兒哪來的姐妹,聽說何古闆撿到他時,身上連一件遮蓋的衣服都沒有,酷暑的天就那麼光溜溜的被扔在路邊,連個遮陰的樹都沒有。

  要不是何氏心疼她爹正好往私塾裡送水,碰巧撿到他,要不了個把時辰就得被大太陽曬的沒了命,真不知道當爹娘的怎麼能那麼狠的心。」

  性子古闆,從小是孤兒,有個相依為命且自小救了他一條命的姐姐,統統對上了。

  這個何所謂,就是明年春闈三元及第的新科狀元。

  因此才高八鬥又為人正直忠厚,很受陛下器重。

  也正是因為正直,敢想敢說,更敢做別人不敢想也不敢做之事,當朝彈劾林庭風夫婦二人為雙生子大辦滿月宴太過鋪張浪費。

  其場面之盛大,比起***的壽宴都有過之而無不及,是為逾矩。

  滿朝的文武百官,沒有一人覺得他說的話不對,卻也沒有一人敢開口附和。

  就連宣德帝,也隻是不痛不癢的斥責了林庭風幾句,提醒他日後不可如此,沒有半點實質性的懲罰。

  看出他的偏袒之意,群臣紛紛附和,更有人當場斥責何所謂品行不正,一雙眼睛隻知道盯著他人的私事,德不配位。

  宣德帝雖未因此懲治何所謂,卻被林庭風夫婦二人記恨上。

  與對付言家的手段不同,他一個初入朝堂不久,且沒有家世背景的「孤家寡人」,想要弄死他不過是動動手指的事。

  先是有人在朝堂之上彈劾他私德不修,在秦樓楚館公然狎妓,不配為官。

  緊接著,坊間流出他枉顧人倫,逼死姐姐的夫君將其佔為己有,其姐所生的孩子喊他爹爹而並非舅舅等傳聞。

  流言猛於虎,隨著傳到耳中的閑話越來越多,宣德帝對於這位「近臣」的態度明顯冷了不少。

  他或許並不信那些無稽之談,可身為一國之君,卻不能臣民讓人覺得他識人不清,重用品德有瑕之人。

  至於傳言那些是否是真,他並不在乎。

  手裡的刀隻要趁手,那便是好刀。

  誰還關心一把刀是黑是白?

  何所謂初入朝堂,玩不來那些個彎彎繞繞,更不知何為君心似海,隻知自己無論怎麼跟身邊的人解釋,他們都隻願意相信那些莫須有的傳言。

  而一向賞識自己的君主,也不願意信他。

  被宣德帝冷待,朝堂之上被同僚諷刺擠兌,回家路上被人吐口水扔菜葉等等,這些其實都不足以擊垮何所謂。

  他依舊是每日穿戴整齊,如常上下朝。

  直到有一日,他下朝回到家中,發現自家小院被人圍的水洩不通這才意識到出了事。

  何春花懸樑自盡了。

  為了證明二人的清白,她提前約了大夫上門問診,又以買糖葫蘆的由頭騙兒子出了門。

  留下的一封血書,字字泣血。

  其實何春花當時的身子已不大好,瘦的渾身上下沒二兩肉,平日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隻呆在小院裡為舅甥二人縫衣服。

  如果不是莊詩涵出的所謂「攻心」的計策,她根本沒可能聽到外頭的閑言碎語。

  二人閨房之樂時,莊詩涵倚在林庭風的胸口道:「我說什麼來著,這姐弟倆之間肯定有點事,要不然她怎麼可能為了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弟弟甘心赴死?」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