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鄭易強求助被拒
宋時錦去了鎮上的工廠。
趙清嵐一看到她,就激動不已,抱著宋時錦轉圈子。
「時錦,你可回來了,我都想死你了!」
兩人敘舊之後,趙清嵐想起來一件事。
「時錦,強哥回來找過你。」
宋時錦感到奇怪:「他不是去了海市繼承家產,應該很忙,怎麼有空回來?」
「家產哪有那麼容易繼承的,看樣子並不順利,他回來找你尋求幫助。」
宋時錦並不覺得自己有能力幫助鄭易強,但還是去了他家。
……
一身中山裝的鄭易強跟以前的形象氣質大不相同,看到宋時錦回來,鄭易強像是看到了救星。
「時錦,你終於回來了,你可一定要再幫幫哥。」
宋時錦說:「我已經在遺產轉讓書上籤了字,還能幫你什麼?」
鄭易強說:「爺爺以前在海市有工廠商鋪,自從工廠公私合營後,工廠就不是爺爺一個人說了算,好在工廠不少的員工都是原先的老員工,爺爺依舊是廠長,在工廠還說得上話。
我本以為繼承了遺產,到那邊就能順利接手爺爺的房產和職位,但是竇老太,也就是我爺爺的小老婆,為了不讓我繼承爺爺的遺產,威脅我,要以爺爺妻子的身份把鄭家所有家產全部捐贈。」
「你回來找我又有什麼用,我隻是你找來冒充的。」
「我覺得竇老太也不是真的想把家產全部捐掉,我查到當年妹妹的失蹤,跟竇老太有關,你隻要跟我去海市,做了虧心事的人,如果見到了當事人,一定會方寸大亂,我就可以以此拿捏她。」
宋時錦不贊成:「我的來歷有跡可循,稍微一查,身世便可真相大白,騙不了她。」
「爺爺能一眼認準你,說明你跟我妹妹有相似之處,你隻需要在她面前出現一下便可,接下來便不再需要你出面,我可以掌控局面。」
宋時錦實在不想參與這件事,但鄭易強再三保證這是最後一次麻煩她。
「時錦,你就再幫哥一次,隻要你幫了哥這一次,哥就把這邊的進貨渠道和人際關係全部交給你表妹。」
宋時錦說要再考慮一下。
……
趙清嵐聽了宋時錦的講述,覺得鄭家太複雜,不贊成宋時錦參與進去。
宋時錦說:「可是我想讓你接手強哥手中的勢力。」
趙清嵐拒絕:「我不能為了賺錢,讓你置身危險中,也就是現在鄭家的工廠公私合營了,解放前像鄭家這樣的大家族,分分鐘都能讓一個人消失。
我打聽過了,鄭老爺子跟海市的妻子是領了結婚證的合法夫妻,你跟他家又沒有利益關係,不要牽扯進去給自己招惹麻煩。」
這件事鄭易強並沒有跟宋時錦說過。
趙清嵐接著說:「你去部隊的一個半月,上面清查得特別嚴,不少黑市窩點都被端了,抓了不少人,還好我們手裡沒有貨,躲了過去。
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我現在有正式的工作,黑市的生意我打算收手。」
跟趙清嵐同樣的想法,宋時錦手裡錢糧豐富,也不想再冒險。
……
宋時錦去拒絕了鄭易強。
「強哥,以你的能力,在哪裡都吃得開,就算沒有鄭家的財產,你也完全可以衣食無憂。」
鄭易強搖頭:「你不懂,你是沒有見識過鄭家曾經的輝煌,鄭家的宅子是一棟三層花園洋房,房產無數,就算上交了多處房產,工廠公私合營,鄭家手中還有很多私產。
以前的鄭家僕人環繞,就算是現在也有兩個保姆,有機會能做人上人,誰還願意窩在一個小鎮上做普通人。」
宋時錦說:「我這個人沒什麼大的志向,隻要能跟家人在一起,不求大富大貴,平平安安,身體健康就好。」
見宋時錦不鬆口,鄭易強雖然很失落,也沒有再勉強,便送她出去。
……
離開蓮花衚衕,宋時錦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正是黃小琴。
黃小琴從謝二家出來,看來是為了回城的名額,又來找謝二幫忙,就是不知道周旭朗知道後,會是什麼反應,宋時錦不禁有些期待。
見黃小琴的表情凝重,看來事情並不順利。
……
當黃小琴得知自己的戶口已經落在了周家,以後向陽村的知青回城名額就不會再有她,氣得回家跟周旭朗大吵了一架。
「誰讓你把我的戶口遷到你們家的!」
周旭朗說:「我們都已經結婚,你就是周家人,當然要遷到我們家,生產隊分糧食的時候就以家庭為單位領取。」
「我跟你又沒領結婚證,法律上還不是夫妻,你趕緊把我的戶口分出來。」
周旭朗往床上一躺,說道:「咱們農村不講究這些,我們已經辦過婚禮,村裡就認定了我們的夫妻關係。既然你提到結婚證,我去找村長寫個證明,明天去把結婚證扯了。」
黃小琴怔了一下,臉上的表情緩和,說道:「算了,既然不重要就別去浪費時間,多幹一天活,還能多掙點工分。」
周旭朗從床上坐了起來,奇怪道:「你今天怎麼這樣好說話?」
黃小琴白了他一眼:「你是不挨罵就心裡不舒坦嗎?」
「又不是我想跟你吵,你要是聽奶奶的話,把補藥喝了,就沒那麼多事了。」
每次說到這個話題,兩人都要吵起來,但今天,黃小琴破例沒有跟周旭朗爭執,反而耐著性子跟周旭朗商量。
「旭朗,生孩子這事急不得,越急心裡壓力就越大,越是懷不上,有的夫妻結婚多年沒生孩子,到處求醫問葯都不行,結果放棄之後就懷孕了。咱們不如順其自然,說不定哪天就有了。」
周旭朗說:「可是不生孩子,咱們就住不上瓦房。」
黃小琴耐心勸導:「趁著現在沒有孩子,我能掙工分,咱們省吃儉用,憑自己的能力也能蓋上瓦房,就是得把家分一下。」
周旭朗猶豫:「爺奶都在,他們不會同意分家的。」
「俗話說,樹大分枝,兒大分家,咱們兩個成人勞動力,使使勁一天能掙20個工分,二叔三叔家有小孩,不分家的話咱們就得養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