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東來退了下去。
不過他們心中都清楚,就算把這件棘手的事情推給樊明遠,樊大人也不可能憑空變出糧食來。
隻剩下四天的時間了,周圍的糧庫都已經盤剝乾淨,想再從別的調糧,也沒那麼容易。
突發事件弄的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瑞王也做了最壞的打算,能湊多少湊多少,實在不行,他們到了北疆就勒緊了褲腰帶過日子。
總能挺過這個冬天。
軍糧出事的消息不脛而走。
因為調料包鼓舞起來的士氣,又變得壓抑了許多。
士兵們聽說糧食可能不夠,都開始擔心起來。
「聽說那邊山裡的雪都有一人多高,想去野外找點吃的,連路都找不到,你說到時候我們糧食吃沒了,可怎麼辦?」
「我以前聽說過,閩西那一戰,就打的十分辛苦,糧食吃完了,就開始殺馬,馬吃完了,就開始吃……人肉。」
「卧艹,你快別說了,再說我就吐了。」
「大哥,我這身上沒有幾兩肉,到時候你們可別吃我啊!」
……
幾個士兵越說越心驚,正說的投入,一開始說吃人的那個士兵忽然覺得耳朵傳來了劇痛。
「誰,誰扯我的耳朵。」
他齜牙咧嘴的準備發火,一回頭,發現扯自己耳朵的竟然是副將趙雲,趕緊道:「趙首領,您怎麼來了?快鬆開,鬆開,我這耳朵快掉了。」
趙雲一腳將他踹到一邊,對著一群人說道:「你們是不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幹!還沒出發呢,就開始傳這些擾亂軍心的話,李三去領十軍棍,剩下的人,去站樁半個時辰!
以後再讓我聽見你們說這些有的沒的,別怪我不客氣!」
眾人噤若寒蟬,全都閉嘴去領罰。
可大家心裡都清楚,糧食的事情不解決,這件事就會成為他們的心病。
即使不說出來,每個人心裡也都有自己的盤算。
他們是去送糧打仗的,可不是去送死的。
這種悲觀的情緒就像烏雲一樣籠罩在軍營的上空。
不過到了第二天早上,很多人就想開了:他們跟了王爺這麼多年,吃的的朝廷最高的軍餉,用的是朝廷最好的武器。
這個時候就別計較什麼糧食了,哪怕是不吃不喝勒緊了褲腰帶,這場仗,他們也必須贏。
否則朝廷養他們這些年不是白養了!
……
瑞王也是一整晚都沒有休息好。
他還在想著能籌集軍糧的地方。
沒等想出個所以然,門外忽然有人來報:「報告王爺,倉庫那邊來人說,今天早上有近一百車的糧食送到了倉庫門口。
可送糧的人不在之前登記的名單上,倉庫的人問這些糧食我們能不能收。」
瑞王聞言吃了一驚,立刻問:「什麼人來送糧?」
侍衛道:「說是從雲通縣那邊過來的。」
「我和你一起去看看。」
瑞王說著朝著帳外走去。
本來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誰能想到這個時候,竟然還有雪中送炭的。
瑞王來到庫房門口,看見黑壓壓一隊糧車停在外面。
隊伍很是散亂,有馬拉的車,有牛拉的車,還有的,乾脆是幾個人合力一起推著的車。
這些人神情各異,但每個人臉上都透著質樸和疲憊。
瑞王來到眾人面前,開口問道:「誰是糧隊的帶頭人!」
「這裡,這裡!我來了!」
一個年輕人從人群中站了起來,手中還拿著盤賬的本子。
看見瑞王,年輕人先是尷尬了一下。
瑞王卻沒有認出對方來。
直到對方喊了一句:「嶽丈大人!」
瑞王這才認出,對面站著的,是自己許久未見的女婿。
自從李陌丟下新婚妻子一個人跑去了雲通縣,瑞王就一直想把這個人抓回來痛打一頓。
要不是陳月亭攔著,李陌估計早就小命不保了。
如今李陌突然出現在眼前,瑞王的第一反應還是想上去踢他兩腳。
但是礙於他如今的身份是送糧車隊的首領,瑞王隻好先壓下了自己的脾氣。
「這裡是軍營,你還是叫我瑞王比較合適。
至於嶽丈,我想等回家之後再聽你叫。」
瑞王的幾句話,說的李陌汗毛直豎。
雖然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知道此行一定會先與瑞王碰面,但真正見到後,他才意識到,原來瑞王給他的壓力,遠比他想象的還要大。
好在眼前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他可以暫時忽略那種情緒。
「瑞王,我們這一共是三千六百斤的糧食,請瑞王查收。」
「你如何得知我們需要糧食?又是從哪裡籌集到了這麼多糧食?」瑞王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此事說來話長。」李陌道。
「其實並不是我知道朝廷要用糧食,而是陸家的小姐給我寫了信,讓我幫著籌集糧食的。」
瑞王點頭,「原來如此!」
他就說李陌這個小子絕對不會這麼有心,更不會遠在千裡之外,還關注著瑞王府的動靜。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麼多糧食也都是他辛苦送過來的。
說明李陌確實有些本事。
「據我所知,雲通縣並非糧食高產的地方,而且前幾年受了災一直沒緩過來,
你這些糧食是如何收集起來的?」
「確實不容易!」
說起這個,李陌突然有點小得意。
「雲通縣糧食確實不高產,但是今年因為及時從山上引水,又有脫粒機的幫助,所以雲通縣周邊幾個村子的收成還可以。
不過,比起別的地方來,雲通縣百姓手裡的糧食還是太少。
可即使是這樣,大家聽說陸家小姐要籌集軍糧,一個個二話不說,就把家裡的糧食都獻了出來,隻留下了過冬的口糧和明天春天的種子。」
「陸姑娘,在雲通縣那邊,口碑很好?」
李陌的話還真的讓瑞王有些意外。
「不敢說多好吧。」
李陌道,「不過是上至縣令,下至百姓,對陸家姑娘都有比較好的印象。
雲邊村就自不必說了。
其他村子的人,因為陸姑娘的名聲,也願意將手中的糧食多賣出一些來。
說到底,還是看了她的面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