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周貴妃與皇後鬥法
此話一出,殿內變得更為安靜了。
周貴妃看向沈瓊華的目光極為噬人。
就是這個低賤的商戶女竟敢擺了她幾道,還牽連了哥哥與安兒,永寧侯府降為伯府,這段時間,不知有多少人在背後笑話她!
皇後見周貴妃這般模樣眉頭微蹙,一旁的安樂公主也緊接著開口道:「是啊,母後,上一回去行宮圍獵,這嘉林縣主還任性妄為,惹惱了大姐姐差點被大姐姐抽呢。」
沈瓊華聽著這話眉頭一動。
哪壺不開提哪壺,這是生怕永樂公主不記得她呢。
皇後聞言看了永樂公主一眼,卻見自家女兒捧著茶盞一口一口喝著,彷彿沒有聽到一般。
皇後揚起一抹笑道:「你這丫頭倒是個記仇的,你大姐姐估計都忘記了這事了,你倒是記得清楚。」
記仇對於姑娘家來說可不是什麼好名聲,周貴妃自然要維護自家女兒,「安樂性子天真,手無縛雞之力,別人得罪了她,記一段時間也就忘了。」
「比不得大公主,一手鞭子揮得出神入化,現下誰也不敢得罪大公主,就怕大公主一怒之下毀了別人的容貌。」
「但要本宮說,大公主雖然脾氣大了些,但也是事出有因,這嘉林縣主膽子一向大,肯定是做了什麼過分的事情,大公主才會如此生氣。」
「皇後娘娘,你說是不是?」
一時之間,曾經在行宮去過永樂公主宴席的貴女神色間皆閃過一抹怪異。
當時的事情再是清楚不過,不就是嘉林縣主誤穿了永樂公主的衣裳?
永樂公主已經原諒了嘉林縣主,且事情已經過去了這麼久,不知貴妃娘娘今日突然提起來是和用意。
當時那事不過是一個小插曲,永樂公主也並未懲罰沈瓊華,因此並未鬧大,一些去行宮的夫人都不知曉此事,但這並不妨礙她們察覺到了周貴妃話語裡的不尋常。
一個個皆安分如鵪鶉一般。
上位者鬥法,她們還是不要自不量力地去參和。
沈瓊華聽了周貴妃的一席話,心裡咯噔一聲,暗道糟糕。
周貴妃這是猶不死心,拿著上回在行宮之事,想逼著皇後懲罰她呢。
若是皇後否認,豈非坐實了永樂公主的心狠手辣,無故懲罰別人,於永樂公主的名聲有礙,
皇後娘娘就這麼一個女兒,怎麼會忍心讓她背上這等名聲。
若是皇後承認,那她就背上了膽大妄為,冒犯公主之名,依照宮規,豈不是要責罰她?
之前未捅到皇後跟前,皇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算了。
眼下周貴妃將上回之事告知了皇後,皇後若是不按宮規處置她,那便是皇後視宮規於無物,是作為後宮之主的失職,今後拿什麼威嚴去管理後宮。
不……還有,若是皇後懲罰了她,她眼下是賑災有功的功臣,是皇上親封的嘉林縣主。
第一回進宮就被皇後給罰了,將皇上的面子往哪放?
將那些得到救濟的災民置於何地?
皇上即便是要堵住悠悠眾口,也會責罰皇後,說不定還會與皇後離心。
可若是不懲罰,那永樂公主背上了這樣的名聲,皇後即便現在保她,心裡頭肯定也會記恨她。
後宮中的兩位高位都視她為眼中釘,她遲早會出事。
貴妃此計甚毒,無論怎樣她都是坐收漁翁之利之人。
若是用得好,就能一石三鳥,既能懲罰她,又能讓帝後離心,還能讓皇後記恨上她。
沈瓊華掌心沁出微微細汗,她可不敢賭她與永樂公主誰在皇後娘娘心中的分量更重。
這不是明擺著自取其辱嗎?
眼看著皇後的目光看過來,沈瓊華正想開口,一道清朗的聲音卻搶了先。
「貴妃娘娘,嘉林縣主確實是做錯了一件小事,大皇姐才動了怒,隻不過兒臣替嘉林縣主向大皇姐求情了。」
「大皇姐看在我的面子上,且隻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大皇姐大人有大量,不是那等斤斤計較之人,這才放過了嘉林縣主。」
眾人循聲望去,卻是五皇子開的口。
五皇子說完,一旁的順貴嬪就怯怯地扯了扯他的衣袖,顯然是不想讓他牽扯進皇後與周貴妃的鬥法之中。
皇後的眉眼一下子就柔軟了,她朝五皇子揮揮手,示意五皇子過去。
「好孩子,既然你大皇姐答應了你,母後怎好再做那等惡人,那就……」
周貴妃冷笑一聲,搶先開了口,「皇後娘娘,這不太好吧,國有國法,宮有宮規,還是得按照規矩辦事才是。」
皇後一頓,五皇子立刻便道:「貴妃娘娘,說起來這事還因兒臣而起,若不是兒臣不小心將水潑到了嘉林縣主的行囊裡,也不會有後來的事。」
「如此說來,最應該懲罰的豈非是兒臣?」
五皇子是睜眼說瞎話,但是現下誰也不敢吐出異議。
皇後見最後的罪責歸到了五皇子的身上,眼神一下子就冷了下來。
聲音都透著一股寒涼,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