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贈葯
且不管京中其他人是如何反應的,聖旨已下,明日一早瑞王與鎮國公便要帶兵出征。
邊關戰事緊急,留一晚的時間都是為了讓鎮國公好好點一點兵。
鎮國軍從開國時便是由鎮國公府所掌管,每次鎮國公出征都會帶領鎮國軍一起。
***鎮國公隻有平寧郡主一個女兒,沒有兒子,自瑞王開始在戰場上初露鋒芒後,不少人都在暗地裡嘀咕鎮國公百年之後,鎮國軍會不會由瑞王掌管。
任憑外人如何揣測,兩個當事人卻並沒有想這麼多,每次與鎮國軍並肩作戰,滿腦子都隻想著勝利。
這一晚,鎮國公府與瑞王府裡的燭燈亮了一夜。
沈瓊華的院子也點了一晚的燈。
秋日的夜裡已經有些涼了,幾片枯葉飄落,順著涼意的風打著旋兒,落在了打開的窗欞前。
沈瓊華並未歇息,而是衣著整齊地坐在窗前,一雙眼睛盯著不遠處的院牆。
沈瓊華也不知道自己為何要守在這裡,明明按照兩人的約定,瑞王沒有事先派人來說,是不會夜入沈家的。
可她就是覺得瑞王今夜會來,這種感覺很是奇怪,沒有理由,隻是一種直覺。
等了很久很久,涼意襲來,沈瓊華沒忍住打了個噴嚏,芍藥見狀,連忙拿了個披風給沈瓊華披上。
她一邊系帶子,一邊勸道:「小姐,天快亮了,瑞王今晚是不會來了,奴婢服侍您歇息吧。」
被芍藥一刀捅破,沈瓊華有些不自在,卻還是嘴硬道:「誰說我是在等瑞王?」
見芍藥有些詫異地看過來,沈瓊華移開視線,輕咳一聲道:「我是白日裡睡太多了,夜裡睡不著,這才想看看景色。」
芍藥看著外頭光禿禿的樹榦與枯葉,眼中閃過一抹瞭然與笑意。
沈瓊華察覺到芍藥的眼神變化,也發現了自己話裡的漏洞,連忙轉移話題道:「芍藥,你要是困了,你就先回屋去睡吧,我自己一個人待會兒。」
芍藥知道沈瓊華心煩,想自己一個人待一會,便退了出去。
屋內又重新恢復了安靜。
沈瓊華靜靜地坐著,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當天邊露出第一抹,紅時,院牆上傳來了動靜。
沈瓊華轉頭,在昏黃的燭光與朦朧的天色裡與謝南淵四目相對。
此刻的謝南淵與往日裡不同,雖還是一襲黑袍,但外面卻附上了一層鎧甲。
古銅色的鎧甲即便洗掉了曾經沾染上的紅色功勛,被擦得鋥光瓦亮,卻也掩不住那撲面而來的肅殺之意。
穿上它站在院中,謝南淵原本俊朗的五官,似乎都變得淩厲了不少。
沈瓊華從沒有見過這樣的謝南淵,上一世她見到謝南淵時,謝南淵都已經快要病入膏肓了,連床都快起不來了,更別說上戰場了。
今日陡然一見,沈瓊華覺得有鎧甲的加持,謝南淵似乎變英俊了不少。
謝南淵眼中閃過一抹詫異,他沒有想到沈瓊華居然這個時辰了竟還沒有歇息,一時之間竟有些慌亂無措。
見沈瓊華站起身,嘴唇微動,謝南淵的嘴比腦子快,脫口而出道:「本王不是故意不通知你的,你別哭啊!」
沈瓊華嘴角一抽,到嘴的話都咽了回去。
看來謝南淵對她上次那一哭,印象深刻啊。
謝南淵確實是害怕極了沈瓊華對著他哭,別人哭他沒感覺,可是看著沈瓊華哭,他覺得自己的心難受的厲害。
可是這回他真不是故意要擅闖的。
他隻是想在走之前見她一面,可要點兵,不一定能抽出時間來。
他怕他提早讓臨澤來告知,沈瓊華會一直等他,若是他沒來,出爾反爾了,沈瓊華豈不是更生氣。
他是想要見她一面,遠遠地看一眼也好,於是抓緊時間點兵,一切準備妥當後,還有一個半時辰的空餘,這才來了沈府。
想著她大抵是睡了,即便是說不了話,看一看也好。
可誰知她竟沒睡。
這麼晚了,都沒有歇息,她是在等他嗎?
見沈瓊華直愣愣地看著他,謝南淵遲疑道:「本王現在能進來嗎?」
沈瓊華:「……」
這問題問得好,她若說不行,他會不進來嗎?
沈瓊華張了張口,還未開口回答,某人便已經極為自覺熟練地翻窗而進了。
沈瓊華:「……」
罷了,看在他天亮就要出征的份上,她就不與他計較這一次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兩人已經熟稔了不少,說話與行為都在悄然之中發生了改變。
腳一落地,謝南淵便迫不及待地開口解釋道:「本王不是故意要違背約定的,本王不確定是否能來,才沒有讓臨澤來告知你。」
「天亮之後,本王就要出征了,本王想出征前見一見你,所以才不請自來……你沒有生氣吧?」
沈瓊華綳著一張臉,搖了搖頭。
見狀,謝南淵鬆了一口氣,大掌抵到唇邊,輕咳一聲,道:「你這麼晚還未歇息,是在等本王嗎?」
謝南淵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神色頗有些彆扭不自在,耳尖也微微染上紅暈。
沈瓊華抿了抿唇,半晌後,才在謝南淵有些忐忑的目光中微微點了點頭。
一瞬間,似有煙火在謝南淵的腦中綻放,他嘴角微微上揚,卻竭力控制自己,沒有露出過多的喜悅情緒。
這是不是代表著,沈瓊華已經在慢慢地接受他了?
就在謝南淵沉浸在喜悅的情緒當中時,沈瓊華卻轉身進了內室。
不一會兒,便捧著一條玉質腰帶和一個籮筐出來。
謝南淵看著這條略微有些眼熟的腰帶,眼眸微眯。
沈瓊華將腰帶與籮筐遞過去,道:「王爺,你將這腰帶與這籮筐裡的葯一起帶上吧。」
「這些都是我白日從裴神醫那買的葯,都是一些治外傷與解毒,還有關鍵時刻能保命的葯,你帶著這些葯上戰場,以備不時之需。」
「這條腰帶,你將一些藥粉灌入其中,上了戰場之後可以貼身佩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