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戰神王爺夜夜來爬牆,王妃她怒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偶遇周令宜

  

  即便是沈瓊華再不情願,此事還是悄無聲息的被壓了下來。

  一些朝中重臣通過別的手段知曉了內情,也佯裝不知,並未在明面上廣為流傳,隻是私下裡不免重新思索站隊。

  覺得皇上雖然寵愛瑞王,但對安王還是很看重的,連永寧侯府犯下這等大錯也要竭力相護。

  倒是一些官職較小的官員,沒有特殊途徑知曉內情,倒還覺得皇上太過寵愛瑞王,戶部有銀子了,便將賑災的事情從安王手中奪過給了瑞王。

  沈家的銀子清點入庫之後,瑞王接到皇上的命令就開始安排賑災事宜。

  先是發放了一些糧食和衣物給災民,設置了粥棚,後又馬上搭建了數十個臨時住所安置這些災民。

  另讓宮中的一些太醫以及民間的的大夫坐診,治療受傷的百姓以及時刻警醒防止疫症的發生。

  有了朝廷的牽頭,很多人家也在府門前開設了粥棚,施粥給百姓。

  沈瓊華當然也不會拖瑞王的後退,沈家之前就囤了不少糧食,到是比其他府邸糧食充裕些,因此不僅施粥,來沈家粥棚的災民每人每頓還能得一個饅頭。

  食鼎樓的粥棚也是如此,鎮國公府也一樣。

  別看隻是多一個饅頭,在這種情況下可是救命的東西,因此這三家開設的粥棚每日可謂是人滿為患。

  雖說皇上將賑災銀一事壓了下來,百姓並不知曉永寧侯府在賑災銀中動手腳,但商戶沈家上交了三百萬兩白銀用於賑災卻是知曉的。

  之前封沈瓊華為縣主的聖旨上可是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並未有絲毫隱瞞,因此許多感恩的百姓來沈家門前領了粥和饅頭後,臨走前都會在沈府門前鞠一躬以示感謝。

  三百萬兩白銀得到的效果比一開始預計的還要多。

  沈瓊華知道鎮國公府也發放饅頭時還有些意外,寫信去問洛希瑤時才知曉,原來對方見雨一直下個不停,也想起了之前自己說的話,忙不疊地去囤糧。

  就這,收糧的價錢還比之前提高的不少,信中後悔不已忙說自己是蠢貨,多花了那麼多銀子,稱今後一定一定會聽從她的勸告。

  搞怪的語氣逗得沈瓊華大笑不止,信中的末尾還問她最近京城私下裡悄悄議論的賑災銀兩被調換之事是否是真的,說瑞王最近忙得許久都沒回瑞王府了,根本找不到人問。

  沈瓊華頓了頓,提筆給洛希瑤寫了回信,將事情原原本本說了一遍,末了還特意交代了一句莫要動氣,不值當。

  隨後將信封蓋好印戳讓芍藥跑一趟鎮國公府,讓她親自交到洛希瑤的手上。

  沒一會,芍藥就回來了,還帶來了洛希瑤的回信。

  沈瓊華打開一看,正在喝茶的她差點被嗆到,信中洛希瑤將安王罵了個狗血淋頭,各種罵人的話都往安王身上插,最後還說了一句頗為大膽的話——

  安王若是真這麼缺銀子,將自己掛到南風館去賣,憑他皇子的身份,一晚萬金說不定都有人買,這不比盯著別人家家財來銀子快!

  言語之犀利,沈瓊華不禁甘拜下風,卻不知為何覺得洛希瑤此言也有幾分道理。

  兩人就這件事,又興緻勃勃地討論了好幾封回信,直到朝廷下達了遣返災民的旨意,這才消停下來。

  京城畢竟是天子腳下,整日有災民在街上晃蕩也不是個事,再者人都來了京城,那田裡的地又怎麼辦。

  幸好戶部現在有銀,朝廷也大方了一點,承諾隻要回到原籍所在地,便願意提供路費。

  耕地者種子可以向各州郡的種倉借,待豐收時將糧食換了錢,再補交購買種子的銀子。

  並且減免了江南一帶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來年的全部賦稅,部分受災地區五成的賦稅。

  一道道指令下達,待京城的街道恢復以往的繁華之時,已經是兩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街上遊人如織,各個酒樓青樓都能看見各家公子的身影,首飾胭脂鋪子也被貴女們所光顧,前段時間京城的慘狀彷彿是一場夢,隨風消散,無影無蹤,不留一絲痕迹。

  這一日,沈瓊華正在府中盤賬。

  沈家經過捐銀一事雖失了銀子,但卻得了名聲。

  災民遣返的那段時間,沈瓊華留下了一部分糧食,剩下的都讓沈府的下人拿小布袋分裝好,給了那些來沈家粥棚領粥的有孩子的人家。

  糧食不多,也就是讓孩子在路上吃飽些,莫要餓病了。

  在兩地之間來回奔波,大人累,孩子更是遭罪,初到京城時不知有多少孩子是因水土不服病倒,無銀錢喝葯沒了的,總不能這麼大的坎兒都熬過去了,臨了沒了。

  沈瓊華這事做的隱蔽,下人都是看見那帶孩子的人一個個悄悄叫到一旁給的。

  那些人得了多餘的糧食自然也不敢聲張,怕被人搶走了,隻是又是對著沈府千恩萬謝。

  沈瓊華做這些並不是為了收買人心,隻是看見那些孩子有許多都與沈逸差不多大,想到上一世沈逸的下場,心中有感而發。

  這才做了這事,就當是為沈逸積福了,願他這一世能平平安安,無災無難地長大。

  剛將賬盤完,歇息了一會,想著許久都未曾去食鼎樓了,也不知關了一段時日未曾經營,生意有沒有受影響。

  於是便讓芍藥安排了馬車,出了門,前往食鼎樓。

  一路上熱鬧非凡,很快便到了食鼎樓。

  沈瓊華搭著芍藥的手下了馬車,擡腳往裡走去,看見大堂內座無虛席,小二們端著托盤腳步飛起,還有小廝帶領著客人進廂房的身影,一看便知生意很好,沈瓊華懸著的心終是放了下來。

  看來重新經營的這半個月,安錦是花了不少功夫的。

  在大堂內掃視了一圈,未看見安錦的身影,沈瓊華估摸著她在忙,便自己熟門熟路地朝預留算賬休息的廂房走去。

  剛上二樓,拐角處便看見安錦正在跟一個女人說話。

  女子一身淡粉色流沙裙,身姿纖細,頭戴帷帽,那幾乎快垂到地上的帷紗幾乎要將她整個人罩住,似是生怕別人認出她一樣。

  儘管她包裹的嚴實,那嬌軟的語氣和舉手投足間的傲氣,令沈瓊華在她出聲的一瞬間便將她認了出來。

  周令宜……她怎會出現在這裡,還與安錦在說話?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