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原來~二爺有情況
皇帝的啟文殿,隻有皇後可以隨意進出,其他妃子無召是不能靠近的。
所以皇後進殿之時,小太監都還沒被皇帝召回殿內。
皇帝也是人嘛,偶爾也需要獨處一會兒。
「皇上~」皇後喊了一句正在低頭不知寫什麼的皇帝。
聽得叫聲,皇帝擡起頭,臉上的表情似乎還是難得的愉悅。
「皇上在寫什麼?」皇後一邊從丫鬟手裡端過補湯往羅漢椅的幾子上放,一邊沖皇帝微笑道:「有什麼好事兒,皇上可不能一個人偷著樂,也說來讓臣妾樂一樂。」
「嗐,左不過是邊防那些事兒,陳虎守衛有功,又到朕跟前邀功呢,這老狐狸~~想想他在外頭威風淩淩,見到他老母親卻嚇得跟隻貓似的,朕就覺得好笑。」皇帝說著話,便把手中正在寫的冊子給合上了,然後看似隨意的扔進了一堆還未批閱翻看的奏摺中。
聽得皇帝說陳將軍好笑,皇後也跟著說笑了兩句,然後又細細講了太子這幾日的病情,說是太醫院正給換了藥方,倒是挺有效,這氣喘的病要比前些日子好些了。
皇帝聽著眉頭微蹙,「元基這孩子,就是心思重,前日還遞了奏摺來,跟他說等身子好了再寫公文也沒事,可他卻偏偏不聽勸。」
「皇上又不是不知道,」皇後說話,輕拭了下眼角,「他就是怕擔不起這太子的重責,所以一味要強,處處想著百姓如何皇上如何,自己這身體卻從來不想。」
「你有時也要勸解勸解他,等朕得空了,也會去探望他的。」皇帝沉聲說了一句,然後悶頭喝湯,再不想多聊這個話題。
見皇帝沉默,皇後便換了話題,說到了皇太孫,「這傻小子,也不知道哪兒來那麼大的氣力,說是要跟武師單挑,直接把他武師給頂翻在地,他母親問他頭疼不疼,他居然說自己這練的是鐵頭功,這頭是鐵的,所以一點兒不疼!」
一說到這頭小蠻牛,皇帝倒是樂了,直說明日讓皇後帶他來啟文殿,要親自考考他的學問。
帝後二人說得一會兒話,皇後便帶著宮女回了自己的寢宮。
之後,便有位年長的嬤嬤,出得皇宮內宮,到得禁軍值守的地方,也不知跟人說了些什麼,便又匆匆回了皇後寢宮。
........
而出了宮門的崔承允等人,因為決定要立刻出發,便也開始抓緊時間做著準備。
崔承允帶著宋管事去接了武義,龔良帶上了三個助手,和兩輛車的工具,姜公公也帶了一隊人馬,眾人趁著夜色,直接離開了都城,不敢再多耽擱。
一隊人馬行進,總比兩人行進要慢一些,不過因為西州境內混亂窮困,所以眾人也不想多做停留,一隊人幾乎是馬不停蹄的穿過了西州。
雖然姜公公早就聽說西州現在猶如人間煉獄,但是在親眼看到滿地餓殍之後,才有了直觀的感受。
心中的震撼和恐懼,卻久久無法消散。
在去八方縣的路上,姜公公才緩過勁來,他略帶著不可置信的口吻,問崔承允西州為何會變成如此模樣?也不知對他們以後的買賣,影響大不大。
可崔承允不知道這話該從何說起,便隻能籠統的說:「天災人禍,希望明年會好一些。俞王殿下,也在全力救災,安置難民。」
「嗯,老奴也聽說了,之前俞王殿下被......」姜洋話說一半,突然打了自己兩下嘴,「呵呵,老奴多嘴了。」
崔承允隻是岔開了話題,說起了之後去八方縣如何安置,對於幾位王爺的是非對錯,他的確不想發表什麼言論看法。
一隊人馬緊趕慢趕,到得八方縣也已是後半夜了。
此時已是隆冬時節,別說後半夜了,一般太陽開始漸漸落山,這八方縣唯一的商業街上,也幾乎不會再有人了。
驛站暫時不能住了,因為前幾日的一場大雪,把原本就四處漏風的驛站大堂的屋頂給壓塌了。
還好,縣學已經修葺完畢,所以曹驛丞暫時借住在了縣學裡,縣學裡頭如今學生少,總共也就七八個,所以另外一些八方縣的受災鄉民,暫時也安置在那裡。
而別的客棧酒肆,八方縣也不曾擁有,去到北營也還有一段路,而且軍中多用營帳,崔承允怕姜公公受不住。
這天寒地凍的,他看著姜公公凍得說話都不利索了,為了避免他還未履職便已勛職,所以崔承允最後還是拍響了縣衙的大門。
說來也巧,來開門的,卻是夏兆豐。
崔承允和夏兆豐兩人打了照面,便異口同聲的問道:
「夏叔,怎麼是你?出什麼事兒了嗎?」
「子晉,怎麼是你?半夜三更出什麼事兒了?」
「夏叔你先說。」崔承允口氣略帶著一絲著急。
夏兆豐解釋道:「哦,前幾天肅州下了好大一場雪,壓塌了幾間民房,還凍死了幾個人。
之後鄭大人便讓咱們縣衙裡的人,晚上開始輪值。萬一突然下暴雪,咱們也能敲鑼打鼓的提醒老百姓,若有緊急情況,也能及時救援。
也是巧了,今天正好輪到我。你這是......剛從都城回來?」夏兆豐說完話,還看了眼崔承允身後跟著的人和車馬,猜測可能他跟皇帝已經談妥了。
放下心來的崔承允點了點頭,才想說話,卻聽後頭有人催促,「咱~打招呼能進屋嗎~~~冷~~~死了~~~」
下了馬車的姜公公說完,還擦了下不自覺留下來的鼻涕。..
真口吐芬芳的冷啊!大鼻涕都給他凍出來了!
他知道肅州冷的很,可卻沒想到這麼冷。這天冷就算了,風還大,剛才下馬車,那西北風吹的,頭都要給他吹掉了。
夏兆豐聞言,也不多問了,趕忙往裡頭讓了讓道,又喊了幾個值班民壯去側門卸門檻,讓崔承允他們的馬車也好進衙門。
進得衙門,夏兆豐先把幾人安頓在了中堂的皂房裡,那裡頭是他們值夜的人呆的,這會兒點著炭火,還挺暖和的。
他自己則準備去後衙,讓鄭大人騰幾間房間出來,好讓姜公公他們過夜。
出去前,他還很貼心的問才來的二十多個人,「你們都吃了嗎?」
這輩子吃過很多苦頭,卻依舊覺得這回是真的苦的龔良才立刻搖頭,「沒呢,一天就吃了點兒乾糧,啃了點兒老冰碴子。」
要不是經過了西州,看到過比他更慘的人,龔良才這會兒估計都能哭出聲兒來。
想想自己好不容易,踩在父親的肩膀上,從崇山峻嶺裡走了出來。
沒想到,峰迴路轉,他居然又到了比崇山峻嶺還不如的,窮鄉僻壤。
而且一呆就要,真的,要不是全家人的性命都在皇帝手上捏著,他這會兒估計早就逃回去了。
一聽這些趕路的人都還沒吃呢,夏兆豐又開始熱心腸了,「喲,也真是來的巧,你們等著,我去給你們拿點兒吃的。正好今天安茹齋值守呢,這孩子別的不會,煮個鍋子還是會的,你們等我會兒!」
說完,夏兆豐拿出他的羊皮大氅就準備出去了。
羊,在富豐莊,基本屬於物盡其用的品種。從羊雜到羊肉,從羊肉,到羊皮,沒有一處是用不上的。哪怕是羊拐,都被打磨成了色子,給孩子們丟了玩~
可崔承允卻攔住了正要出門的夏兆豐,「夏叔,你比較熟悉縣衙,麻煩照顧下姜公公他們,我認齋,我去找夏姑娘要點兒吃的。」
「二爺,老奴去吧。」老奴宋管事想搶活。
「不必。」崔承允快速回了一句,人就已經出去了。
宋管事才想跟上去,卻突然想到個事兒,他轉頭問夏兆豐,「所以您說的安茹是個女的嗎?」
「當然啊!安茹是我閨女,長的好看,人又聰明,心地善良,品質堅韌,樂觀向上......」
夏兆豐這老王,賣瓜賣得姜公公直捂腦瓜子。
要不是現在衝出去真的會凍死,他真的不想再聽這人喪心病狂的誇自家閨女了。
而宋管事卻是一臉姨母笑地捧哏,「哦?真的啊?呀?是嗎?喲?真不錯.......」
怪不得說二爺不願意相看姑娘呢,人家早有心儀之人。自家老婆子還跟他說,崔老太太還想過,自家二兒子是不是不喜歡姑娘......好在,沒有真的問出口,不然可怎麼收場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