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別鬧,不會真有全家穿越這種事吧

第294章 落下帷幕

  

  兩日後。

  大榮朝十日一次的大朝會,活活成了北部三人組的批鬥大會。

  皇帝的屁股剛挨上龍椅,要上奏天聽的眾大臣便一個個都站了出來,文武朝臣中間空著的通道,差點兒就不夠他們站的。

  朝臣中,有罵季宗林擾亂邊防重地的,有說北安王居心叵測的,更有直接噴俞王窮瘋了的,總之垂目養神的鄭丞相覺得,彈棉花的都沒他們能彈。

  連太子都說:「皇兄他們這次,的確是過分了。先是哄擡糧價,把人誆騙去了肅州,還攔路要糧,仗勢欺人,低價收糧......這不是土匪行徑嗎?」

  一直假裝自己是雕塑的皇帝,此時才微微擡頭,看向太子,「哦?所以太子覺得,他們這回的事兒,確實是辦錯了?」

  「為百姓籌糧的心是好的,但是這方式方法,確實不妥。」太子沉著應答。

  皇帝點點頭,「嗯,朕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們,跟太子都是一個意思吧?」

  底下,一呼九十九應,「皇上明鑒!臣等就是這個意思。」

  缺的那一應......便是站得鬆鬆垮垮,好似來參加遊園會,而不是來上朝的鄭智淵,鄭丞相。

  皇帝見他不說話,便問:「鄭丞相,此事你怎麼看?」

  「回稟陛下,老臣覺得,挺好。」鄭智淵略微走出一步,躬身抱拳,行禮答話,很是輕鬆自然。

  「什麼挺好?」皇帝追問,「是俞王他們辦的事兒挺好,還是太子說的挺好?」

  「自然是......」話說一半,鄭丞相擡頭掃了眼太子和朝堂上站著的諸位朝臣,然後才繼續道:「老臣覺得,肅州西州百姓不會餓死,肅北軍有了糧草,這事兒挺好。」

  「本宮並沒有說這事不好,」太子連忙澄清,「隻是說,這個方式有欠妥當。」

  「所以太子殿下認為,不欠妥當的辦法,是如何啊?」鄭智淵笑眯眯地反問道。

  太子被問得愣了一下,然後才回道:「自然是官府出面牽頭解決,縣衙解決不了,就找州府,州府解決不了,就往戶部回事,若各個都像季宗林那般膽大妄為,那大榮朝的規矩,豈不是亂了?」

  「哦?」鄭智淵一笑,轉頭就問戶部尚書丘大人,「丘大人,如今肅州西州兩地,常平倉中存糧還有幾何?」

  丘大人心說,有......你個仙人闆闆。

  開年暴雪要賑災的時候,他這裡那裡好一陣騰挪,才勉強應付了過去,這會兒還有幾何?有個屁。

  可他卻也不能這麼直接罵娘,隻能硬著頭皮含糊答道:「不多了。」

  其實鄭智淵問了這話,太子的臉色已經很尷尬了。

  皇帝一直坐在龍椅上沒說話,似乎在沉思著什麼,完全沒有要幫太子解圍的意思。

  好在良心發現的鄭丞相主動給了太子台階下,「太子殿下,如此為百姓操心,實乃我大榮百姓的福氣。不過這兩年,大榮也的確是情況特殊,因此有時候也隻得拿出特殊手段才能把事兒辦了。

  老臣覺得,太子殿下也沒有說錯,按照流程的確應該如此。隻是......戶部無能,常平倉的糧草,空了這麼久了,居然還沒補上。所以俞王和北安王,才不得不特殊情況,行特殊手段。」

  鄭智淵說完,朝丘大人懶懶的看了一眼。

  在心裡罵了鄭智淵八百句娘的丘正奇,也不是個蠢人,一聽就知道鄭丞相把鍋甩給他,是為了給太子面子。

  於是他也隻能認了,「微臣......定會儘快把常平倉的備糧補齊,萬望皇上,太子殿下恕罪。」

  至於到時候能不能補齊,那也得看今年交上來的稅糧幾何,萬一補不齊,那他也能找出無數的理由,搪塞過去。

  太子心中不免有些失望。鄭智淵本就是皇帝最為依仗的朝臣,如今他為俞王他們開脫,自然是得了皇帝的首肯的。

  那麼就是說,他的父皇,從一開始,應該就沒打算要拿俞王和北安王怎麼樣。

  沒想到,這兩個人,在父皇心目中,居然還有些分量。

  坐在皇帝下首的太子心中不免又警醒了幾分。

  他眼瞧著滿朝文武,心中默默的盤算著,有哪些才算得上真正是他的人......

  還以為這事兒至此,差不多也就能結束了的鄭智淵,才不管太子殿下作何感想呢。

  老頭兒反正都想好了,再過個兩三年,等皇帝找到了真正能接替他的人,他就得告老還鄉,回滎陽去了。

  這朝堂,其實對他來說,也並沒有太多的留戀,要不是因為家裡還沒一個中用的東西,能撐起全族,他早就借著之前弟弟被貶,傷心欲絕的由頭,回老家去了。

  才退回自己的位置,鄭丞相又聞底下有言官追問,像向氏糧鋪這樣,擾亂糧價的奸商,也絕對不能姑息。不然大榮朝的糧價,豈不是由得他們做主了?

  無奈的鄭丞相再次出列,「人家都把自己玩沒了,還能怎麼罰?關鍵這糧價,平日裡不也都是各大糧商制定的嗎?同樣是糧商,為什麼南方的糧商可以定價,北方的糧商卻不能定價?」

  說完,他又朝皇帝行了一禮,繼續道:「當然,老臣也沒說胡亂定價做的對,主要是這家商戶沒了,倒閉了,皇上您說該怎麼罰?總不能再讓他們倒閉一次吧?」

  說完,老丞相便眨巴著他曾經是雙眼皮,如今是三眼皮的眼睛,微微擡頭,朝皇帝看了一眼。

  皇帝今天好像倒也沒什麼火氣,隻揮了揮手,「罰錢吧,向氏糧鋪的東家沒死的話,就罰他五千兩白銀,到時候就交給北安王去買糧施粥飯。若是死了的話,就.....讓他兒子認罰。」

  「皇上英明~的確該罰還是得罰。」鄭智淵立即應和了一聲,突然腦瓜子一轉,又看向了丘正奇。

  被看得汗毛都豎了起來的丘尚書,心裡頭直打鼓,這老頭兒難道抓到什麼把柄了?

  卻聽鄭丞相緩緩說道:「要老臣說,這事兒還是因為戶部不作為,不然如果常平倉的糧食充足,他們向氏糧鋪高價賣糧,常平倉隻要賣正常價,這糧價很快就能被平抑下來的。

  說來說去,還是戶部不行。」

  還當是什麼事兒呢!丘尚書長出一口氣,「避嫌明鑒啊,微臣真的已經儘力調撥糧食了,可奈何咱們這幾年收成一直不太好,常平倉的備糧都不太充足,再加上......」

  「行了!」皇帝大手一揮,「你也別那麼多借口了,朕也覺得你們戶部這兩年,的確差事越辦越不行,今日朕就罰你這個戶部尚書一年薪俸,以儆效尤。」

  丘正奇隻得行禮謝恩,心裡問候了鄭智淵祖宗十八代,也就三四五。

  「那俞王和北安王.......」有膽大的禦史,還不死心。

  皇帝沉聲打斷禦史的發言,「他們行事魯莽,自然也要罰。就罰俞王,修好西州城內所有官道,他自己出錢。至於北安王,就罰他......以後再也不準舉辦燈會,再讓他開個粥鋪,每日施粥,持續到明年三月開春吧。

  至於肅州州牧季宗林,便也罰他一年薪俸吧。這件事,就到此為止,罰也罰了,申飭也申飭了,朕之後不想再來論此事的是非對錯了。

  若是眾愛卿實在是精力無限,那就好好放在自己的本職上吧。」

  「皇上英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鄭智淵趕忙應和。

  底下一群彈劾的人,眼珠子都快掉地上了。

  怎麼回事?今天皇上是吃錯哪門子葯了?居然沒有發火。

  對俞王他們更是輕拿輕放,說是要罰,可這種罰,也好意思叫罰?!

  罰俞王修路?!開什麼玩笑,俞王為了那一成糧食的抽成,早就把西州的官道修好了!

  還什麼罰北安王不準再辦燈會?!真是......荒唐啊!怎麼不罰北安王以後吃飯不準用勺子,隻能用調羹?!

  這不是開玩笑呢嗎?

  太子眼神幽幽,看著底下的鄭智淵。

  而鄭智淵呢,卻在皇帝退朝之後,第一個衝出了大殿。他說他內急,誰今天攔他,就是存心讓他出醜。

  這南楊先生,真正是.......越老越沒禮數了!眾人隻得趕緊給鄭丞相讓道,以免這老頭兒真尿了褲子,再找他們算賬。丘大人今天觸的黴頭,他們可都瞧見了。

  沒有任何人,想成為第二個丘尚書。

  如此,折騰了差不多兩月的囤糧之爭,便算是徹底落下了帷幕。

  受罰的三人中,也就季宗林季州牧捶胸頓足了一番,俞王和北安王.....兩人還偷偷跑去見了花魁,喝了花酒,以慶祝老父親居然還愛著他們。

  而始作俑者,夏家父女和鄭智明,別說懲罰了,就連名字都未被提及過。

  夏安茹還大賺一筆,這一波,她還真是不虧!

  至於泰平城裡發生的一切,父女倆也在回家的幾天功夫裡,原原本本都跟姚蓉說了一遍。

  當然,被大崔求婚的事兒,夏安茹就直接略過了。

  聽完父女倆的講述,姚蓉到底還是覺得有些忐忑,「咱們這麼做,對那些糧商來說,是不是不太厚道啊?」

  「嗯!」夏安茹乾脆的點了下頭,「不過他們把糧賣到五百文的時候,好像也沒想過厚道不厚道。商戰嘛,在法律框架內,就隻有勝負,沒有對錯。」

  「你怕是不知道,」夏兆豐也撇了下嘴,「我跟那些糧商吃酒的時候,他們吃醉了自己說的,一鬥糧,哪怕賣兩百文,他們也是對半賺的,真虧本,人家也不可能賣嘛。

  人家可是大資本家,你跟資本談啥厚道不厚道,這不是搞笑嗎?」

  「你說誰搞笑?」姚蓉已經完全不在乎糧商死不死了,她現在隻關心自己的家庭地位到底還穩不穩,「吃酒?吃什麼酒?難道你去花樓吃酒了?」

  「沒有!!」夏兆豐立刻否認,「不信你問安茹!」

  「我不知道。」夏安茹說完,便從炕上站了起來,「爹~娘~你們忙,我要去空間收土豆了。拜拜~」

  說完,這破孩子就跑了。

  徒留夏兆豐在屋子裡,獨自面對雙手叉腰的姚蓉,百口莫辯。他捶胸頓足的表示,自家那小棉襖,怕不是件洞洞服吧!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