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別鬧,不會真有全家穿越這種事吧

第340章 看啥都新奇

  

  為了挽回點面子姚外婆即刻帶著彥妃去了後院的女班瞧看。

  女班大約有十來個小姑娘,年紀倒是沒有像男班差的那麼大,基本都在六歲到十歲之間,因為再大的姑娘,鄭二夫人這裡就不收了。

  畢竟鄭二夫人是一個比較刻闆的人,到這裡能開個女班教學,那對她來說都已經是人生的至高挑戰了。

  鄭縣令不敢要求更多。

  倆小老太太就聽鄭二夫人教訓幾個綉品的不怎麼好的女孩兒,「你們這手指,是棒槌做的嗎?說了,這裡下針不能猶豫啊,你看,你一猶豫,這又不平整了。

  你們都記住,一幅綉品,就代表一個女子的門面,你這門面拿出手人家一看,歪歪扭扭,高高低低,蝴蝶不像蝴蝶,蛾子不像蛾子,拿得出手嗎?都拆了,重來。」

  躲在門邊的彥妃,趕忙扯著姚外婆跑了。

  姚外婆也非常樂意配合,畢竟那被鄭二夫人說成是棒槌手指的,是他們家的穀雨。

  孩子們,真是給她長臉啊!以前天天纏著安茹做手工,這會兒真讓她上手了,卻成了棒槌了!到底怎麼回事?

  他們老姚家完犢子了,一個個的,玩兒起來都帶勁的很,真要學起來,可真是一個比一個費勁!

  至於彥妃為什麼要跑,姚外婆不知道,子青可清楚的很。

  自從俞王和北安王都封王了之後,娘娘就再也不碰針線了。

  這回聽說要伴駕,娘娘就興緻勃勃的要給皇上做幾雙襪子,意思意思。

  沒想到這麼多年不碰針線了,果然......還真是不順手了。一雙襪子活活做了三天功夫,針腳還不太好看。

  最後還是子青讓幾個針線嬤嬤做了幾雙鞋襪,冒充是彥妃做的,帶給了皇帝。

  兩位小老太太,心裡頭多少都是有些心虛的。

  走出縣學,姚外婆就提議,「其實咱們芳蓉軒裡頭做針線的娘子多的很,阿蓉說了,專門的人,辦專門的事兒,這個.......不怎麼擅長針線,咱也可以買現成的嘛。」

  「此言,很有道理。」彥妃點頭,「走,帶我瞧瞧你們的針線作坊去,順便再給我家太孫買幾件小衣裳更換更換。」

  那姚外婆豈有說不的道理?她最好金主把他們家的東西都包圓了呢。jj.br>

  到得芳蓉軒,姚外婆先帶著人在他們那新造的作坊裡轉了一圈,「前頭是店面,外頭基本都是出樣的成衣,和一些便宜的料子,鄉下地方嘛,還是便宜實惠的有人買。

  成衣大部分是男裝,基本都是肅北軍裡的老爺們兒買走的。」

  前頭逛了一圈,彥妃覺得雖然這裡的料子和衣服都樸素的很,但是勝在價格便宜,手工也紮實,於是略微也誇獎了幾句。

  姚外婆笑說:「這些都是咱們本地賣的,不算什麼好東西,您想要瞧新鮮的,隨我來。」

  說完姚外婆就帶著人穿過了鋪子,到了中庭,然後介紹道:「東廂是咱們做孩子衣服的,西廂是咱們的布料間。

  這正屋五間呢,兩間做成衣,兩間做鞋面綉品,最後這一間,是咱們的設計間。走,我帶您瞧瞧去。」

  從沒聽說過設計二字的彥妃跟著姚外婆直往屋裡走,然後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喲.......這花樣子,怎麼這樣的呢?欸?!這是啥?荷包啊?欸?!這坎肩是用什麼做的啊?怎麼是這樣的?!」

  這都是點啥啊?

  彥妃隻感覺自己好像是個進了蟠桃園的猴兒,看啥都稀奇。

  「呵呵呵,都是我家阿蓉和安茹,對了還有掌櫃元娘一起想出來的。」姚外婆不無驕傲的解釋:「這小坎肩好看吧?是兔毛織成的,目前全大榮隻此一件。

  這個呢,不是荷包,叫手提包,裡頭另外還有個長背帶,不方便手拿的時候,可以這麼斜跨著,怎麼樣?不錯吧?

  還有這個襖子,您掂掂,是不是覺得特別輕便?」姚外婆順勢拿了件羽絨服給彥妃。

  彥妃接過來,掂了掂,「果然比普通襖子輕不少,這裡頭塞的啥?」

  「鴨絨!」姚外婆笑嘻嘻的說道:「準確說,是鴨絨加棉打在一起的。就這麼一件,我們家安茹就前後改了七八次呢。這會兒說是沒錯了,能打樣了。

  不過今年肯定是穿不上了,得等明年了,鴨來不及殺呢。」

  嘆為觀止的彥妃,看著設計間裡的每一樣都非常的新奇好玩,差點都忘了自己是來幹嘛的。

  還是子青提醒她,沒看過童裝呢,彥妃這才想起要給小孩兒買衣服,於是讓姚外婆帶她再瞧瞧孩子的衣裳去。

  這一瞧,彥妃差點兒把芳蓉軒給買下來。

  小孩兒衣服上的圖樣,實在是太好玩了。動物,花卉,雲朵,蔬果,隻要是綉在衣服鞋襪上的圖案,都非常可愛,直接喚醒了彥妃的少女心。

  這些圖樣,不似一般的那種追求一個惟妙惟肖,他們芳蓉軒的兒童用圖,都是夏安茹畫的q版圖,蔬菜水果也都是q版簡筆畫式樣的,追求的就是一個字:萌。

  最後在子青的再三勸解,和姚外婆的堅定拒絕下,彥妃不得不放棄買下整個芳蓉軒的念頭,改為幫小太孫,每個圖案的衣服鞋子包括帽子,都來了一套。

  好不容易買完了東西,彥妃被子青和姚外婆架出了芳蓉軒,那就該回家了吧?

  不。

  這會兒差不多到了晚飯的點了,長街上就有人拿著碗筷往慈濟堂去吃飯去了。彥妃看著那多人往一個方向去,也特別好奇,就想跟著去瞧瞧。

  今日鄭二夫人下課晚,晚飯是由縣衙那位姓王的黃伯負責的。他認得姚外婆,見她帶著另一位小老太太來了,便也很客氣,說讓她們在這兒吃了走。

  姚外婆才想說不呢,彥妃直接點了頭,她想嘗嘗,這所謂救濟餐食,到底是個啥味道,能不能比他們路上的炸饅頭片好吃?

  娘娘記性不好,這會兒都忘了讓姚蓉準備的清粥小菜了。

  行吧,想吃就吃吧,姚外婆今天也算奉陪到底了。

  今日慈濟堂吃的依舊非常簡單,拿著縣衙給的牌子之人,每人可以領三個大大的煮土豆,一碗水放的很大膽的稀飯,還有一碟子小鹹菜。

  這個所謂小鹹菜,其實就是姚蓉腌制的酸菜,拌了點兒麻油加了一點點糖。是由五味齋,友情捐獻給慈濟堂的。

  另外慈濟堂的土豆,除了鄭家莊子裡和縣衙自己找人種的外,還有部分是富豐莊半賣半送給他們的。

  所以哪怕姚外婆沒有縣衙的牌子,她照樣可以來吃上一頓簡單的晚飯,沒人會嘰嘰歪歪個不停的。

  誰讓富豐莊,是八方縣縣衙掛牌認證的慈善之家呢?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