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你的禮物,我很滿意
為了攢出夠織一條圍巾的兔毛線,富豐莊的長毛兔差點兒就斷子絕孫了。
還好,在姚外婆的強制配種下,長毛兔好歹是保種成功了。
隻是夏安茹小仙女,被禁止再進入兔籠,並且在天氣轉暖前,都不準再薅兔毛了。
最終,在年二十八那日,崔承允終於收到了,遲到了整整一年的新年禮物,那便是一條兔毛......毛巾。
「我是真的想給你織一根圍巾的,」夏安茹解釋道:「可他們不準我再進兔棚了。不過說起來這兔毛線也的確不容易織,七八隻兔子的毛,才攢出來這麼一點點,都不夠你圍一圈的。」
忍著笑的崔承允,拍了下夏安茹的腦瓜子,「可放過你們家的兔子吧,這.....飯兜子我雖然用不上,但是可以留著。」以後給他們的崽崽用。
不知道自己給自己以後的孩子,織了圍兜的夏安茹看崔承允還挺喜歡的,便暗下決心,下回無論如何得給大崔搞個完整的......手工作品。
既然是新年禮物,肯定得互相送嘛。夏安茹的送禮物環節結束了,自然就到了她收禮物的環節了,「我的新年禮物呢?」這也是第一次,她主動問崔承允要禮物。
「早就準備好了,」崔承允說著話,從懷裡掏出一個小錦盒,「喏,給你的。」
夏安茹打開錦盒一看,原來是一個胖乎乎的金元寶。
這種禮物,就完全送到了夏安茹的心吧上了。
大金元寶,好看,好放,抗災,抗窮。
崔承允這位無敵冤大頭,之前在泰平城的時候,差點兒出手拍下了夏安茹拿出來拍賣的花簪,他號稱要偷偷珍藏起來,逢年過節再拿出來送給夏安茹,當成驚喜。
好在夏安茹及時發現,並且成功阻止了這大直男的冤大頭行徑。
要不然以後隻要逢年過節,她都得心梗一次。
她那些簪子雖然在大榮朝賣的貴,可作為一個現代人,夏安茹是實在不能接受花那麼多錢買些塑料,玻璃,人工養殖珍珠,和水晶人工鑽石之類的東西攥成的簪子。
更何況,這拍賣買回來的簪子,還得讓金鋪抽成。
這種事兒,夏安茹想想都要忍不住掐人中。
所以她在阻止崔承允的同時,明確表示,東西不用買,實在要送她禮物,就送銀錠子金元寶啥的,想買啥她自己會買。直男她最懂,你給暗示人家根本聽不懂,還得明確告知,才不會被活活氣死。
看來,這話崔承允果然是聽進去了。
小夏表示非常滿意,「呀~~這大元寶~~~來來來,快到姐姐的包包裡來。」說著話,她就一點兒不客氣的把裝了元寶的盒子,給藏到了自己隨身背著的小斜挎包裡。
這些日子以來,兩人雖然都挺忙叨的,但是相處的狀態,卻越來越自然了。
兩人之間的差距和隔閡也在慢慢變少,崔承允現在很適應夏安茹跳脫的思維方式,而夏安茹也覺得崔承允冷冷的外表下,還有著直男的呆愣與真摯。
總之一句話,兩人磨合的還挺不錯。
交換完了禮物,兩人還湊在書案前,分析夏安茹明年的春耕規劃。
「所以甜蘆粟......到底是什麼?」崔承允看著夏安茹寫得東一攤,西一攤的植物名稱,對這個甜蘆粟尤為感興趣。
「就是細長版的甘蔗,等著啊,我去給你拔一根嘗嘗!」夏安茹說完,「唰~」一下就不見了人影。
過了沒一會兒,孩子扛著根比她人還要高出一大截的,在崔承允看來像是竹竿一樣的東西,又「唰~」一下出現了。
這操作,不管欣賞這操作多少次,崔承允都會忍不住拍手,並奉上一句:牛B
夏安茹嘿嘿笑著,把竹竿遞給了崔承允,「瞧就是這個,我現拔的,還挺甜。我就準備用這個來榨汁熬糖。」
「這個不是......高粱?」崔承允看著眼前的長竿竿,很是疑惑。
「是高粱它二舅,甜蘆粟是也。」夏安茹一邊解釋,一邊把蘆粟放在波棱蓋上,「咔嚓」一下,就把蘆粟給拗斷了。
而崔承允則被小夏說的高粱它二舅,和看起來顯得力氣很大,可細想想,卻又覺得她力氣很小的動作給逗得大聲笑了出來。畢竟那麼細的一根桿桿,拗斷還得用波棱蓋幫忙,這力氣屬實是大不到哪裡去啊~
正巧要來喊人吃飯的宋管事,到得門口,就聽到了崔承允的笑聲。
「二爺........已經很久沒有這麼笑過了。」這樣的想法,宋管事是絕對不會有的。
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心裡頭喊著我去我去我去我去,然後趕忙跑回了自己的房間,找了上回寫完就沒洗的筆,都來不及倒水磨墨,直接在舌頭上舔了舔,咔咔就是一頓寫。
他的工錢,可是老太太給的,自己這工作成果如此顯著,不得第一時間報告老太太?!
這宅子造的好啊,看來馬上就會有女主人了!風水不錯,風水不錯啊!
不過最重要的是,老太太當初承諾過,隻要二爺能娶上媳婦,他老宋的孫子輩,就能脫了賤籍,不再為奴了。
算上宋管事的爺爺輩兒,他們老宋家到他兒子輩,已經做了五世的奴才了。如今脫籍有望,讓宋管事怎能不激動?這八方縣,真是不錯啊!旺他們老宋家啊!
窩在崔宅書房裡的大崔和小夏二人,在啃完了一根甜蘆粟,才想起得去隔壁吃年夜飯。
這年二十八的提前批年夜飯,放在了富豐莊的大飯堂裡頭舉行。
等夏安茹和崔承允到的時候,大夥兒基本都已經聚齊了。如今因為住的近,所以姚蓉這回連帶著鄭家夫婦都一起喊了來。
鄭二夫人在場,那男桌女桌就必須分坐了。
不僅如此,鄭二夫人還特地讓自家管事媽媽,提前送來了幾個屏風,說要把飯堂隔開,男左女右,分邊入席。
雖然鄭縣令對此嘀咕不已,說人家是莊戶人家,何必像在都城似的,搞得那麼的繁瑣。
可鄭二夫人卻道:「什麼莊戶人家?富豐莊兩家,叫耕讀世家。既然是耕讀世家,那規矩總要慢慢學起來的。」
原本覺得鄭二夫人譜太大的姚外婆,一聽這話,立刻喊了兒子來,「趕緊的幫忙,都聽縣令夫人的,把屏風擺好。」
耕讀世家......聽著就有文化,有韻味,姚外婆覺得鄭二夫人.....雖然矯情了些,但是人品卻是杠杠滴。
雖然姚蓉對此多少有點兒不屑,但是看在鄭二夫人豪擲百兩,包下了他們不少土豆的份上,也隻能給點面子沒有反駁。
幫忙是不可能幫忙的,大廚她哼哼唧唧,別彆扭扭的說自己還忙著,得去廚房,這屏風,誰閑著就誰放吧,便一溜煙跑了。
原本打算坐一塊兒說說話的小夏和大崔,如此也隻得分了兩邊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