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別鬧,不會真有全家穿越這種事吧

第272章 聖人之光

  

  在夏家父女回來的第二日,夏兆豐就重回了縣衙。

  鄭智明看到自己家師爺總算回來了,激動的眼淚都要掉下來,「夏兄啊~你總算回來了,沒有你的日子裡~」

  心中已經響起了BG的夏兆豐趕忙攔住了鄭智明,「別別別,清華兄別激動,咱們有事兒好好說。」

  「怎麼樣?南邊近來如何?」被打斷了的鄭智明,倒是問了句要緊的事兒。

  夏兆豐如實回答:「也就那樣,當然,比咱們這兒是好不少。就是跟往年比起來,說是年景還是差些。糧食什麼的倒是有,但也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哎,估計都得看今年夏收了。」鄭智明嘆了口氣,「如今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慈濟堂從正月裡開始施粥,如今更是停不了了。

  你不在的這一月,新來的移民戶,倒是又帶來了一批老鄉,我和李大年光量地分田都能從早忙到晚。

  連累得我家夫人也每日去慈濟堂熬粥施粥忙個不停,還得愁怎麼買得上便宜點兒的糧食。

  今年春耕又比往年晚了一些,這日子過的真是今朝不知明日事,搞得我日日夜不能寐啊~」

  「清華兄,有話直說。」夏兆豐面無表情的說道。

  鄭智明尷尬得笑了兩聲,「呵呵,既然夏兄這麼說了,那我也不客氣了,你那糧食有沒有多買?要不然讓一點給我?」

  「清華兄,我有一事不明。」夏兆豐答非所問。

  「你說。」坐在桌案後頭的鄭智明,此時站起了身,把屁股挪到了夏兆豐旁邊的椅子上,神色嚴肅又認真的看著夏兆豐,「有何事不明,夏兄儘管說,我必知無不答,言無不盡。」

  他就差說,我知道你有糧,隻要你勻我一點兒,想知道啥都行!豁出去了~

  崔承允微一點頭,然後才問:「您那賣扇子的銀兩,能支撐到夏收嗎?關鍵您這麼做,用自己的錢,來養老百姓,是圖什麼呢?」

  雖說崔承允自認是個熱心腸,但是他自己捫心自問,是絕對做不到像鄭大人這樣,倒貼著做官的。

  老百姓的確不容易,但是他能做到的極限,似乎就是增加就業,讓老百姓有條生路了。

  像鄭大人這樣,拿出大筆的銀兩,倒貼進官衙的行為,夏兆豐確實覺得......非常人所能理解。

  沒想鄭智明卻兩手一攤,「這錢也不是我的啊,是我大哥的。」

  呃......非要這麼說的話,勉強也算吧,夏兆豐隻得略微點了下頭。

  鄭智明繼續說道:「當然,我也出了那麼一點點力~不過主要還是我大哥的那個章,比較值錢。我本也不缺那些錢,用來接濟治下的百姓,全當去廟裡燒香捐了香火錢,有何不可?」

  「哇,那您這香火錢,倒是真的不少。」夏兆豐忍不住感嘆了一句。

  「呵呵,」鄭智明坦誠道:「實不相瞞,我們鄭家,在都城也好,在整個大榮也罷,也算是叫得上名號的人家了,咱們宗支旁支加起來,每年捐的香火錢,別說幾千兩了,幾萬兩恐怕也是有的。

  有道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既然我也不缺錢,這兒也沒個寺廟道觀的,我拿錢做善事,全當積德有何不可?

  咱們八方縣這不是才剛開始嗎?自然比別的地方困難些,往後就好了,我別的沒用,這份信心還是有的。」

  原來,這,就是貴族階級啊。

  夏兆豐不免在心中感嘆,這幾千兩的銀子,在普通老百姓眼裡,是巨資。但是在滎陽鄭氏這裡,卻就是舉手之勞。

  人和人之間,果然有壁。

  心中瞭然的夏兆豐,點了下頭,「也並不是每個富人,都跟鄭大人一般,存了善心,願意把體己拿出來接濟百姓的,夏某佩服。

  您先前問我是不是可以勻點糧食出來,可以是可以,但是也不多,一百八十文一升,您看您要多少?」

  其實夏兆豐原來是想賺點兒車馬錢的,但是鄭大人的聖人之光,照得他都快瞎了。

  他錢是沒有,想著家裡欠著萬兩的債,身邊還剩下百兩銀子,讓他捐錢確實也是為難他了。

  但是自己這來回花費的精力,他全當做善事,捐給八方縣百姓算了!

  賺聖人的錢,老實說,夏兆豐多少還是有些不安心的。

  所以他當下就決定多少買的,就多少賣。

  雖然自己做好事沒人知道,但是他自己知道自己能安心,那就行了。

  一聽才一百八十文一升,鄭智明立刻拍案而起,「向家賣我兩百五十文一鬥!這也太黑了吧?」

  「您別激動!」夏兆豐扯著鄭智明坐下,「這糧價,我是多少買的,就多少賣您給,中間一分錢都沒賺您的,連車馬費都是我自己承擔了。

  但是人家向家,也是要請了鏢局,養了護衛,押送糧食走南闖北的,這一路的花費,都是成本。

  南方一百八十文的採購價,賣到咱們這兒,兩百五十文,叫我說,其實不算黑。」

  更何況,像他們五味齋,因為有陳將軍打過招呼,向家賣到現在兩百文,這麼算下來,還真是成本價,沒賺啥錢。

  向氏糧鋪,還真不能算是黑心商販,而應該算是良心商人了。

  「也是哈?」從沒做過生意的鄭智明砸吧了下嘴,「主要還是這地方不方便,中間還隔了個要命的西州。」

  「會好的,」夏兆豐如此安慰鄭智明,「咱們去的時候,正好遇上一場大雨,也許今年西州的旱災就能解了。希望他們也能有個豐收年吧。」

  「可不是?」鄭智明皺了下眉,「要不然咱們多不方便。行了,這糧價咱們就說定了,我可等著你的糧了哈。」

  夏兆豐沉吟了一下,然後才道:「這糧價,一百八沒有問題。但是在下有個建議,說出來,清華兄你考慮考慮。」

  「什麼建議,你說。」鄭智明被夏兆豐這麼一說,神色又嚴肅了起來。

  「慈濟堂施粥,是照顧百姓,怕今年受了雪災,蒙受了損失的人支撐不到夏收,所以一直沒停過。這本是善舉,沒有什麼過錯。

  但是清華兄,你有沒有想過,這麼男女老少,咱是個人都接濟,一來,負擔太重,畢竟咱們縣,現在兩連個城牆城門都還沒有,還得省點錢出來,好歹造個門不是?

  二來,這麼幹,也容易養懶漢。躺著就有飯吃,誰還願意幹活啊?是不是?」

  「嗯,這事兒夫人也跟我說過,隻是我最近太忙了,一直沒拿出章程來。既然夏兄提到了此事,那今日咱們就把這章程定下來。」

  所謂救急不救窮,鄭智明其實也覺得如今誰來都能舀一碗粥的法子不好,但是卻又看著來要粥的人,一個比一個瘦削,所以不管男女老少,都不太好拒絕。

  這會兒既然夏兆豐提出來了,他就準備今日把縣衙今年著重要辦的事兒,都定下來,順便把慈濟堂的接濟章程,也定下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