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朝廷的算計
前頭帶路的夏兆豐,看著街邊的鋪面,大部分都關著,一時不知上哪兒打聽縣衙的位置去,隻能帶著大夥兒慢慢往縣城裡頭,邊走邊瞧。
夏安茹從車窗探頭瞧,隻見縣城裡跟外頭也差不多,灰濛濛,黃澄澄,路人更是暮氣沉沉,整個縣城,別說活力了,真是連活氣都少的可憐。
怪不得沒有衙差看大門,就這樣的地方,要不是得送鄭智明去縣衙,他們估計走到這大街上,就得往外跑了。
看著路邊猶如行屍走肉般的一堆堆乞丐,夏安茹突然明白,為什麼這朝廷舍近取遠,讓南方的他們,去北方開荒,而不是直接安置西州的災民過去。
這些人,如果不給補給,是萬萬到不了肅州的。
哪怕到了肅州,不給救濟糧,也是挨不到明年夏收的。即便挨到了夏收,用這些人來開荒,不知道還得倒下去多少。
所以哪怕是安置災民去肅州開荒,那也基本全是白搭,說不定還得搭進去不少錢糧。
而他們南方雖然糧食也減產,但是情況要比這兒好太多,朝廷也不用撥糧,直接承諾給地,就有人會自己前往肅州。
能走到肅州的南方人,多少也是有點兒家底或者謀生手段的,所以也不怕他們挨不到明年夏收。.
果然,這朝廷......很會精打細算。
可這精打細算,卻都打算在了百姓的頭上,夏安茹有點兒不忿。
她決定了,冬瓜一會兒就賣一文一個,不收錢肯定是不行的,但是能力範圍內,能幫一點是一點吧。
畢竟......他們家看到冬瓜也真的已經要跪了。
一行人走了大概能有十來分鐘,就見一隊長長的隊伍蜿蜒在街邊,在這蕭索的縣城裡頭,顯得格外的打眼。
夏兆豐趕忙停了車,讓大夥兒在一旁等等,他得上去打聽打聽。
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隊伍,是排隊買糧的。夏兆豐找了個看著挺和氣的中年男子,客氣的問了路,順便還問了一嘴,「咱這縣城,如今糧價幾何?」
「今日說是有秈米,兩百一鬥,平日咱們買粗面是一百鬥,別的糧米也沒有。」那人回答。
可把夏兆豐驚了一跳,要知道海利縣哪怕欠收,粳米也不過百文一鬥,這兒居然糧價直接翻倍。
因為口感的問題,喜歡吃秈米的人還少些,所以在南方,秈米估計也就七八十文一鬥。
連跟他一起過來的鄭智明都說:「這糧價未免太貴了吧?朝廷難道沒有賑災糧發放?」
「呵呵,」排隊買糧的人直接笑出了聲,有粗糙點兒的,直接答說:「想屁吃呢,還賑災糧發放。為了買這秈米,咱們也是昨天夜裡就來排隊了,還不知道能不能買上呢!」
正說著話呢,前頭就有糧店小廝來喊,「今日糧食售罄了!明日趕早!」
「瞧!」被夏兆豐搭話的中年男子,懊惱不已,「一夜又白排!」
那人說完,跟著人群就慢慢散去了。
夏兆豐對於大夥兒排了一夜,沒買上糧,卻一點兒沒生氣,也沒人鬧事這事兒覺得挺奇怪的。
再好脾氣的人,也忍不了排了半夜啥都沒買著吧?
而一旁的鄭智明卻好似看到了什麼,眼神幽幽地,盯著那糧倉門口,守著的一隊官兵。
「王府親兵......」他小聲嘀咕了下。
雖然他說話聲音很小,但是夏兆豐已經聽到了。
他這會兒覺得,這鄭智明,如果真是個騙子,那估計也是個有點兒見識的騙子。
不過為了防止這貨再上去跟人吵吵連累自己,夏兆豐扯著鄭智明就想走。
跟著散去的人群後頭,他突然想到了一個事兒。
於是他三步兩步追上了剛才那中年男子,伸手攔了一下人,然後問了一句,「不知大哥家住何處?」
「你幹嘛?!」那人警惕了起來,「我告訴你啊,我家可有八個兒子!」
........這兒的人都那麼喜歡吹自家兒子多的嗎?
「不是,」夏兆豐無奈解釋,「咱們從南邊來的,路上多買了些瓜菜,想著帶著不方便......」
「噓,」那人扯了夏兆豐到一邊,「小點兒聲,我都要了,有多少,都要。」
.........「行吧,那一會兒我帶來,你家在哪兒?」夏兆豐決定一會兒自己先瞧瞧去,如果沒啥問題,就讓安茹多處理掉點冬瓜。
萬一有問題,那他就直接帶著大夥兒出城就行了。
他是這麼考慮的,這人還排隊買糧呢,說明手裡有點兒錢,但是卻沒太多的權,也應該不是走歪路子的人,所以夏兆豐才敢攔人賣冬瓜。
怕夏兆豐不認路,再走丟了,於是那人便說一會兒就在前頭的巷子口等他,千萬記得,不見不散。
夏兆豐點了點頭,帶著在一旁沉默不語的鄭智明走了。
「清華,你這是......」夏兆豐看了一眼鄭智明,覺得他突然安靜得有點出奇。
「哦,我就在想,那人說朝廷沒撥救災糧下來,可我明明記得,戶部說撥了這西州周邊不下四個常平倉的糧賑災。
還有些民間的義倉,應該也是送了糧來的,糧呢?這西州是俞王封地,糧店門口還有......」
「清華兄,」夏兆豐趕忙岔開話題,「一會兒你到了縣衙,準備怎麼說服人家縣太爺相信你啊?」
他可不想在公開場合討論什麼王爺王八的。
難民的確可憐,能力範圍內,他也想幫一把。可問題是,他現在人微言輕,又有一家老小需要保護,目前能自保,就已經很不錯了。
被打斷話頭的鄭智明,捋了把短短的小鬍子,「這個嘛,有些事,隻有官場上的人才知道,我說了,這兒的縣太爺,自然會知道的。」
行吧,看你這麼自信,咱就且淺信你一回吧。
夏兆豐呵呵一笑,拉上了車,喊了大夥兒跟上,帶頭便往縣衙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