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410章 允許個體經營了
蘇茉讀大學前在外貿中心本就做到了主任級别,這分配過去後,也沒讓她從普通職員做起,還是給的主任級别的工資,96塊錢。
喬華清沒工作過,分配過去就是個普通崗位,工資56塊錢。
工資多少,蘇茉并不在意,畢竟以蘇家目前的财力,這點錢她并不是特别在意,更多的,是為了愛國情懷。
工作分配下來,并不用立刻去報到,而是給了她兩周的休息時間,11月份去單位報到就行。
10月初的時候,國家公布了一則重磅消息,正式允許個體經營。
雖然改革開放後,不少待業青年偷偷自己做起了小生意,但畢竟隻是打了個擦邊,一旦嚴查起來,很可能又成了投機倒把,到時候被割了尾巴不說,還得去勞改。
因此,做的都不甚上心,隻求能夠糊口就行。
如今政策一公布,那可就穩穩當當了,不用再提心吊膽了,不少人都撸起袖子,準備大幹一場。
而打擊投機倒把辦公室,也搖身一變,成了工商管理所。
羊城作為改革開放的先鋒,自然是最先響應的,消息一公布,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各種小店小攤就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乘着這股東風,蘇家的服裝店也趁機開了起來,叫“新生活服裝店”。
這名字在後世看起來是很土氣,但在這個時候,是很契合的。經過這麼多年的困苦,大家早就期盼着能過上幸福美滿更好的新生活。
服裝店開在高第街,就蘇廷謙他們如今住着的那棟騎樓。一樓是店面,二樓是工作室,三樓住人。
服裝款式由蘇茉畫設計圖,招了兩個老裁縫負責打闆,制衣的女工暫時招了6個,售貨員3個。
10月份的羊城溫度依舊很高,還是穿單一件的時候,蘇茉出的第一批設計圖,全是連衣裙,一共二十個款式。
高第街作為八九十年代著名的個體戶集貿市場,目前已經開始初現端倪了,整條街開了好幾個店鋪了,這個時候把服裝店開起來正合适。
蘇茉讓人把一樓店鋪的門改成了整面玻璃的櫥窗,到時候主推款式的衣服,可以穿在櫥窗的人體模特上展示,吸引顧客。
經過半個月的準備,10月15号這天,新生活服裝店正式開業。
櫥窗的人體模特,展示了最主推的5款連衣裙,店内的挂衣架上,挂滿了時髦靓麗的時尚女裝,吸引了許多人的駐足。
店門上方,則挂了一條橫幅,“開業促銷,全場連衣裙9.9元起”。自然,九塊九的隻有兩三個款式,大部分款式12.9~15.9,還有兩三款精品,帶着蕾絲邊的,則要19.9元。
這一批服裝,是蘇茉設計來打開知名度的,定的售價都不貴,每條的利潤大概在30%的樣子。
改革開放了,穿衣的管束也不像之前那麼嚴了,家裡但凡過得去的年輕女同志,誰手裡沒有兩條裙子?
再加上九塊九真心不算貴,百貨商店的連衣裙,款式看着一般般,還得十幾塊錢呢。
而蘇茉設計的這些款式,哪怕在後世,都不算過時,因此,路過的年輕女同志,就沒有不被吸引的。而一旦停下來,看到到橫幅,就沒有不進店的。而但凡進了店的,就沒有不買的。買的,又多是買的十幾塊錢的。
而女同志又天生愛分享,買了便宜好看的裙子,自然會穿出去跟同事們炫耀。
于是,一傳十,十傳百,不過一周的時間,新生活服裝店就在那一帶出名了,每天都有許多女同志過來買。
對于一些比較講究的女同志,覺得店裡成品的尺寸不太合身的,給個3塊錢手工費,還可以給你量尺寸定制。
這20款連衣裙,作為基礎款的,火個一兩個月,穿的人多了,熱度也就下去了。
所以,從第三周開始,蘇茉就讓店裡保持每周出兩三款新款的頻率,保持顧客粘性,保證顧客隔段時間過來,就能發現新款式。
新生活服裝店火了後,有些比較有遠見的個體戶,便找上門來,問能不能從這邊進貨。
蘇茉開服裝店,本來就是為了以後搞批發,不然光靠自己的店,可消耗不了多少。别人要進貨,她自然同意的,不過每款都得三個碼一起拿貨,拿貨價是售價的八折。
這個時期的服裝,都是小中大三個碼,大家都瘦,還沒到後世要加大,加加大的。
如此,零售加批發,到11月中旬,開店一個月,服裝店的銷售額,已經過了2萬元。6個制衣女工已經忙不過來了,蘇奕遠又趕緊再招了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