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閃婚軍官後,炮灰在七零開挂逆襲

第一卷:默認 第398章 出國了(修)

  李月娥被蘇茉說的有些心動,但考慮過後,還是決定留在陸家村。

  兒子兒媳都不在,她在羊城又人生地不熟的,如果不是一定要過去看孩子,那就不過去添麻煩了,省的親家做着生意還要顧及她。

  于是,對着蘇廷謙兩口子就是一頓感謝,并表示要是忙不過來,讓他們一定打電話過來,她立刻就過去。

  12号一早,蘇茉一家五口和張振,便出發去雙山市坐火車了。

  丁志誠沒跟他們一起,他請了二十天的假,還能在這邊再待一段時間。陪陪新婚妻子,順便幫嶽父嶽母幹點活,刷刷存在感。

  馬不停蹄的,一行人在14号下午坐飛機回到了羊城。

  一回來,蘇茉便忙活開了,除了準備出國東西,還得把家裡的東西給備好。

  蘇家在羊城的面點生意之所以那麼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的食材好。現在私人還弄不到大型的冷庫,蔬菜她沒辦法留,但糧食還是可以的。

  不然,從内到外東西都不一樣了,對生意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在出國前,她得把用量最大的小麥和黃豆給準備好。

  這些東西,在決定要去當交換生後,蘇茉就開始準備了,都已經催生好在空間存放着了,現在就是拿出來的問題了。

  出去打聽了幾天後,蘇茉終于在碼頭附近打聽到一個要賣的農家小院,偷偷買了下來,用來做倉庫。

  買好後,蘇茉把這段時間分批買的數百個麻袋拿出來,裝上催生好的糧食,在房内堆好,鎖好門窗。

  第二天,蘇茉便找了蘇奕遠過來,兄妹倆一起過去“收貨”。

  蘇奕遠到了小院,看着堆了好幾個房間的麻袋,倒抽了口涼氣:“小妹,你這是買了多少?”

  “小麥30噸,黃豆15噸,稻谷2噸。”

  他們現在每天大概要用面粉150斤,黃豆70斤。這個量,足夠他們用一年的了,甚至再開一個店也能支撐。

  大米用得少,這2噸是留着給家裡人吃,或者給員工發福利的。

  “這些麻袋都是150斤一袋的,小麥400袋,黃豆200袋,稻谷30袋。二哥,我們分開點一點,看齊不齊。”說完,便裝模作樣點了起來。

  蘇奕遠沒空感歎,見小妹已經開始幹活了,便趕緊開始清點起來。

  兄妹倆點了一會兒,确認數量沒問題後,蘇奕遠問:“小妹,你這一下子搞那麼多過來,沒問題吧?”

  他們雖然有批文,但對方一下子搞那麼多,很容易被查,說不定還得牽連他們。

  “沒問題,這批糧食不是從隊裡出來的,那些人買的時候,多買了幾船的貨。我們這批,是從那幾船中分出來的。”

  蘇奕遠松了口氣,但還是道:“小妹,下次别一下子買那麼多,容易出問題。”

  “可是,一次性買大量,能省很多的錢。”蘇茉道,“之前分批買,面粉一毛七一斤,黃豆二毛五。現在這批量大,小麥260塊錢一噸,黃豆420塊一噸。”

  蘇茉這報的價格,是根據國家的收購價和零售價來的。

  蘇奕遠一算,小麥一噸能省了80塊錢,黃豆一噸也能省80塊,加起來45噸,可就省了3600塊錢了。

  這還隻是目前隻有三間店鋪的情況下,等以後店鋪開多了,那能省的,就更多了。

  “他們這是通過船運來的?”蘇奕遠問。

  “對,他們有幾條小船,每天都會有貨到岸。”

  這附近就是碼頭,每天來往的貨船很多,晚上偷偷過來的就更多,蘇奕遠也沒懷疑。畢竟徐啟發的貨,多數也是走水路過來的。

  “那以後還是大批采購吧,不過這事危險,以後陸長征不在,你就叫我來。”萬一這要是被抓了,他進去蹲總比小妹進去好。

  “好。”蘇茉應。這些足夠他們用一年的了,等下次再買,她也回來了。

  “正好我想着雇幾個人,在鄉下養點雞鴨鵝,我找找關系,買個面粉機和碾米機,麥麸和米糠就有現成的了。”蘇奕遠道。

  他們做熟食,每天消耗的家禽可不少。現在現場除了農貿市場買,還通過二道販子在鄉下收購,品質不穩定,還是自己養好一些。

  确定好沒問題後,兄妹倆又鎖好門窗回去了,傍晚的時候,蘇奕遠就找了火車來,把糧食都搬到蘇茉在某德村附近的那個平房裡。

  碼頭這邊魚龍混雜,這麼多糧食放在這裡可不安全。

  糧食的事搞定,蘇茉又開始準備家裡的。

  先帶倆孩子去了百貨大樓,給兩人買了新衣服,又買了不少學習用品和一堆新出版的小人書。

  甚至還買了新出爐的雙缸洗衣機,240塊錢一台。

  回去後,蘇茉便教了兩小隻怎麼使用,這以後每天換下的衣服,就扔洗衣機裡洗就成,不用自己動手。

  忙完這些,蘇茉也差不多要出發了。

  這次選拔,國家一共選了3000名各行各業的優秀人士,将在半年内分批派往各國學習。

  9月初出發的,是第一批,去往西歐各國。

  國家對這次外派學習是十分重視的,哪怕目前外彙儲備奇缺,但還是特批了每人5000美元的标準。

  這5000美元雖然看着不少,但除掉學費住宿費這些,用來做生活費的部分,并不多。

  此外,為更好的展示國家的精神面貌,出發前,每人還會額外給發700元人民币的置裝費,讓大家買一些體面的衣服。

  畢竟出去就代表了國家,要是穿的太寒酸,丢的是我們泱泱大國的臉面。

  蘇茉領了置裝費後,去友誼商店買了一件呢子大衣,又從徐啟發那邊,買了兩條港城目前流行的顔色鮮豔的裙子。

  她一直穿的衣服,本來款式質量就不錯,不用再特意去多買。帶幾套換洗的,剩下的到了德國再買。

  蘇茉8月20号就要出發去京市,19号那天,一家人聚了個餐。

  飯後,蘇廷德給了蘇茉一個厚厚的信封,裡面裝了一疊花花綠綠的紙币。還有一個小袋子,裡面裝了幾條小黃魚和七八顆鑽石。

  “這些錢,都是你爺爺之前準備的,但過了二三十年了,也不知道那邊還用不用。你帶着,要是能用得上就用,用不上就算了。”

  “這小黃魚和鑽石你拿着,黃金是硬通貨,到哪都能用,你到了德國,找個地方換錢花。這鑽石,你二哥說現在挺值錢了,你也拿去換了。”

  “大伯,不用,我這邊有準備,不缺錢花。”她空間還有兩箱各個國家的貨币呢,總能找到能花的,不能的話,她手上也大把黃金。

  “拿着!這是大伯獎勵你的。雖說留學在咱家也不算啥新鮮事,但你們這一輩,你是第一個出去的,也算是光宗耀祖的事。”

  蘇茉:……大伯,你這誇贊,聽着味道有點怪啊。

  “國家給你們的錢,也就僅夠你們溫飽的,要想買點其他的,還得自己手上有錢。在外面,錢夠了才有底氣。東西你先拿着,在外面不用省着,别到時候回國給大伯買禮物都不夠錢。”蘇廷德玩笑道。

  “你大伯給你的,你就收着吧。”蘇廷謙開口。

  “行,那我拿着,謝謝大伯。”花不上到時候回來還給大伯就是。

  蘇廷謙也拿了個信封出來,“爸托人給你換了3000馬克,你到了那邊,該花就花。”

  雖說目前國家不允許私人換外彙,但羊城這邊,找找關系,還是可以換到的。目前人民币對馬克币的彙率,大概1馬克币能換2塊錢人民币,這3000馬克,也是花了蘇廷謙6000塊錢了。

  “好,謝謝爸爸。”

  蘇廷謙年輕時是去英國那邊留學的,英德法不少地方他都去過,便又給她叮囑了一些要注意的事情。

  深夜的時候,陸長征也回來了。他是特意趕回來的,風塵仆仆,眼裡都是紅血絲,估計好幾天沒怎麼休息了。

  蘇茉看到他,十分驚訝,“你怎麼回來了?”

  “你要出國,我怎麼也要回來送送你。”

  把東西放下後,陸長征去洗了個戰鬥澡,回來才抱着蘇茉不舍的道:“媳婦,你這還沒出國呢,我就開始想你了。”

  要一年呢,好久瞧不見媳婦,也沒法打電話,聽聽聲音都不行。

  膩歪了一會兒後,陸長征這才拿過剛提着的行李袋,從裡面拿出一個布包,打開一看,裡面是一把手槍和不少子彈。

  “媳婦,這外國不比咱們國家,這東西你收着,要是碰到危險,用得上。”這也是他特意回來的目的之一。

  說完,陸長征又給蘇茉演示了一遍怎麼用,這才讓她把東西收進空間。

  “你們那邊現在情況怎麼樣?”蘇茉問。

  陸長征搖頭,“不太樂觀。”

  蘇茉歎氣,看來是沒法避免了,還是必須得打仗。蘇茉囑咐了陸長征讓他一定小心後,夫妻倆便睡了。

  第二天,樂樂瞧見陸長征回來,十分開心,不過也就開心了一會兒,沒一會兒又低落了。

  親爹回來了,可沒一會兒,親媽就要走了,這一走就得一年。雖說他也明白媽媽去外國學習是好事,要支持,可還是怪想的。

  20号上午,蘇茉在一家人的目送下,和粵省二十幾個第一批出國的留學生,一起登上了去京市的飛機。他們要先去京市的語言學院,進行為期十多天的培訓。

  主要培訓一些出國留學需要注意的事情,比如國際國外形勢,國外的紀律法規,民俗人文,還有一些留學的相關規定。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國外的生活常識。比如,在國外,不能用報紙來擦屁股,會堵塞馬桶;有些服務,可能需要給小費;如何使用熱水器;如何點餐等等。

  畢竟出去後,留學生代表的就是國家的顔面,要是鬧出各種笑話,丢的可是我們泱泱大國的臉面。

  等蘇茉乘坐的飛機起飛後,樂樂眼圈瞬間紅了。不過小小夥要面子,不想在衆人面前掉金豆子,便強忍着。等下午陸長征也離開回前線後,終于忍不住回房偷偷哭了起來。

  安安見他哭,便去安慰他。

  “姐姐,我們好像小白菜哦。”樂樂可憐兮兮的。樂樂雖然遠比同齡孩子獨立,但終究還是個孩子。

  安安雖然情感比較淡漠,但挺長一段時間見不到母親,她心裡也挺難過的。

  “别瞎說,外公外婆二舅舅他們都在,媽媽也就去一年而已,很快就過去了。爸爸不也說了,他有空就會回來的。你不是喜歡聽神話故事嗎?我給你講講……”

  安安把她上一世聽到過的一些事,稍微包裝變換一下,講給樂樂聽,很快就把他的注意力給吸引過去了,也不emO了,開始樂呵呵聽起來。

  蘇茉他們到了京市後,便直接到語言學校培訓去了。他們這一批,一共加起來有一百多人。

  蘇茉這種本身就是外語專業的還好,隻要了解一下目标國的情況就行,那些不是語言專業的,還得額外再培訓語言。

  培訓是按目标國來分班的,這一次去德國的,有28人,全部都是去往西德的。

  我國與德國建交早,在這之前,也有派遣留學生前往德國學習,但大多數都是去的東德,西德隻有兩三個人。這,還是首次往西德派遣那麼多留學生。

  這28人中,有10人本身就是德語專業的,過去做一年的交換生,剩下的18人,則是兩年的留學生。中大德語專業,這次也派了兩個人,一個是蘇茉,另外一個是班長裴明輝。

  裴明輝比蘇茉小兩歲,家裡大部分人都在外交部工作,算是家學淵源,

  去往德國的帶隊老師有兩個,一個是中大的德語老師費力克斯先生,另外一個也是老熟人,顧老師顧望亭。

  費力克斯本身就是西德人,那裡是他的母國,由他去跟那邊的高校溝通一些事情,會更方便。再加上,他來中國後,已經有兩年多沒回國,正好趁機回去陪陪家人。

  顧老師顧望亭則是之前就在德國留學過好幾年,德語流利,對那裡也熟悉。再加上,費力克斯畢竟是外國人,一些生活的事情沒法跟國内的留學生共鳴,還是得有一個人去處理這些事情。

  基本上,兩位帶隊老師的分工,費力克斯主要處理對外交流的事,顧望亭主要處理對内管理的事。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