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373章 馬小娟的難處
考完第二天,馬小娟就收拾行李,帶着兒子回娘家去了。
馬小娟的兒子已經八個月了,養的虎頭虎腦胖乎乎的,長了幾顆牙,已經會爬了,每天咿咿呀呀的要學說話,正是好玩的時候。
她下鄉這麼些年,就回過兩次家,一次還是與陶培勝結婚的時候。如今考完了,自然得回去一趟,她爸媽還沒見過外孫呢。
馬小娟走後,趙大娘抹着眼淚問陶培勝,“陶娃子,小娟是不是不喜歡我在這,所以才回娘家的?”
不然男人在這,不年不節的怎麼就回娘家了?
陶培勝頭大,“大娘,不是,你怎麼會這麼想?小娟下鄉6年了,總共也就回過兩次家,這考完了有假可不得回一趟?孩子姥姥姥爺還沒見過孩子呢,總得帶回去見見。”
“真不是因為我?”趙大娘問,然後又倒起苦水來,“陶娃子,小娟應該就是嫌棄我。你看她在這住了快一年了,臉上一天能見着幾個笑?”
比起愛笑的陶培勝,馬小娟臉上的笑容确實少一些,但也絕對沒有黑着臉。隻是趙大娘敏感,總認為馬小娟嫌棄她。
“大娘,你想多了。小娟那是學習壓力大,又得帶孩子,累着了。大娘,你不知道那大學有多難考,幾萬人考呢,才錄取幾十萬,小娟也不容易。”陶培勝盡力替趙大娘寬心。
陶培勝真是後悔當初沒有聽他媽的勸,每月按時寄錢寄物,再就近再找個人照料,不該把人接過來。
跟一個敏感又習慣性悲觀的人相處,實在是太累了。他一個人的時候還好,自從他結婚後,大娘就更敏感了,時不時就抹眼淚,覺得小娟嫌棄她。
要不是他清楚自己愛人的性格,還真會認為她暗地裡怎麼她了。
馬小娟這人性子爽朗,是不會背地裡搞什麼陰謀詭計的,而且做人做事也大方,是十分好相處的人。
如果是親媽,他非得怼她一頓不可,偏生又不是,他真是一句重話都說不得。
馬小娟是隔壁省通市人,回家坐火車兩天多的時間就行。馬小娟先回了趟哈市,在婆家住了兩三天,這才帶着孩子回了娘家。
到了娘家,馬小娟就跟她媽媽吐起了苦水,她真是快憋死。
“媽,你都不知道我這一年過的什麼日子?我實在是快憋壞了。”
“怎麼了?陶培勝給你欺負你了?”這女婿看着是個好的,難道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不是,他沒敢欺負我。”
“那是你婆婆給你氣受了。”
馬小娟擺手,“也不是,我婆婆一年都見不了一次面,能給我什麼氣受。是那個趙大娘。”
“她?”馬母愕然。那個小老太太,靠她女婿養着呢,還敢欺負她閨女,這還有沒有天理了?
“她一個離鄉背井的老太太,就靠培勝養着,你還能讓她欺負了去?你什麼時候變成這麼慫了?我之前教你的都白教了?”馬母有些恨鐵不成鋼。
“哎呀,不是,你聽我說。她要是真欺負我,那倒是好解決,關鍵是人家好像也沒欺負我。”
“這趙大娘吧,人敏感的很,每天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總認為我在嫌棄她,會把她趕出去。我但凡哪次跟她說話沒帶着笑,她轉頭就要抹眼淚,認為我給她甩臉子。”
“天地良心,我馬小娟是這麼苛刻的人?不說她是烈屬,就是沖她偶爾會幫我看孩子,我也不能給她甩臉子,更何況還是趕她出去。”
“偏生她就想不明白,我和陶培勝跟她說過好幾次都沒用,人就是堅定的認為我嫌棄她。”
“要不是陶培勝信我,我們倆隻怕都得天天幹仗。”
“你是知道我脾氣的,這要是換了其他人,我錘不死她。”
“偏生她兒子救了陶培勝,我在她面前,連句重話都不好說,不然就是忘恩負義。我跟她說話,時刻都得注意着,自己是不是帶着笑。我可真是太累了,過得太憋屈了。”
“你說,一個人哪能沒點情緒?誰能天天嘻嘻哈哈帶着笑呢?”
馬母聽完,沉默了。她是醫生,在醫院真是看多了各種陰暗事。
這老太太難道是想挑撥她女兒和女婿之間的感情?如果她天天告狀,一年兩年的,女婿能信女兒,三年五載的,女婿還能這麼堅信嗎?
“她有沒有跟你們說過,想接什麼親戚之類的過來?”馬母問。
馬小娟搖頭,“沒有。聽培勝說,她的親人在災年的時候,都死光了,隻剩一個兒子了,後來還犧牲了。”
這也是為什麼當初陶培勝會堅持把她接過來的原因,老太太在那邊是一個親人都沒有了。
而且,那邊鄉下還傳趙大娘命硬,把所有的親人都克死了,鄉親們大都避着她,她在那邊鄉下的日子也不好過。
馬母聽完馬小娟說的,有些摸不準了。
難道老太太真是因為沒有其他依靠了,心裡害怕培勝他們也不管她了,這才時時盯着?
“要不你試着嘴甜一點,平時多哄着她點?”
“哎呦,媽,你可真是我的親媽,盡給你親女兒找事。你是知道我的,我這人吃軟不吃硬,她越想我哄着她,我還偏就哄不了了。我心裡也憋着氣呢,嘴哪裡甜的起來。”
“這培勝都把人接來了,按她這性子,你們也不敢把人送回去。這怎麼都要處,她一大把年紀了改是不可能的,你再不改,這日子還咋過?”
“不用改,很快就不用處了。我這次高考我覺得考得不錯,到時候我上大學去了,就不用跟她相處了。”
“趙大娘這人,心地不壞,就是難相處。”馬小娟感歎。
馬母瞪了她一眼,“上學總有放假的時候吧?畢業了呢?難道你還想分到其他地方去,跟培勝分居兩地?”
為了一個外人,搞得夫妻倆分居兩地,那才是天大的傻事。
看來,她得跟親家母說說這事,得想個好的方法才行。
有些話,孩子們不方便說,她們這些當長輩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