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435章 番外之王翠梅
1984年,是大事頻發的一年。
全國經商潮在這一年開始爆發,“下海”成了全民熱詞。
聯想、海爾、萬科、TCL等許多後世知名的企業,都在這一年誕生。這一年,被後世稱為華國現代公司的元年。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是這年最響亮的口号,也是最能體現改革開放精神的口号。
這一年,居民開始有了身份證;鐵道兵也在這年退出舞台,集體轉業并入鐵道部。邊境作戰依舊在繼續,大閱兵激起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
一首《我的中國心》更是紅遍大江南北,唱出了全世界炎黃子孫的心聲。
港城問題也在這一年得到了解決,中英雙方正式簽署了聯合聲明。
在這個生機勃勃又野蠻生長的年代,許多事情在不知不覺發生着轉變。
本以為會一輩子單身的蘇奕遠結婚了,認為嫁一個人就是一輩子的王翠梅,卻離婚了。
事情還得從幾年前,鄭國盛父母過來後說起。
當年,老兩口過來後,得知王翠梅的工作一個月有60塊錢,動了讓老家的幾個兒孫也過來的上班的心思。鄭國盛不願意去說,老兩口便自己找上了陸長征。
那時,鄭國盛寫信舉報蘇家生意的事,已經被陸長征知道了。别說他不插手嶽家的生意,就算能,他也不會給攪屎棍的家人行便利,當即二話不說拒絕了。
甚至還把話說的模棱兩可,說什麼這事得聽鄭國盛的意見,他要是真擅自安排了,那是得罪人的事。
在沒什麼文化的老兩口和鄭小弟聽來,就是鄭國盛怕家裡的兄弟比他有出息,超過他,影響了他在家裡的地位,讓陸長征不要給他們安排工作。
陸長征本是不屑做這種背後挑撥的事的,但鄭國盛實在太惡心了,總喜歡背後暗搓搓搞些小動作,他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先給他使些小絆子惡心惡心他,等以後找到機會,再光明正大收拾他。
果然,鄭老漢回去後,就去找鄭國盛說了。鄭國盛在聽到他們去找了陸長征後,當即就炸了,覺得他們丢了他的臉,父子倆吵了一架。
鄭國盛此時也顧不上王翠梅的事了,隻想趕緊把他爹娘給送回去,免得他們繼續在這裡丢他的人。
但請神容易送神難,鄭老漢和鄭老婆子來之前,就在村裡把牛皮吹出去了,說他們是去羊城享福了,怎麼肯回去。
不管鄭國盛怎麼說,老兩口就是不聽,說多了,就去管理處那邊哭訴鄭國盛不孝。
最終,鄭國盛也隻能妥協,老兩口留了下來,隻有鄭小弟回去了。
鄭家幾兄弟一脈相承,骨子裡都是自私的。
鄭小弟因為沒得到工作,恨上了鄭國盛。回去後,掐頭去尾的給其他兩個哥哥好一頓說。
于是,鄭國盛家裡的兩個弟弟也恨上了他。
三兄弟四處去跟人說,再加上有吹牛皮的成分,最終,在老家流傳的說法,就成了鄭老漢鄭老婆子去了羊城後,在私人那裡,給家裡的幾個兒子和孫子都找了月薪60塊錢的工作。但鄭國盛怕弟弟們出息了,影響他在家裡的地位,就給攪黃了。
本來,鄭國盛在老家那一帶,是最出息的一個,這麼些年風評一直很好。
被這一鬧,名聲立刻變了,許多人都感歎知人知面不知心。
鄭國盛從其他親戚那裡聽到後,差點沒氣死,打電話去給弟弟們說,但沒一個人鳥他。
回去給爹娘說,讓他們去給他澄清澄清。但鄭老漢鄭老婆子本就對鄭國盛要趕他們回去不滿,又想着看能不能借這個事,逼老大去跟人談,把工作給落實了。
到時候,其他兒孫過來,他們有了其他退路,就不用時時看老大臉色了。
雙方談不攏,又是一頓吵。
那段時間,鄭家仿佛戰場一樣,幾乎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鄭國盛在家屬院經營的好名聲,也受了不少影響。
鄭國盛自然也去找了陸長征,罵他挑事。陸長征把當時的原話一說,一句“我實話實說,是你爹娘理解錯”就打發了他。
鄭國盛也沒有辦法,畢竟人似乎也沒說錯什麼,是他爹娘自己想歪了。
這還不算,鄭老漢兩口子以前在老家“土皇帝”當慣了,剛來的時候還好,時間長了就原形畢露,說話行事開始嚣張起來,得罪了不少同來随軍的老頭老太太。
那些老人回去跟孩子一說,那些人自然不會對老人家做什麼,便把賬都算在鄭國盛頭上。
鄭國盛本來被家裡的事攪得心煩,工作上又被人針對,一不留神,就出了好些錯,受了個處分。
本來鄭國盛能力就不出衆,無功無過,熬一熬,再過個幾年可能也還能再升一級。如今受了個處分,前途很大可能就止步于此了。
鄭國盛後來知道是他爹娘得罪了人,才讓他被人針對,氣得不行,便開始管束起老兩口的言行來,與父母的關系就更差了。
與鄭國盛事業上的失意不同,王翠梅的事業可謂是春風得意。
王翠梅本來口才就不錯,又是個膽大的,不然之前也不敢去做二道販子。
在食鋪又開了新店後,蘇廷謙便把王翠梅調去新店做售貨員。
售貨員雖然底薪比較低,但有提成,王翠梅去的那個新店位置又好,是新的開發區,外企和來往的工人多,生意十分的好。剛調過去那個月,工資就七十多塊了。
随着那邊人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好,又加上漲薪,不過兩年,王翠梅的工資就超過了鄭國盛。
對鄭國盛那種人來說,這絕對是奇恥大辱,不能容忍的。
于是,鄭國盛又開始作妖,陰陽怪氣的諷刺起王翠梅來,時不時就挑刺,打壓她。本來因為要和父母對抗有所緩和的夫妻關系,又重新惡劣起來。
王翠梅這麼些年,見了不少世面,思想早就跟之前當家庭主婦時不同了,自然不可能受他打壓,夫妻倆也是時常吵架,甚至還動過離婚的念頭。
後來,王翠梅大兒子處了對象,女兒到了高三,小兒子也到了初三,都是關鍵時刻。
為了孩子們的前途和将來,王翠梅不得不軟下來,對鄭國盛多有忍讓。想着忍一忍,這一輩子也就這麼過了。
然而,鄭紅霞的高考失利,徹底引爆了王翠梅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