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閃婚軍官後,炮灰在七零開挂逆襲

第一卷:默認 第263章 見領導了

  陸長征的難過與自責,蘇茉看在眼裡,但也沒法說什麼來安慰他,隻能在背後默默支持他的決定。

  在生命面前,任何語言都是蒼白的。

  那兩位犧牲的烈士,其中一人還來家裡吃過飯。一個樂觀帥氣的小夥子,也就22歲,還沒結婚,這麼鮮活的生命,說沒就沒了,親人的悲痛可想而知。

  回來後,陸長征對隊員的訓練更嚴苛了。把他們以後可能會面對的場景一個個列出來,跟部隊申請場景模拟,一項項進行針對性訓練。

  作為隊長,他要對每一個隊員的生命負責,盡量每一次帶出去的人,都完整的帶回來。

  這些人,都是各基層部隊選出來的尖兵,再通過層層考驗篩選出來的。國家花了大力氣培養,每犧牲一個,對國家都是巨大的損失。

  于是,回來後,陸長征就更忙了,早出晚歸不說,有時甚至好幾天都不見人影。

  樂樂有些奇怪,問蘇茉,“媽媽,這次的壞人不厲害嗎?”

  “什麼?”蘇茉不解。

  “之前爸爸出去,都要很久才回來,這次好快就回來了。”

  之前,陸長征出去訓練或做任務,蘇茉都跟兩小隻說爸爸出去打壞人了。

  所以,在樂樂的小世界觀裡,陸長征消失好幾天又回來,也是出去打壞人了,隻是這次的壞人不厲害,爸爸很快就回來了。

  聽了樂樂的解釋,蘇茉失笑。

  “不是壞人不厲害了,是爸爸他們變厲害了。”蘇茉在樂樂面前給陸長征樹立形象。

  樂樂顯然有些不信,私下裡偷偷問安安,“姐姐,爸爸他們很厲害嗎?”

  “嗯!他們是英雄。”安安給予肯定的回答。

  願意用血肉之軀保護一方百姓的人,不管能力如何,都值得被尊敬。

  她已經越來越喜歡,也越來越融入這個地方了,雖然這裡人壽數不過百歲,看着也很貧瘠,但她還是覺得比滄瀾界好。

  或許,是因為她在這裡,終于過上好日子了吧。她的父母親人,都是正直良善的人,也都對她很好。

  2月中旬的時候,蘇茉在《科學通報》上,看到了一封特别的感謝信。

  通報複刊後,蘇茉便開始關注農業方面的論文,了解了當下的水平後,便把自己之前學習到的知識,結合當下,給幾個農研院的大佬寫了匿名信。

  她也不清楚這些大佬會不會看,隻能廣撒網,多寄幾個人。

  其中有一名大佬看了她的信,采用她建議的方式,研究取得了極大的進展。因為蘇茉是匿名寄的,大佬不清楚她是誰,便特意在他發表的論文末,附了一封特别的感謝信。

  而他這篇論文的署名,除了他自己外,還加上了“匿名愛國人士”。

  蘇茉看到後也很高興,至少她的努力沒白費,能為國家解決糧食問題出一份力。

  之前在陸家村,那邊雖然隻種一季,但是肥沃的黑土地,糧食産量高,沒覺得糧食問題有多嚴峻。如今到了南方大城市,才知道糧食的艱難。

  南方雖然是種植兩季,但這邊土地貧瘠,糧食産量很低,吃不飽那是常态。許多農民,常年都是吃地瓜和木薯那些,逢年過節才能吃頓大米飯。

  城裡每月買糧,那也是一項十分累人的活,孩子多的,那都是得勒緊褲腰的。

  更何況,我國這個時期工業不發達,正是靠出口農副産品換工業設備的年代。

  中下旬的時候,蘇茉跟着中心領導,坐飛機去了京市,作工作彙報。

  出了機場,蘇茉就明顯感覺到,京市的氛圍似乎比她第一次來的時候,更緊張了。

  在飛機上的時候,葉文濱也跟蘇茉說了,京市不比羊城,讓她到了那裡,一定要謹言慎行,别亂說話。

  一群人前兩天是在對外貿易部給那邊的領導作彙報,蘇茉作為交易員代表,也給領導彙報了她的總結的交易心得,雖然這些東西,她早就以書面的形式,給領導們做過彙報。

  第三天,一群人去上面做最終的彙報。

  蘇茉十分緊張,手心直冒汗,能見到心中萬分敬仰的人,那種感覺,沒法用文字形容。

  領導十分和善,聽完大家的工作彙報後,還和大家聊了會兒天,關心大家的生活。

  在問蘇茉的時候,領導忽然道:“我認識你祖父,他是一個讓人敬佩的人。你們一家都很好,國家不會忘了有功之士。”

  蘇茉忽然有些淚目,她們一家受到的不公,原來有人知道。

  “是,我會好好工作,為國家做更大的貢獻。”

  領導微微一笑,又把話題轉到其他地方。

  蘇茉能理解領導的難處,他們一家能這麼順利的到羊城,估計後面也少不了領導的助力吧。

  蘇茉一行在京城也就待了4天,第四天上午,就坐飛機回了羊城。

  到了羊城,蘇茉感覺領導和葉文濱都同時松了一口氣,畢竟京市的氛圍,實在是有些壓抑。

  那些人又開始各處搞事情,到處都要謹言慎行。

  外貿中心這邊,有領導關照,還算平穩,但也受到一些波及。除了之前一周兩次的政治學習任務變成了每天一次,還收到了大量外商的投訴。

  去年秋交會簽了許多訂單,本來交貨期就緊,被這樣一鬧,工廠生産力跟不上,不能如期交貨,外商自然不幹。

  有些本身就是季節性産品,趕不上趟銷量自然就得大打折扣。外貿中心這邊隻能盡力協調,盡量幫助工廠把損失降到最低。

  畢竟簽了合同,違約可是得賠償的。

  有些鬧的兇的工廠,賠了違約金後,不說賺錢,反而得倒貼,大大打擊了廠家出口的積極性。

  這對外貿易的局面剛打開一些,就又受到了沖擊。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