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閃婚軍官後,炮灰在七零開挂逆襲

第一卷:默認 第438章 番外之陸家

  1983年,黑江省開始分田到戶。

  陸家村大隊也在這一年分了田地,村裡的集體副業也承包給了個人。

  同年10月,政府發布了《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紅旗公社在1984年改為紅旗鄉政府,大隊也跟着取消。

  陸家村大隊又重新更名為陸家村,大隊長陸保國成為村長,陸清安則為村支書。

  不過,陸清安在新任命下達前,跟鄉政府請辭了。

  之前擔着支書一職,肩上有責任,他不敢離開大隊。如今大隊的田地都分到戶,副業也承包給個人了,村幹部在村裡作用也不大了,誰當都一樣,他也可以卸下擔子了。

  這幾年,他在報紙和新聞聯播上,時常看到改革開放的内容。奈何紅旗公社一個小地方,感受不大,他早就想去看一看了。

  如今有機會卸了擔子,他要趁着身子還硬朗,去外面走一走,見一見世面。

  于是,秋收結束,糧食都曬好收入庫後,陸清安交代老大老二家幫忙照看着,和陸伯鳴、李月娥一起,一家三口踏上了南下的列車。

  李月娥前幾年都在唐市幫陸小蘭帶孩子和看店,隻寒暑假的時候才回陸家村。今年丁樂風上托兒所了,地又分田到戶了,這才擱家裡待着,不然地光靠陸清安一個人種不來。

  三人去的第一站,是京市。

  去年,陸國棟和陸愛芹都考上了大學,陸國棟是一本,陸愛芹二本,報的都是京市的學校。

  今年,安安樂樂也以13歲的年紀,被著名大學少年班錄取。安安進了有軍中清華之稱的軍校,樂樂則是去了華清大學的少年班。

  第一次出來,陸清安想先去京市看看孫子孫女,然後去閨女家瞧瞧。

  陸清安出來的時候,給陸小蘭和陸長征都打了電話。

  陸長征提前安排了人給他們買了從雙山市到哈市的卧鋪票,到了哈市,馬小娟和陶培勝兩口子來接的人,招待他們在哈市住了一晚,第二天又幫他們買了去京市的機票。

  馬小娟也是個細心的,擔心幾位老人沒坐過飛機害怕,自己也買了票,親自送他們到京市。

  馬小娟這些年跟着蘇茉做服裝生意,賺了不少,資産有小幾十萬了,服裝店也開了五六家。

  對蘇茉,馬小娟是打心底裡感激的。

  這要不是蘇茉當初拉上她一起做生意,她指定大學畢業後就找關系分配去清溪縣了,在那小縣城苦哈哈的熬資曆,領着固定工資呢,哪有如今的舒坦日子。

  去年,在她和公婆的努力下,陶培勝也調哈市機關來了,不用再在山裡守着那金礦,他們一家三口也結束了兩地分居的日子。

  馬小娟有錢,這些年聽了蘇茉的建議,在哈市也置了不少物業。

  手裡有房子,自然不用跟公婆同住,就是趙大娘,馬小娟也專門給她安排了一個住處,還找了個保姆專門照顧她。他們兩口子,隔幾天去看一次。

  摩擦少了,日子自然就沒了。對于如今的生活,馬小娟是十分滿意的。所以對引導自己過上這種日子的蘇茉的家人,自然十分關照。

  到了京市,陸小蘭和丁志誠兩口子來接機。丁志誠借了單位的車,載着一行四人,直接去了他們在京市的家,前兩年買的一進的四合院。

  丁志誠的單位在京市,他工作又比較忙,大部分時間都待在這邊。京市住房緊張,丁志誠的單位給他分的房子不過是個單身宿舍,陸小蘭他們過來的時候有點住不開。

  後來服裝店賺了錢,夫妻倆一合計,便在京市買了套一進的四合院。四合院大概300平的樣子,正屋廂房加起來一共八間房,一家子住是綽綽有餘。

  馬小娟看了覺得挺不錯,她這些年跟着蘇茉,也偏愛置業,心裡也盤算着在京市也買一套這樣的。

  “小蘭,你這四合院看着不錯,買了多少錢?”

  “我這個是前兩年買的,花了7800塊。”陸小蘭答,“不過現在漲價了,我前兩個月又買了套差不多的,位置還沒這邊好,花了11000塊。”

  馬小娟“啧”了一聲,“漲得這麼快。你前兩年怎麼不多買兩套?”

  馬小娟和陸小蘭是同期做服裝生意的,前兩年馬小娟都賺了近十萬了,以為陸小蘭跟她也差不多。

  陸小蘭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不如你有做生意的天分,賺的不多,那時的錢,隻夠買一套的。”

  陸小蘭和丁志誠兩口子更喜歡自己的本職工作,開服裝店對他們來說,更多是一個副業,在生意上花的心思并不多。開服裝店到現在也有5年了,也隻兩家店。

  更何況,唐市是災後重建的,整體經濟不如哈市,銷量自然也比不上那邊,賺的不如馬小娟多。

  “怎麼?小娟你想買?”陸小蘭問。

  “嗯,我看你這四合院不錯,也想買一套,到時候要是來了京市,也有地方落腳。”

  “今年房源多了很多,我聽我三嫂說,許多人賣房出國的,我明天陪你去房産中介,你把需求跟他們說,他們會給你推薦合适的。”

  84年起,國内開始掀起一波留學潮和移民潮。

  次日,陸小蘭先把馬小娟帶去了房産中介,此後再帶着三位老人,去了侄子侄女們的學校。

  最先去的,是華清大學。樂樂年紀最小,華清又是最頂尖的學府,大家便先去了那裡。

  這兩年,來我國的人越來越多,為了保護這些最優秀的學生,華清十分重視校園安全,外來人員沒有手續是不允許進去的,一行人到了門口便被門衛攔了下來。

  陸清安趕緊跟門衛說他們是來看孫子的,并報出樂樂的大名,說是少年班的。

  華清少年班是今年剛創辦的,招收的那十幾個學生本就全校矚目。

  尤其是樂樂,年紀最小,偏偏又長得帥,衣着又時髦,一看就是家裡條件好的,關鍵還聰明,對數學物理這些,有極高的天賦。進校不足半月,就成了學校的名人。

  門衛一聽他們是陸晏河的親屬,态度都好了許多,讓他們在門衛處先等着,他讓人去幫忙通知。

  樂樂此時正在研究某道難題,聽生活老師說他家人在校門口等他,以為是蘇茉來看他了,趕緊丢了題目,樂颠颠的往校門口跑。

  【PS:清華大學少年班是1986年創辦的,本文因為高考時間往前寫了,少年班創辦的時間便往前提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