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閃婚軍官後,炮灰在七零開挂逆襲

第一卷:默認 第84章 海市來的包裹

  李月娥回去後,趕緊去陸伯鳴屋裡,把野山參給他含上。

  夫妻二人回了屋,陸清安低聲道:“剛才老大家和老二家也過來看爹了,這野山參的事,都先别說,就我們幾人知道就行。”

  李月娥點頭,“我知道。”

  說了,就怕老二家那個回去跟她娘家說,以趙九香那見不得人好的碎嘴個性,隻怕不用兩天,整個大隊都知道了。

  别到時候被某些紅眼病的人一鬧,這野山參還得交工,那爹可就沒得用了。

  另一邊,蘇茉把野山參洗幹淨,直接收入空間。别人要想保持野山參的活性或許不容易,對她來講,可就太簡單了,收進空間再拿出來跟剛挖的沒什麼兩樣。

  弄完,蘇茉把剛才那個罐子的土松一松,拿出兩粒野山參的種子,用異能開始催生,很快,兩粒野山參種子,就變成兩株三花葉的植株。

  蘇茉把瓦罐搬回卧房的角落,拿東西擋了擋,偶爾搬窗邊曬曬陽光就行。

  晚上沒事幹,蘇茉又開始醞釀她的文學創作,不管那批稿子行不行,總還是要創作些新貨的。

  第二天,蘇茉起床随便吃了點餃子,把菜地的麥稈掀了後,切了片參片,就到陸家去了。

  見到蘇茉,陸清安兩口子一臉喜色,李月娥拉着蘇茉小聲道:“你爺今早吃雞肉了,一整隻雞腿都吃下去了。”

  這前幾天都隻能進流食,可不是吓人的很,現在能吃得進肉了,說明就開始好轉了。

  蘇茉進去看了陸伯鳴,老人家雖然還是精神不濟,但不像昨日那樣,一直睡着了,此刻正靠坐在炕上休息,生機也明顯強了很多。

  見到蘇茉,陸伯鳴笑了,“小茉,爺爺謝謝你。”

  能活着,誰又想死呢?他還有太多想做的事沒做呢。

  蘇茉擺手,“爺,不要這麼說,這參片你含上,沒味了就嚼了吃了。”

  蘇茉把用紙巾包着的參片遞給陸伯鳴,陸伯鳴接過後,就直接放嘴裡。

  陸伯鳴又坐了會兒,陸清安就扶他躺下了,三人也沒打擾他休息,出去各自忙活了。

  陸清安夫婦依舊上山去打柴,蘇茉則騎了自行車到公社去了。昨天交公糧最後一天,她今天去把梨和蘑菇醬給庚長青送去。

  蘇茉先去公社郵局把給楊素雲的回信給寄了,結果發現竟然有她的包裹。蘇茉本以為是陸長征寄的,簽收的時候發現竟是海市來的。在外面蘇茉也不好拆,隻能帶着疑惑把包裹先綁自行車上。

  蘇茉這次去找庚長青,倒不用通報了,一樓的幹事讓她直接上去就行。

  蘇茉提溜着半筐梨,直接上了三樓,等秘書通報了後,蘇茉這才進去。

  庚長青此時正看報表呢,見蘇茉拎着個筐進來,挑了挑眉。

  “庚叔叔,上次那梨,我給你買了半筐,給你送來。”蘇茉笑眯眯的。

  “行,多少錢?”庚長青問,那梨确實不錯,北方又幹燥,多吃點梨也好。

  蘇茉擺手,“不用,上次給的錢還沒花呢。”

  庚長青一想,這丫頭最近手上的錢确實不少,也就沒揪着,下次再給就是,省的她手上錢多,一下子給花光了。

  庚長青起身接過筐,見那上面還有個罐子,問:“這是什麼?”

  “我做的蘑菇醬,給你吃飯的時候拌飯吃。”

  庚長青笑了,這丫頭竟然還會做蘑菇醬,也是新鮮了。便拿了起來,擰開。瞬間,一股勾人味蕾的香氣撲鼻而來,庚長青都不自覺咽了咽口水。

  “你什麼時候竟會做飯了?”庚長青驚奇。

  蘇茉傲嬌的哼了哼,“這幾年學的,女大十八變,我現在會的東西可多了。”反正庚長青也幾年沒見原主了,會些什麼他也不清楚。

  庚長青目光有些晦澀,笑了笑,道:“是啊,女大十八變。”

  “東西送到了,那我就先撤了,不打擾庚叔叔你工作。”

  “行,去吧。”庚長青擺手。

  蘇茉走後,庚長青起身走到窗邊,望了一會兒,忽然自嘲的笑了笑。然後轉身回到辦公桌前,重新開始工作。

  到家後,蘇茉把包裹拆開,把東西都拿出來。有一包大白兔奶糖,一塊卡其色的燈芯絨布料,兩個梅林牌午餐肉罐頭,兩袋奶粉,還有兩罐海市牌雪花膏和頭油,以及一個信封。

  蘇茉趕緊把信封拆開,裡面除了信之外,還有一張大團結。

  蘇茉打開一看,信是莫玉蓉的好友鄭玲寫的,說她從楊素雲那裡問到了蘇茉下鄉的地址,給她寄了些東西來,讓她有什麼需要就給她寫信,她會買了寄來。

  蘇茉有些驚訝,沒想到鄭玲竟會給她寄東西。他們家的情況,熟知的人,多少都會跟他們保持距離的。

  同時又有些感動,這年代,有情有義,知恩圖報的人還是有的。直接寄東西來,可比寫信安慰幾句有誠意多了。

  蘇茉決定過幾天去跟莫玉蓉确認一下,看這鄭玲是否真可信。她手上還有許多海市的票,到時可以把錢票寄過去,讓她幫忙買東西或換成全國的通用的票。

  鄭玲也是個苦命人,她丈夫當初意外身故,但卻因小人作梗,沒有得到應有的賠償,留她一個人艱難的拉扯着四個小孩。

  蘇仲黎知道後,便資助了他們一家,在離世時,還交代蘇廷謙,在她孩子長成人之前,不要斷了這份資助。

  因着這一層關系,莫玉蓉跟鄭玲又是工友,兩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鄭玲逢年過節的,也經常做了好吃的,給蘇家送來。

  如今,鄭玲算是苦盡甘來了。四個孩子,除了最小的還在念高中,其他三個都算有出息。老大在革委會,老二跟她一樣在食品廠,老三在紡織廠。

  類似鄭玲這樣的家庭,蘇仲黎還資助了許多。雖然這些人可能都不在高位,但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智慧。蘇廷謙兩口子能從海市全須全尾的離開,這些小人物就出了不少力。

  隻能說,蘇仲黎真的是一個極有遠見的人。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