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380章 食鋪開業+馬小娟到羊城(修)
在陸鳳芹等候當兵的時候,遠在羊城的蘇家食鋪也開業了。
開業當天,蘇奕遠特意聯系了舞獅隊,在上班高峰期,在店門口舞了大半個小時。一時間,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又有精彩的舞獅,真真是賺足了眼球。
凡是路過的,都會停下來瞧上那麼幾眼。蘇家食鋪,就這樣被附近的工人們記住了。
舞獅是粵省的一個傳統,動蕩年間被禁止了,運動結束後,風氣放開,又被舞獅傳人漸漸拾起。
隻是被禁锢久了,許多事情,大家都在觀望,不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舞獅隊重新練起也有一年多了,一直沒什麼機會可以出去展示。蘇奕遠去聯系的時候,舞獅傳人一口就答應下來,甚至連錢都沒要。
但蘇家也不是貪便宜的,談成後,蘇奕遠便給包了10塊錢紅封。
舞獅隊也知道機會不容易得,開業那天,舞得格外賣力,把壓箱底的本事都拿出來了,展示了不少絕活,引了許多人停下來觀看。
一時間,食鋪門口那是圍得水洩不通。
不過,都是看熱鬧的多,買東西的少。真正旺起來,是在夜班工人下班後。
夜班工人一般是8點下班,這收拾收拾出來,經過食鋪門口時,已經八點一二十分了。
這時舞獅隊已經撤了,但熱鬧的痕迹還在,蘇奕遠又拿了個大聲公在那裡喊“新店開業,買二送一”,一些家庭條件好又好奇的,便會停下來。
雖說廠裡也有食堂,但吃來吃去,都是那幾樣,有條件的,還是會在外面打打牙祭的。
兄妹倆也是懂做的,早就拿了幾個包子和饅頭剪碎,餅也切了一些碎餅,用幹淨的碟子裝着,見有人來,就拿竹簽插一塊讓人嘗嘗。
這個時候,有工作的人還是比較體面的,尤其是大廠的,更愛惜面子,占便宜的少。這都吃了人家的了,味道也确實不錯,大部分嘗過的都買了。
很快便賣了一波。
裝修的時候,把這邊的廚房擴大了,壘了做燒味的土窯,又多做了幾個竈台,吳師傅便在這邊工作,朝八晚五。
快中午的時候,吳師傅的熟食也開始出爐了,整個店鋪都散發着令人垂涎的香氣,甚至外面經過的路人,都不少猛吸鼻子的。
沒一會兒,一隻隻色澤金黃,外表酥脆,看着就讓人流口水的燒鴨、燒鵝、燒雞、燒排骨等,被挂在玻璃櫃裡,吸引了不少路人駐足。
這是,一對婆孫經過,那小孫子聞到香味,直鬧着要吃。那阿婆沒辦法,便過來問:“靓仔,你們這燒味怎麼賣?”
這邊除了工廠,也還有一片原住民和家屬院,平時路過的街坊也不少。
“阿婆,都是按斤稱,燒鵝一塊五,燒鴨一塊三,燒雞一塊五,燒排骨一塊二,豬頭肉一塊,叉燒一塊四。”他們身後的白牆上,就貼了一張大大的價目表,隻是阿婆不認識字。
“今天開業,一律打八折,今天買很劃算,阿婆要不要來一斤試試?”
老阿婆眉頭一皺,“怎麼這麼貴?價格都快比市場上翻一倍了。”
“阿婆,這不一樣,我們這賣的是熟食,這一斤生肉,做成熟食也就八兩左右。再說,市場上買肉得要肉票,我們這買熟食,不要票。”
“這要去小市場,這不要票的肉,生肉都得一塊五。阿婆你說是不是?”
“況且,我們這做燒鵝的師傅,可是從國營大飯店出來的,你試過了就知道。”蘇奕遠說着,抽了根竹簽,從玻璃櫃裡插了一小塊肉遞給那阿婆,讓她嘗一下。
“這花小市場買生肉的價格,能吃到國營大飯店大廚的手藝,簡直不要太劃算。今天還打八折,那就更劃算了。”
那阿婆一吃,确實不錯。她兒子是廠長,她也是吃過大飯店的人,确實不比那邊的差。便道:“那來一斤燒鵝吧。”
“好咧!”蘇奕遠應着,利落的去斬了一斤燒鵝,用油紙包了,遞給阿婆。
“阿婆,你拿好。你下次來買的時候,帶個飯盒來,我給你澆點燒鵝汁,這燒鵝汁拌飯,可香了。”
在蘇奕遠給阿婆斬燒鵝的時候,蘇茉和吳師傅也把其他熟食,切了些小碎肉出來,給那些駐足圍觀的路人嘗了。
這些大都是附近的街坊,出去買菜的,雖然不是人人都買,但也有大半人買了。
“給我切半斤豬頭肉,要豬耳朵那部分。”
“我來一斤燒排骨吧。”
“我要半隻燒雞。”
“行,你稍等!”
兄妹倆微笑應着,一個收錢和秤,一個斬和切,服務的那叫一個周到。
吳師傅見自己做的熟食賣的好,心裡也松一口氣。找份工作不容易,他真怕賣不出,他這工作又沒了。
其實吳師傅那是多慮了,蘇家賣的熟食價格比起自由市場來說,真不算貴。便宜的肉,那得要肉票,但肉票每月都是有定量的,但凡家裡條件好些的,那肉票都是不夠吃的,少不得要去小市場買。
如今這邊賣的熟食不會比小市場貴,一樣不要票,味道又好,時間久了,傳開了,隻會越賣越好。
等上早班的人下班了,食鋪又旺了一波,但賣的最多的,還是燒味,面點賣得少些。
蘇奕遠笑:“還是大廠的工人有錢,買肉都不帶眨眼的。”
“面點在這邊,看來也就隻能賣早上那一波。今天大家都被舞獅吸引了注意力,明天早上得要喝起來,讓大家習慣在我們這裡買早餐才行。”蘇奕遠看着剩下許多的面點道。
六點左右,剛下班的都下班了,該上班的也都上班了,兄妹倆便收拾收拾關店了,熟食還剩下一點燒鵝和燒雞,帶回去晚上自家人加餐。剩下的包子,則拿到火車站那邊去賣。
兄妹倆數了數,今天的營業額是144.3元,沒有火車站那邊開業當天高,而且這營業額,有大半是熟食貢獻的。
熟食的利潤可沒有面點高,而且今天還打折,兄妹倆算了一下,利潤也就三十多不到四十。
“花錢賺個吆喝,不賠本就行。今天,我們蘇家食鋪的名頭算是打出去了,以後會越來越好。”蘇奕遠倒是樂觀。
把衛生搞完,兄妹倆把門一鎖,騎着帶挎鬥的摩托車,帶着剩下的東西到火車站去了。
這挎鬥摩托車,是蘇廷德托關系從隊裡弄來,花了700塊錢。說是從一線部隊換下來,馬力有些問題,不适合翻山越嶺了,本來是要退給地方公安用的,他們托了關系,弄了一輛來。
雖然說是用舊了的,但這個時候,老百姓也買不了摩托車,汽車就更不用想了,先對付着用。
主要是這個位置離住的地方有些遠,如果騎自行車,得一個小時左右,送貨過來不方便,騎摩托車就快多了,半個小時就能到。
第二天,蘇奕遠一早就拿着大聲公吆喝開了,面點銷量果然比昨天上升了不少。
第二天營業額156元,漲的部分,主要是面點貢獻的,熟食沒有打折了,銷量比昨天降了些。
第三天,營業額163元。
第四天,營業額178元。
第五天,營業額184元。
之後,營業額便在180元上下浮動,初期營業額大緻就這樣了,等後面做久了,應該會慢慢再往上升一升。
在新店鋪開業一周後,馬小娟也到了羊城,蘇茉那天特意換去火車站小賣鋪。
等從廣播中聽到馬小娟乘坐的列車到站後,便去出站口接她。
“蘇茉!”馬小娟提着行李袋,四處張望,一看到蘇茉,便趕緊奔了過去。
“你這是吃了仙果了?怎麼一點都沒見變化?還是這樣的油光水滑,盤順條亮?”
這蘇茉,還是跟十八九歲的小姑娘似的,沒啥變化,哪裡像一個娃都五六歲的人?她自從生了娃之後,她總覺得自己似乎老了許多。
“你這是在火車上吃蜜了,嘴這麼甜?”蘇茉笑。
“我實話實說,你看我,是不是比之前憔悴多了?”
“坐了好幾天火車,誰能不憔悴?累了吧,我先帶你回我家休息。”馬小娟臉色确實不好,不過從火車上下來的,就沒幾個臉色好的。
“是,我得趕緊去洗個澡,我都快馊掉了,南方太熱了。”馬小娟道,她好幾天沒洗澡了,身上一股味呢,她自己聞着都難受。
蘇茉先帶馬小娟去了小賣鋪,跟莫玉蓉說了一聲,這才騎車帶馬小娟回了高第街家裡。
八月份的羊城熱的很,這騎回去,蘇茉也出了一身汗。把馬小娟領上三樓,讓她先去洗澡,自己則打開電風扇吹着。
馬小娟接了水,好好的洗了一番,等身上總算感覺清爽了,這才穿了衣服出來。
“蘇茉,你這房子不錯啊,你以後都不住家屬院了?”馬小娟問,這房子幹淨又整潔,家裡那些櫃子啥的,都特别美觀,比她婆家在哈市的房子都好上好幾倍。
“不是,現在要給我爸媽幫忙,暫時住這邊。孩子們上學後,還是得回家屬院住。”九月份,蘇茉打算送兩小隻去上小學了,得回家屬院那邊。
“你倆孩子呢?怎麼沒見着?”
“陸長征帶去訓練了。”其實是許司令那邊要求的,孩子們上學後,就不能兩三天一訓了,暑假便得加碼。
馬小娟“啧”了一聲,“你們倆可真是舍得,這麼小的孩子。”
“你不也一樣,把孩子扔家裡,自己跑出來。”蘇茉打趣。
馬小娟哈哈大笑,“确實,我帶孩子是帶怕了,趁着現在得空,我弟弟妹妹能幫我看孩子,趕緊出來見見世面,等開了學,又得上學又得帶孩子,可就沒空了。”
她在清溪縣那小地方窩太久了,可不得趁着還有沖勁的時候,趕緊出來看看,不然她怕她真的會被同化成那些家庭主婦一樣了。
馬小娟并不是直接來羊城的,她先去了京市,然後又在海市停留兩三天,這才到羊城來。
蘇茉讓馬小娟在兩小隻的房間先休息,自己則先回小賣鋪去幫忙了。
第二天開始,蘇茉帶着馬小娟在羊城好好遊玩了幾日。
馬小娟發現,在基礎設施上,羊城并不比京市和海市好多少,就是哈市,比起羊城來,也并不算差太多。
畢竟哈市也是國家重要的工業城市,經濟并不落後,也有許多知名的大廠。
但羊城看着,就是比其他幾個城市更有活力了一些。
或許,是因為羊城的穿衣,顔色會比其他城市更鮮亮,更大膽。其他城市,街頭大部分都是灰藍黑的人,而這裡,街上有許多穿白襯衫黑褲子和亮色小裙子的人。
或許,是因為這個城市買東西,也遠比其他城市方便。熱鬧的街上,時不時就會有幾個提着籃子的二道販子,兜售着各種生活必須之物。街,是真有街的樣子,而不都隻是匆匆的路人。
或許,是百貨大樓時不時可以看見金發碧眼的外國人,在結伴逛商城。
馬小娟覺得,其他幾個城市,就像正值壯年但卻要慢慢變老的人,而羊城,就像一個正在往壯年成長的青年。
馬小娟在羊城也就待了四天,便要準備回去了,畢竟家裡還有一個未滿周歲的嬰孩。
離開的時候,蘇茉送馬小娟上車。
馬小娟抱了抱蘇茉,“蘇茉,我都有些後悔結婚早了。也不知畢業之後,我還有沒有這個沖勁到羊城來找你。”
蘇茉拍了拍她,“隻要你想,随時都歡迎你來。”
“行,到時候可别嫌我煩。”馬小娟笑着擺手讓蘇茉回去,自己轉身上了車。
哪有那麼容易呢?生活并不能隻顧自己。
金礦沒開采完,老陶那部隊就還得在那,她聽說,那礦得二三十年才能開采完,那老陶就得在那裡待二三十年,除非他轉業離開那部隊。
她畢業後,若不想夫妻分離,就得托關系分配回清溪縣去。
人生能有多少個二三十年?到時候老了,隻怕就更沖不動了。
馬小娟挺羨慕蘇茉的,敢想敢幹,有多少人能有他們一家人的魄力。
在外貿中心都混到主任位置了,敢毅然去考大學,她爸一個大學教授,也敢辭職去賭一個不确定的未來。
比起蘇茉,她還是欠缺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