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 430章穩固
突然,有人驚呼一聲:“天呢,天上咋地出現這麼大一團黑影?是什麼?”
衆人紛紛向天上看去,隻見耀眼的太陽不知道啥時候,已經被一團不明來曆的黑影遮擋了一半了。
天空中,太陽的光芒逐漸黯淡下來,原本刺眼的日輪仿佛被人咬去一大口似的。
人們頓時安靜下來,
狗兒不再吠叫,鳥兒也安靜地蟄伏起來,仿佛它們也感受到了這不同尋常的氛圍。
天空仿佛被蒙上了一層黑色的紗,光線變得柔和而朦胧。
更可怕的是,黑影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大。日輪卻越來越小,就仿佛一個魔鬼在慢慢的降臨人間。
“不好了,這是天狗食日,老天爺發怒了。”
寂靜中,不知道是誰驚恐地喊了一聲,随着他的聲音,最後一絲光亮也不見了,整個世界徹底陷入了黑暗。
“天狗食日?大禍将至!老天爺要懲罰我們了。”一個蒼老的聲音帶着哭音喊道。
頓時,遊行隊伍裡傳出了哭聲。
“我啥也看不見了,嗚嗚嗚……
“我要回家,嗚嗚嗚……”
一陣秋風吹過,仿佛帶着陰森森的涼意。
女孩子們在瑟瑟發抖,她們争先恐後想要離開這裡,要回到母親的懷抱。她們都在害怕。
黑暗中,你踩了我,我踩了你。你拽了我的頭發,我撕了你的衣裙。眼看一起嚴重的踩踏事件就要發生。
突然,兩束耀眼的強光從鎮國公府射出來,一下子照亮了這一片天空。
“慌什麼?都站着别動。”
一聲清厲的聲音傳來,鎮國公府院牆上,強光手電筒很亮很亮,背光而立的宋錦繡,仿佛一尊莊嚴肅穆的神像。
“這是日食,一種自然現象而已,看過《蒼梧人民日報》,應該都有所了解了。不用害怕,太陽馬上就出來了。”
宋錦繡說着一揮手,鎮國公府大門打開,鎮國公府護衛一擁而上,拿下了處在震驚中的幾個還拿着大錘愣在那的幾個漢子。
一個漢子反應過來想跑,被蘇五掄起棍子給打暈了。
漢子一頭栽下去,眼看就要壓在一個少女身上。而那個少女正勾着頭哭泣。
别小看這一砸,一個不好,女孩子脆弱的頸椎就可能被砸斷了。
千鈞一發之際,宋錦繡手一抖,一鞭子甩了出去,長鞭勒住漢子甩到了蘇五手邊,被蘇五壓下去了。
吓傻了的少女猛地跪在地上磕頭,“謝殿下救命之恩。殿下,我錯了。嗚嗚嗚……”
宋錦繡不置可否,她隻是不希望在鎮國公府門口出現流血事件而已。
而對于這些人搞這一出示威遊行,她也隻能容忍她們這一次,不過君君說得對,他們的父兄會受到懲罰的。
黑暗也就是持續幾分鐘而已。很快,一道耀眼的光芒從黑影背後射出,仿佛黎明重新降臨似的。
站在牆上的宋錦繡迎着金光傲然而立,仿佛九天玄女下凡。
那光芒逐漸擴大,形成一個璀璨的鑽石環,緊接着,太陽開始從另一側緩緩複現。天空漸漸明亮起來,氣溫也随之回升。
日食結束了。
衆人再回頭去看牆頭,哪裡還有宋錦繡的影子?
突然,鑼鼓喧天,号角齊鳴。
一隊宣旨隊伍遠遠的,從皇宮的方向而來。
“聖旨到……”
“陛下接皇太女回宮……”
來宣旨的,除了宣旨的海公公,還有六部朝臣。
他們穿着官服,跪在鎮國公府門口,大聲道:“恭迎皇太女回宮。”
在衆女眷粉腮上的淚滴還沒有擦汗的時候,聖旨已經當衆宣讀,宋錦繡又被冊立皇太女了。
安靜過後,不知道是誰猛地跪在地上,大聲道:“恭迎皇太女回宮!”
頓時,呼啦啦衆女眷也跪了一片:“恭迎皇太女回宮!”
皇宮裡,劉仁修看着氣若遊絲的四兒子,心疼地閉了閉眼。
“你何苦參與進來?莫不成是真的不甘心?還是想讓朕再一次白發人送黑發人?”
四皇子苦笑一聲:“兒臣不孝,兒臣隻是不想苟延殘喘活着,隻有兒子站出來,他們才能徹底沒了念想。”
包括定國将軍府和十一弟的那不安分的母族。
“讓他們看看,連兒臣都扛不住這蒼梧江山,他們再想起事也就能多思量思量。蒼梧經不得内亂了。”
劉仁修皺眉,“就他們,還内亂不起來,頂多是跳梁小醜,朕沒放在心上,康樂更沒有放在心上。”
四皇子閉上眼。
是啊,自己覺得是天大的事,父皇和康樂這裡,竟然都不算事。
這就是差距。
他虛弱地道:“母後和七弟都不在了,兒子不想再失去舅舅一家。”
劉仁修:“他給朕的兒子找來虎狼之藥,你讓朕如何免了他們的罪?”
四皇子哀求道:“不是虎狼之藥,是七日丹,舅舅傾盡所有,才尋來給兒子續命的。是兒子運命已盡,無力回天罷了。”
劉仁修眉頭皺了皺。
七日丹,是傳說中的海外聖藥,據說哪怕人死了,隻要身體不僵,七日内,服下此丹藥,就能起死回生。
看着兒子的倔強,劉仁修心軟了,答應他放過承恩侯這一次,但下不為例。
承恩侯跪在大殿外,淚流滿面。
宋錦繡又入駐東宮,一切看似又回到了以前,可朝堂上下衆人對宋錦繡卻格外恭敬起來。儲君之位已穩。
冬月初三,梁洲發生地震,宋錦繡和蘇墨親臨災區,指揮駐守梁洲的官兵參與救災。
由于救災有力,民心安定。
冬去春來,一春無雨。蒼梧中部更是旱災嚴重,幾乎半年沒有下雨了。
宋錦繡命令地方官員免費為老百姓提供水車,合理安排水源分配,租賃耕牛,一切以抗旱為要。
同時,免費發放雞鴨鵝幼崽,鼓勵老百姓多養雞鴨鵝。
有些地區,甚至還對養殖大戶提供獎勵。
對此,衆人都大為不解。
老百姓抗旱都忙的不可開交的,為什麼還要百忙之中養雞鴨鵝?
好在政府和老百姓一起抗旱,老百姓感激谛零,對于皇太女這個養雞鴨鵝的小小要求也都欣然接受。
據說皇太女是農家出身,她可能隻是喜歡老百姓家家戶戶六畜興旺,這是好意。
再說了,雞鴨鵝又不吃糧食,他們吃草,吃蟲,養大了皇太女又不收回去,他們還能留着自己吃肉,何樂而不為呢?
如此旱情,要是往年那就是背井離鄉的年景。可是今年的小麥空前的大豐收了。
五黃六月,麥子入倉,一個個脫了一層皮似的老農們,洋溢着幸福的笑。天狗食日的惶惶不安,也慢慢被人們淡忘了。
然而,七月下旬,預東郡突然爆發蝗災。
眼看再有十來天就能入倉的谷子,大豆盡數遭殃。
宋錦繡:“雞鴨鵝盡數放入地,趁着蝗蟲還是幼年,盡快消滅為好。”
衆人這才明白,原來皇太女讓他們養雞鴨鵝,是為了預防蝗災。
宋錦繡終于突破了煉氣期六層。而她也要及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