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的宮宴在申時便開始了,依舊是蘇蘭基親自接送他們入宮。
正如之前所猜測那般,登基大典早就已經舉辦過了,此番主要是為了邊線談判,所以他們入宮之後,也沒見到其他國家的來賓使臣。
滿殿的皇室親貴,文武大臣,對商國使臣倒是沒表現出敵意,隻是态度也沒有多親善。
不過,這種場合需要譯官去翻譯,所以大家的話題都不多,隻是簡單問候。
本以為沒有别國的使臣,卻就在入席的時候,元新帝對商國的使臣說:“今日還有北唐的貴賓,他們馬上就到了,朕相信你們會一見如故。
”
李德槐頓時激動起來,“北唐的貴賓?
不知道來的是哪位呢?
”
他激動也在所難免,因為王樂章帶來任陽雲的那些六眼铳,還有炮車,都是改良自北唐,聽聞任陽雲先生還曾經到北唐去學過。
作為商國的兵部尚書,他實在是想多了解,多學習。
北唐也一直是商國學習的榜樣,不管是他們先進的武器,還有他們治國之策,都要比商國新銳許多。
當然,國情不一樣,未必能全部都學到,可若能深談,總有收獲。
元新帝看到他們露出高興之色,笑道:“來了便知。
”
宮宴是枯燥疲勞的,但如果有北唐的貴賓,那就不一樣了。
就在大家都期待之時,聽得有人高喊,“北唐安豐親王和王妃到。
”
李德槐捂住了嘴巴,驚愕得說不出話來,眼底卻是流露出狂喜。
宋惜惜也聽過安豐親王的名号,是聽師父說的,師父十分敬重安豐親王,想不到今日能見,她心裡也實在高興。
至于饅頭棍兒他們則是表現得比較平淡,他們或許是聽過,但并未記在心上。
就在大家都熱情期待之下,看到了一群人浩浩蕩蕩出現。
待看到為首的那人之後,宋惜惜和沈萬紫都瞬間呆住了。
這,這不是在成淩關蹭飯的那位嗎?
再看其他人,依稀都有印象,尤其那幾位面相兇惡的漢子,喚醒了她們已經模糊的記憶。
今日,他們穿着得體,衣裳鞋子應都是新的,沒了那日灰撲撲的模樣。
安豐親王并非北唐的皇帝,但他的地位在北唐超然,在其他國家的名聲也十分響亮,因此所有人都起身相迎,包括了元新帝。
安豐親王牽着王妃的手上前來,滿臉笑容地掃了一眼全場,然後對元新帝行了一禮,元新帝笑着道:“不敢當,王爺王妃快請入座。
”
安豐親王颔首,看向了宋惜惜和沈萬紫,笑着道:“宋大人,沈姑娘,我們又見面了。
”
宋惜惜和沈萬紫忙拱手還禮,原來人家早就調查清楚她們的身份了,那一頓飯,應該是有計劃地接近。
元新帝有些意外,“你們見過?
”
安豐王妃笑着說:“我們途經成淩關的時候,饑困交加,是宋大人和沈姑娘贈了我們一頓飯。
”
“原來如此。
”元新帝笑着說,“那真是緣分了。
”
安豐王妃認真道:“能坐在一起吃飯,自然是有緣分的。
”
西京的一位王爺跟安豐王妃說了幾句話,安豐王妃也用西京話回應,但宋惜惜沒聽懂,不過看那位王爺臉上的谄媚之色,應該是一番歌頌。
安豐親王帶來的黑衣人看樣子也是訓練有素的,他們入座之後便不發一言,眸子齊刷刷地看向外邊,估計是在裝作沒聽他們對話。
而殿外,宮人開始魚貫而入上菜了。
宋惜惜參加過好幾次宮宴,知道宮宴吃飯是次要的,主要還是你來我往的誇贊,以及說些隐喻的話做鋪墊。
至于說什麼,她心頭自有一番盤算。
可接下來随着安豐親王的一句‘用膳’,所有話都被止住了,就連元新帝提杯想祝酒,可全程北唐的人都隻埋頭幹飯,放在一旁的酒杯,在宮人剛滿上之後,瞬間又空了。
沒有人可以找到機會說話,因為連安豐親王夫婦都沉浸在美食裡,沒有擡起頭給過任何人一個眼神,更沒有說話的意思。
元新帝又不好隻敬宋惜惜他們,隻得自己飲了。
宋惜惜和沈萬紫都覺得有一種怪異的熟悉感,之前在成淩關便是這樣的,他們吃起來是一句話都不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