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七零美人到西北,硬漢紅溫了

第453章 省報采訪

   次日。?/求!′?書?幫? (?_首×?-發+

   林安安起了個大早,換上了新買的衣服,水藍色的确良襯衫,配着白色長裙,整個人看起來相當斯文清雅,少了穿軍裝時的銳利,還原了平日的恬靜溫柔。

   省報大樓處,早就有工作人員等着了,林安安幾人一到,就受到了熱烈歡迎。

   劉編輯跟老周對視一眼,率先打開了錄音筆走在林安安身側,老周的相機也開始工作,鏡頭掃過大廳裡懸挂的“筆尖上的軍功章”專欄橫幅,“咔嚓”兩聲,開始記錄。

   小朱則捧着《脊骨》樣書,跟個小助理似的跟在林安安身後,書頁間還有他整理的采訪要點。

   “林老師,您好!很高興您能接受我們省報的采訪,我是本欄目組的主編,常欣月,今天由我親自為您采訪。”

   常欣月客氣地朝林安安伸出手。

   林安安含着笑,輕輕回握,“常主編,很高興認識你。”

   兩人正好站在橫幅前,相握的那一刻,被多個鏡頭拍了下來。

   “林老師,這邊請。”

   “麻煩了。”

   常欣月把人往訪談室迎。

   林安安身子挺得筆直,表情管理做得相當到位。

   “林老師,您準備好了嗎?”常欣月站在訪談室門口,身後的背景闆上印着鮮紅的五角星。,w′b/s·z,.¢o*r/g_

   林安安深吸一口氣,點點頭。

   訪談室的鎂光燈驟然亮起時,随之而來的是熱烈掌聲。

   七十年代的訪談室還帶着濃厚的時代烙印,背景牆上“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标語與嶄新的紅絲絨幕布相映成趣。

   房間中央擺着兩張藤編扶手椅,中間的矮桌上放着“為人民服務”的搪瓷杯,此時正冒着煙,新泡的茶葉微浮在表面。

   牆角立着兩台海鷗牌攝像機,金屬機身,放在眼下也算是最好的設備了。

   攝像機旁邊立着塊“保持肅靜”的牌子,背面用粉筆寫着當天的采訪提綱。

   “林老師,請坐這邊。”常欣月指着藤編椅示意。

   “謝謝。”

   等林安安一坐下,錄音機"咔嗒"一聲開始轉動,轉動時還能聽到“滋滋”的電流聲。

   陽光透過蒙着綠紗的窗戶照進來,在水泥地上投下格子狀的光影。

   “那我們現在開始。”

   “好的。”

   随着“咔哒”一聲,常欣月立馬進入狀态。

   “這裡是“筆尖上的軍功章”專欄,熱烈歡迎知名作家林安安,林同志。¨搜%搜\°小???說+?#網? £ˉ?無^錯#内μ容>”

   “首先想請您談談《脊骨》的創作初衷,聽說這部小說的人物原型,皆來自西北軍區的戰士們?”

   林安安的目光落在搪瓷杯騰起的熱氣上,聲音陡然低沉,“是!去年我去了一位朋友家中,他雙腿褲管空蕩,今後隻能常坐輪椅,整個人徹底與生活脫了軌。

   我問過他,後悔嗎?他說他後悔,他不怕犧牲,隻後悔沒能救出更多戰友!他曾是出類拔萃的通訊兵,是鐵骨铮铮的抗戰軍人,可現在卻連生活都無法自理......”

   林安安說着說着,頓了頓,指尖劃過藤椅磨損的紋路,“還有一次,我随戰友去哨所取資料,有位退伍老兵在不遠處種胡楊。他的左臂空着袖管,卻能單手把鐵鍬掄得虎虎生風。

   後來才知道,他在邊境沖突中失去左臂,轉業時拒絕了城裡的工作,說“哨所不能沒人守,胡楊不能沒人種”。”

   一個個主角原型,随着林安安的講訴展現人前。

   “我們華國軍人從不怕犧牲,烈士陵園那一排排墓碑都葬着軍魂!我們如今的生活是他們用血淚換來的,我永遠對他們保持着敬畏。

   可……還有那麼一群人,他們不再健全,他們默默無聞,但他們的經曆,該被大家知道!

   也因為有他們,才有了這本《脊骨》。他們是國之脊梁,民之骨幹,也是我心中永遠的無聲英雄。”

   話落,全場有一瞬的寂靜……

   常欣月眸底已蓄起淚水,帶頭鼓掌,“好!好一個國之脊梁,民之骨幹!”

   好些拍攝組的工作人員都偷偷抹起了眼淚。

   這場采訪是新專欄的重中之重,其中大部分人都是看過《脊骨》這本書的。

   看書時感動,現在由作者親自講訴一個個真實故事……讓他們覺得整顆心都被人揪着般。

   “林老師,您說……他們值得嗎?”

   其實大家都知道,這些殘疾退伍兵退伍後,能被安排工作崗位的寥寥無幾,好些因為傷殘嚴重,連勞動力都喪失了。

   值得嗎?

   他們又得到了什麼呢?

   林安安朝小朱點點頭,小朱忙把一封信遞了過來。

   信紙展開時,上面是一排歪歪扭扭的字迹。

   “這是位失去雙眼的老兵寫的,他說‘我看不見紅旗,但能聽見它在風中飄揚的聲音;我摸不到槍,但能感覺到子彈在槍膛裡發燙’。

   他還說‘隻遺憾,無法再看一眼大好河山,不能再為人民當下敵人的刺槍......’”

   場記員突然放下場記闆,擡眼看天花闆,不讓眼淚掉下來。

   林安安的目光掃過鏡頭,“你覺得他們值嗎?是他們用殘肢為我們托起了黎明,是他們用骨血守護了我們踩在腳下的每寸安甯!”

   常欣月猛地站起身,有些顫巍巍地接過信紙。

   所有工作人員都停下動作,連攝像機的“嗡嗡”聲都顯得格外突兀。

   “對不起,林老師。”

   常欣月深深鞠躬,“我不該質疑英雄的重量。”

   林安安搖搖頭,示意她坐下,“真正的軍魂,是斷骨裡長出來的鋼,永遠剛烈,永遠滾燙。”

   常欣月重新坐下時,眼淚也有些控制不住了,“最後一個問題:您覺得我們能為無聲英雄們做些什麼?是該紀念他們嗎?”

   林安安再次搖頭,“不是紀念,是傳承!把他們的故事寫在書上,不如把他們的精神種在每個華國人心裡——就像戈壁灘上的胡楊,死了三百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朽。”

   “說得好!”

   掌聲再次如潮水般響起。

   “林老師,您這堂課,我們所有人都上得值!”

   “太擡舉我了,我隻是個傳遞故事的人。”

   “林老師,您太客氣了,很高興您成為我們的嘉賓,今天的采訪特别精彩。”

   “很感謝大家。”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