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琉璃廠
衛兵們分出兩人,幾乎是壓着他回去般,毫不客氣。^x-x.k`s^g?.+c¨o¢m/
“我們也回去吧,多虧了這幾位同志,要不我真的被那人氣死!
主席都說婦女能頂半邊天,他卻指責我們女人抛頭露面,真的太沒禮貌了......”
林安安聲音不大,卻也不小,足夠幾位衛兵聽得清清楚楚。
反正給他們也都聽生氣了。
那股子讨厭洋鬼子的血脈跟覺醒了似的,都想好要怎麼去領導那上眼藥了。
鬧這麼一出,兩人散步的心思也沒了,順手推舟地回了房間。
“他說我們落後……”李冉哼哼了兩聲。
“落後?”林安安笑了,“他大概不知道,我們能把人造衛星送上天,能讓萬噸巨輪出海,更能在短短幾十年裡,讓這個曾經被他嘲笑的國家,成為讓他們無法超越的存在!”
說着,她的目光落在自己的軍裝上,布料上的每道紋路,都像是刻在骨子裡的驕傲。
被攪了興緻,那股疲憊勁也上來了。
洗漱洗漱,兩人就上了床。
?
次日清晨。
京西賓館被鴿哨聲喚醒,林安安推開窗戶時,看見穿藍布衫的員工正在修剪花草,露水從剪刀尖墜下,在青磚上砸出銀亮的圓點。
李冉也換了套便衣,白襯衫配黑色長褲,顯得她整個人精神又利索,“安安,鄭軍長說今天自由活動,咱們出去逛逛呗?難得來一次京都!”
“嗯,本來就是要出去的。&??零?點3t看2書1 ?3?追¤最/^?新=?章e`節{”
兩人出門的早,連早餐都是在街口的國營早餐鋪買的,香甜的豆漿配着芝麻火燒,味道還真不一般。
李冉忽然指着不遠處的照相館,“安安,我們去拍張照吧!我要寄給我媽看!”
林安安見她滿眼期待,隻猶豫了一瞬,點點頭,“可以。”
照相館的玻璃櫥窗裡擺着好些樣闆照,兩人看了好一會兒,隻覺得特新鮮,京都就是京都,好些東西都先進着呢!
攝影師是位戴眼鏡的老先生,他态度相當熱情,還給兩人挑了個頤和園風景圖做背景,“好看吧?頤和園的風景布就我家有,獨一份的!”
他說話的語氣還特驕傲。
“你說咱們人都在北京了,還用這個背景……”
李冉覺得怪怪的,又說不出來哪裡怪。
林安安被她這模樣逗笑了,“沒事,反正我們不去頤和園,拍一張也挺好看的。”
“嗯。”
老先生調整着三腳架,笑問道:“姑娘們外地來的吧?看這精氣神,跟文工團的幹事似的。”
快門按下的瞬間,李冉笑得格外燦爛,林安安則笑容淺淺,恬靜端莊。
“麻煩幫我們洗兩張。”
“沒問題,你們後天來取。′z¨h′a~o-x^s·.?n\e/t`”
“好嘞。”
兩人出了照相館,不緊不慢地往路口走去。
“剛我問過了,去琉璃廠就在這坐車。”李冉指着路牌。
“好,我們等等公交。”
去琉璃廠是林安安早就想好的。
京都琉璃廠是著名的文化街,有衆多書店,能淘到各種古舊書籍。
其中涵蓋經史子集、詩詞文集、野史筆記等等,運氣好的,還不乏買到明清刻本、手抄本等珍稀版本。
另外還有大量曆代碑帖擴本。
楚明舟的愛好不多,書法就是其中之一,他不善表達,但林安安都記在心裡,準備買一份給他做禮物。
這年頭能買到這些好東西的地方可不多,來都來了,她是怎麼都不會錯過的。
等上了公交車,尋了個位置坐下。
一路過去,京都街景盡收眼底。
公交車碾過珠市口大街時,晨光正給前門箭樓的飛檐鍍上金邊。
“安安你看,賣茶湯的老爺子敲着銅盞呢!”
穿對襟褂子的老漢挑着擔子走過,青竹扁擔在肩頭壓出深痕,銅盞的叮當聲混着煤爐的“咕嘟”聲,在晨霧裡散成漣漪。
配着身後的老胡同,很是有幾分煙火氣。
“到了。”
兩人陸續下車。
琉璃廠的牌坊在槐樹影裡若隐若現,匾額上的“琉璃廠”三字被歲月磨得發亮。
街口的修筆攤上,老匠人正用細砂紙打磨鋼筆尖,旁邊竹簍裡插滿了待修的“英雄”牌鋼筆。
“安安,你聞到沒,這空氣裡都是墨水香!”
“是,去那家瞧瞧。”
榮寶齋的雕花木門敞開着,穿藍布衫的店員正在鋪宣紙,雪白的紙頁在晨光中泛着珍珠光澤。
林安安開始一一挑選,隻是沒看到特别滿意的。
她本身的文化素養就不低,雖然不學毛筆,卻對各類文人字帖略知一二。
直到在貨架深處找到套《淳化閣帖》拓本。
錦緞函套上的盤金繡已有些褪色,打開來,北宋的書法墨迹在宣紙上流動。
好字!
這可是件好東西啊!
而且字迹鋒利中伴着灑脫,楚明舟肯定會喜歡。
“同志眼光真好,這是舊拓,米芾的字。”店員用宣紙包好帖本,忙上前招呼。
林安安眸底露出滿意,“這本多少錢?”
“三百元整。”
李冉倒吸了口冷氣!
“那麼貴?”
她這模樣店員倒是習以為常,“兩位是外地來的吧?我們這的售價絕對良心,先不說這舊拓的珍貴程度,目前國内也就我們琉璃廠有售賣資格。”
“就不能便宜點?”
李冉覺得這價格太高了,都頂自己幾個月工資了,跟搶錢似的……
店員笑着搖搖頭,“我們這概不議價。”
林安安又細細檢查了一遍,“就這本吧,麻煩給我包起來。”
“好的。”
等付了錢,她才小心翼翼地把帖本放進包裡。
這些老東西的價值本身就高,放到以後都能算收藏級的。
撿大漏了!
“我們去看看書。”
“走着。”
林安安跟李冉拐進胡同,随意逛着。
路過角落裡的舊書店時,林安安停下了腳步。
店面門楣上挂着褪色的“博古齋”匾額,推門進去時銅鈴輕響,驚起梁上的灰燕。
店内彌漫着濃濃的樟腦與墨香氣。
店老闆就躺在後窗旁的躺椅上,見有人來了,也不起身,隻随意地招呼一句,“随便看看,還請輕拿輕放。”
林安安覺得這店裡的書不錯,饒有興緻地挑選起來。
手在一本老書上停下,輕拿了出來。
泛黃的封皮上寫着《金石錄補》,翻開内頁,夾着的銀杏葉書簽已碎成兩半,墨迹斑斑的批注旁蓋着“梁啟超印”的朱紅小章。
林安安的呼吸陡然急促——這是清末民初的稿本!
“這本……”她聲音發顫。
店老闆微擡了擡眼皮,“姑娘好眼力,這是從王府舊藏裡散出來的好東西。”
“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