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七十年代,兩地分居的生活

第136章 來自東北的包裹

七十年代,兩地分居的生活 3219 2025-04-25 14:37

   張軒賀在錢奶奶這邊安頓下來了,天熱,也沒有去托兒所。

   張朝朗知道他媽腿骨折住院了,也知道自己兒子在奶奶家,他打了電話過來,表示感謝。

   錢奶奶接的電話,“朝朗,你不用擔心,你媽養傷階段,軒賀我會照顧好。

   家裡還有小吳和小笛,軒賀對小笛很親近,也很喜歡暖暖這個妹妹。

   隻是,這不是長久之計,孩子需要爸爸媽媽的疼愛。

   你不要讓軒賀成為第二個朝陽,他不一定有朝陽的心智。”

   錢奶奶可是知道朝陽的,也曾無數次偷偷的抹眼淚。

   哪個孩子,能不想念父母,希望在爸媽的身邊生活。

   “奶奶,我知道。這次是借調,一年以後就回去了。

   等回去以後,我可能會申請調崗,到時候就不信沒忙了。

   至于他媽媽,我也沒辦法。”

   張朝朗心裡很後悔,自己做事不夠果斷。

   既然做出了選擇,為什麼不徹底的忘掉過去。

   最後弄成這樣,還得軒賀小小年紀,承受太多。

   “你自己心裡有數就好,人活着,就要學會取舍,懂的放棄。”

   “我明白了,奶奶,就是明白的有點晚,鬧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軒賀呢,我想和他說幾句話。”

   錢奶奶在心裡歎了口氣,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軒賀,你爸爸電話,你來接一下。”

   “知道了,太奶奶,這就來。”

   軒賀聽見了太太的話,答應一聲。

   不過,他沒有暖暖快。

   聽見電話兩個字,暖暖知道什麼意思,她飛快的爬過去,爬上沙發,抓過話筒,“啊,啊,啊……”

   這是之前張朝陽打電話的時候,暖暖的常規操作。

   電話那頭的張朝朗聽見啊啊的幾聲喊叫,愣了一下,後來反應過來了。

   “你是暖暖吧?”

   “啊,啊……”

   暖暖喊完,放下電話,就爬走了。

   “是暖暖,她還不會說話,偶爾能喊出媽媽。

   之前朝陽每次打電話,她都會對着話筒喊兩嗓子。

   我剛才喊軒賀接電話,她聽見了,以為是朝陽打電話回來了。”

   錢奶奶解釋一句,心裡想着,朝陽有一段時間沒聯系了。

   “來,軒賀,是你爸爸,和你爸爸說幾句話。”

   錢奶奶把話筒給了軒賀,她去抓暖暖,小丫頭,又爬廚房去了。

   真想把每個門檻上面都安一塊高高的擋闆,省的這淘丫頭到處爬。

   那邊,拿着話筒的軒賀半天沒有說話,他突然不知道說什麼了。

   “軒賀,是爸爸,有沒有想爸爸?”

   “想了,爸爸什麼時候回來?”

   “過年的時候,爸爸就回去了,喜歡在太奶奶家嗎?”

   “喜歡,喜歡太奶奶,二嬸,妹妹還有吳奶奶。

   二嬸摟着我睡覺,給我做新衣服。太奶奶陪着我玩,吳奶奶做好吃的。”

   四歲的孩子,說話特别清晰,說的有條有理。

   “好,爸爸知道了,你等爸爸回來,好不好?”

   “好,爸爸再見。”

   軒賀挂了電話,臉上的笑容很明顯。

   錢奶奶看着,心裡挺不是滋味的。孩子對父母有天然的依賴,希望朝朗不要像張鵬,要做一個有責任心的父親。

   日子不知不覺中溜走,轉眼間,軒賀來了好幾天了。

   這期間,許軍帶着平安來過兩次。

   他放暑假了,要幫着照顧平安。

   平安和軒賀差不多大,是個好動的孩子。

   許軍帶他過來找暖暖玩,才知道,姐夫的侄子在。

   他來了,就帶着幾個孩子在樓下玩,之前許笛拜托爺爺找人做的推車已經做好了,許強給送來了。

   雖然有些笨重,但是很方便,把暖暖放進去,随着就走,輕松多了。

   推車上還弄了棚子,可以遮陽。

   許軍帶着兩個男孩子拍皮球,暖暖坐在推車裡,拍手看着。

   錢奶奶坐在陰涼處,看着幾個孩子,順便和鄰居聊天。

   九月份以後,軒賀被送去百貨大樓的托兒所,許笛早晚接送他。

   錢奶奶又恢複了之前的生活,看着暖暖,小丫頭扶着東西可以走的很快了。

   最近一段時間,許笛趁着孩子都睡了,她偷偷的進空間幹活。

   稻子和小麥收獲了兩茬,她又種了一些谷子。

   空間裡有一個石磨,許笛需要把稻子磨成大米,小麥磨成面粉。

   每天推一會石磨,許笛覺得自己的胳膊都粗了。

   看着自己辛苦弄出來的大米,有點慘不忍睹。

   米粒有大有小,碎碎糟糟的,一點也看不出這是品質不錯的水稻弄出來的。

   面粉更是,磨了很多次,還篩了好幾遍,看起來也有點黑。

   石磨這東西,許笛是真的不太會使。那也沒辦法,她不可能拿着這麼多稻子和麥子去外面磨,她說不清楚出處。

   對付吃吧,這時候的糧食差不多都這樣。

   許笛一連幹了幾個晚上,面粉和大米各磨出一百來斤。

   許笛也累的夠嗆,決定暫停幾天,她需要歇歇。

   這段時間,張朝陽一直沒打電話回來,許笛把自己寫好的信,拿去郵局寄走,順便問問,有沒有自己的包裹。

   許勇說他寄了一些東北的特産過來,讓她想着去取。

   “許笛是嗎?”

   “對,有我的包裹嗎?”

   “有,你稍等,我給你拿。”

   工作人員認識許笛,總過來寄信,還是寄到部隊的。

   “不着急,謝謝你。”

   沒等多久,工作人員把許笛的包裹拿過來,讓她簽字,就可以拿走了。

   許笛辦好手續,謝過工作人員,拎着包裹離開了郵局。

   也不知道許勇都寄了什麼過來,還挺沉,有二十來斤。

   許笛沒着急回家,找了個隐蔽的地方,進了空間。

   快速拆開包裹,果然,裡面有大米和白面,一樣有五六斤。

   許笛打開裝米面的袋子,迅速往裡裝大米和白面,每樣裝了十五六斤。

   用手摻和一下,讓兩種米混一起。

   許笛磨的米面,根本看不出是飽滿的麥穗和稻穗磨成的,品相不好。

   收拾完,許笛出了空間,手裡拎着包裹,裡面是一袋米和其他的幹貨。

   太沉了,一起拎出來,許笛倒也能拎動,就是費點力氣。

   她打算快到家的時候,再把面袋子拿出來。

   許勇不知道在哪淘到的化肥袋子,還挺能裝。

   進門之前,把面袋子也順了出來,許笛才敲門。

   “吳姨,搭把手,累死我了。”

   “你這是買的什麼,這麼沉。”

   “我二叔家的堂弟在東北當兵,給我寄過來一些糧食和特産。”

   許笛甩了甩胳膊,真的挺沉。

   “唉呀,真的啊,我聽說東北那邊不缺糧食,看來是真的。”

   吳姨高興的拎着袋子去廚房了,許笛拎着另一個袋子。

   真好,糧食過了明路,二三十斤,夠吃一陣子了。

   暖暖能吃輔食了,大米粥,小面片,這都需要細糧。

   現在,糧食供應不足,尤其細糧。

   許笛以後要找各種理由,往家拿糧食,這一次的機會很好,加起來三四十斤,能吃一段時間了。

   唉,真是守着糧倉,卻不敢吃飽肚子,這樣的心酸,誰懂啊!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