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七十年代,兩地分居的生活

第244章 暖暖要上小學了

七十年代,兩地分居的生活 3324 2025-04-25 14:37

   六月的感冒陸陸續續的,直到進入七月才銷聲匿迹。

   許笛慶幸,孩子們的抵抗力不錯,不然,大人孩子一起感冒,也夠她受的。

   七月初,張朝陽回來了,正好,許笛要應付期末考試,家裡的事情就交給他了。

   張朝陽回來以後,才知道奶奶生病了。

   “奶奶,你生病了,我都不知道。”

   “你也是身不由己,以後要對小笛好,我生病,辛苦的是小笛。”

   錢奶奶心裡有數,她這年紀了,說不上哪天的事。

   她并不害怕死亡,比起那些早早離開的同志,她算是夠本了,多活了幾十年。

   “奶奶,我知道,小笛為這個家付出的太多。

   我争取活的健康長壽一些,等退休了,我照顧她。”

   張朝陽現在想要好好活着,争取比小笛多活幾年。他覺得,先去的人比較幸福,不用思念離開的人。

   “行了,我一時半會的還死不了,不用擔心。”

   “奶奶,你要長命百歲。

   我去檢查一下房頂的瓦片,馬上要到雨季了。”

   張朝陽去倉房找梯子,檢查瓦片,他還是可以的。

   “你是張大哥吧,許笛姐的丈夫?”

   “是啊,你是?”

   張朝陽對于自家的鄰居還真不認識。

   “我是隔壁林家的林建設,上次我奶奶生病,多虧了許笛家幫忙。張大哥,你這是要查看瓦片,我幫你一起。”

   林建設剛修完自己家的房頂,看見隔壁剛爬上來的張朝陽。

   “謝謝你,我自己可以。”

   “沒事,我身子輕,上去走比較容易。”

   林建設說着,人就從房子上下來了,沒一會,張朝陽就聽見自家門鈴響了。

   “張大哥,我來了。”

   林建設性子活潑,十九歲的男孩子,現在倒騰一些東西,擺攤。

   “你慢點,你今天休息?”

   “我沒工作,去年底平反回來的。下放前,剛上初中。去勞動改造,也沒法上學,回來以後,感覺年紀大了,也學不進去。

   我現在進點貨,擺攤呢。”

   林建設笑呵呵的,不覺得難為情。

   “挺好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國家領導不也提倡,讓沒有工作的青年,自力更生,自尋出路嗎?

   而且,現在國家鼓勵個體經營,你跟着國家政策走,遵紀守法,也能幹出成績。”

   張朝陽也研究這方面的政策,他們部隊每年都有轉業的戰士,也不是所有的都能分配工作的。

   “張大哥說的對,我爺爺也是這麼說的。他說隻要腳踏實地,總能掙口飯吃。”

   林建設和張朝陽聊的挺投機,兩人一起,活幹的挺快。

   以前,他們剛平反回來,爺爺奶奶害怕,不敢和外人接觸。

   要不是奶奶生病,爺爺着急,沒辦法,過來尋求幫助,借此打破僵局,和鄰居慢慢接觸,心情也好了很多。

   林建設幹完活,就回家了,他晚上坐車去津市,去上一批貨。

   張朝陽晚上的時候,和許笛說起林建設,許笛和他科普了自家左右鄰居的基本情況。

   “聽上去不錯,沒有難相處的。”

   “嗯,咱們運氣好,遇到的鄰居沒有難相處的。

   對了,朝陽,我在秀水街買了幾個鋪面,你正好在家,去收拾一下,之後就要往外租了。”

   “行,明天去看看,你告訴我具體位置。”

   張朝陽沒有過問許笛為什麼買鋪面,花了多少錢。他掙錢,媳婦負責花錢,分工明确。

   許笛寫了門牌号給張朝陽,她之前沒時間,買完了,一直放在那。本來打算暑假的時候收拾一下,再往外租。

   說完正事,夫妻倆也要辦點夫妻間的事情。團團圓圓去陪太奶奶了,沒人打擾,多好。

   張朝陽第二天,精神奕奕的起來,先去後院菜園子鋤草。

   許笛學校馬上要考試了,複習内容很多,也早早起來看書。

   吃完早飯,送完三個孩子,張朝陽坐公交車去了秀水街,收拾門市。

   他有段時間沒出來,沒找到,現在街上人流這麼多,擺攤的也多。賣襪子的,賣背心,短褲的,還有賣吃食的攤子,賣水果的,五花八門,還挺豐富。

   秀水街,許笛給的地址,他拿出鑰匙,打開鎖,開始打掃衛生。

   花了一天的時間,打掃幹淨,明天,還要把破損的地方修補一下。

   沒等許笛考完試,張朝陽又走了。

   等暑假開始以後,許笛去了秀水街,把出租的信息貼在門上。

   沒想到,房子沒多長時間就都租出去了,一個大門市,五個小門市,一個月的租金,好幾十呢。

   許笛覺得,買房子,合适。

   七月末,許笛帶着三個孩子回了牛坊大隊,陪爺爺奶奶待一段時間。

   家裡,隻有奶奶在,二嬸不在家。

   “奶奶,我二嬸呢?”

   “去城裡了,早上走的,許強媳婦懷孕了,她去看看。”

   “真的,沒聽說啊?”

   許笛和秋霞處的不錯,許強結婚以後,也帶着秋霞來過家裡幾次。

   每次出遠門,回來以後,依然會給孩子們帶東西。

   “昨天下午去醫院檢查出來的,往回打的電話,可能沒來得及和你說呢。”

   “也是,初為人父人母,可能還沒反應過來呢。

   奶奶,中午想吃什麼,我來做。”

   許笛也不糾結,等回去以後,去看看。

   “中午做點涼面,園子裡的柿子都紅了,酸酸甜甜的,開胃。”

   “行,我去和面。”

   許笛難得回來,給爺爺奶奶做點吃的。

   在牛坊大隊待了好幾天,許笛她們才回城。

   回來以後,歇了一天,許笛去許強家看秋霞。

   拎着一網兜東西,許笛自己去的,沒有帶着孩子。

   懷孕初期,小心為上,不能磕着碰着。

   “姐,你回來了?”

   “嗯,昨天回來的。怎麼樣,有什麼反應嗎?”

   許強之前往他姐家打電話了,錢奶奶說他姐去牛坊大隊了。

   “還沒到三個月,沒什麼反應。”

   秋霞是小學老師,這時候也放暑假了,正好在家養着。

   “放松心情,該吃吃該喝喝,不要挑食,營養均衡,多喝點牛奶。

   孩子在胎裡吸收好,營養夠,出生以後,就不鬧人。”

   許笛家三個就很省事,應該是不缺什麼,不是說小孩子缺鈣就鬧人嗎。

   “嗯,我知道了,姐。對了,姐,團團圓圓小時候的東西還有嗎?”

   秋霞聽許強說了,她姐家的三個孩子都省事。

   “還有一些,等我回去找找,到時候給你送過來。”

   “謝謝姐!”

   王秋霞知道自己家男人和許笛家感情好,雖說是堂姐,但是和親姐沒什麼區别。

   和許強夫妻說了半天育兒經,許笛就回去了,要帶着暖暖去買文具,開學,暖暖就要上一年級了。

   百貨大樓進了一批新書包,簡單版的雙肩書包,許笛打算給暖暖買一個。

   許笛和奶奶帶着三個孩子,去百貨大樓轉了一圈,一人買了一條裙子,一雙小白鞋。

   暖暖的書包,文具盒,鉛筆,橡皮,格尺……

   團團圓圓看姐姐買了一堆東西,她們也想快點上一年級,媽媽說了,到時候,也給她們買。

   東西置辦齊了了,八月末,許笛帶着暖暖去學校報名,領了新課本,回家用牛皮紙包上書皮,寫上張晨曦三個字,就等着九月一号開學了。

   “媽媽,爸爸能回來嗎?”

   “沒有意外,爸爸會回來的,那天電話裡,爸爸說的。”

   暖暖笑了,她希望爸爸能送她去上學。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