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七十年代,兩地分居的生活

第160章 馮麗萍

七十年代,兩地分居的生活 3141 2025-04-25 14:37

   這邊,張朝陽抱着暖暖下了公交車,張父張母牽着軒賀跟在後面。

   錢奶奶開門,看見跟在孫子後面的兩個人,沒說什麼。

   “媽,新年快樂!”

   張父趕緊給他老娘拜年,張母也跟了一句。

   “太,太,不,不。”

   暖暖得到自由後,馬上告狀。

   “暖暖,怎麼了,慢慢說,不什麼?”

   錢奶奶一看,就知道暖暖有事,小丫頭說話還不利索,但是心裡有數,啥都知道。

   “包,沒,不要。”

   暖暖從兜裡掏出一個紅包,又拍拍兜,比劃着。

   “太奶奶,妹妹說,姑姑沒給她紅包,姑父給她錢,她沒要。”

   軒賀五歲了,能學明白話。

   “不要。”

   暖暖點頭,又拍了拍兜。

   “對,不要她的,太奶奶給了,咱們有。”

   暖暖高興了,把紅包又塞回兜裡,拿過喜歡的姑姑給的玩具,給太奶奶看。

   “娃娃,車,花,蟲……”

   暖暖坐在墊子上,掏出玩具,給她太奶奶看。

   “這是三叔家的朝露送她的,她小時候的玩具。”

   張朝陽解釋一句,抱起暖暖,去換衣服。

   “暖暖,走,爸爸給你換薄點的衣服。有沒有尿,想不想去尿尿?”

   “不。”

   張朝陽知道閨女沒尿,在幹休所尿過一次了。

   換好了薄一點的,在家穿的棉襖,讓她去和哥哥玩。

   軒賀正好也換完衣服出來,拉着妹妹去玩玩具。

   “奶奶,我去趙爺爺他們那走一圈,晚上回來做飯。”

   “行,你去吧,不着急,都是收拾好的。”

   錢奶奶和張母做飯都不好吃,水平也就是熟了的程度。

   “媽,晚上讓周紅做,我們留下陪你吃晚飯。”

   “不用勉強,咱們像之前幾十年那麼相處就行,省的彼此都不自在。”

   錢奶奶真的不需要兒子過來陪她,不習慣,也沒有必要。

   張父和張母神色自如,老娘從來不怎麼待見他們,都習慣了。

   張朝陽出去了,暖暖揮揮手,沒有哭鬧。

   她知道,媽媽上班去了,晚上回來。

   家裡就剩下三個大人,兩個孩子。

   大人之間,沒有什麼話說,隻能看着孩子玩。

   下午,錢奶奶帶着兩個孩子去睡覺,客廳裡的兩人才覺得輕松些。

   老娘在跟前,那種無形的壓力,想不注意都不行。

   張朝陽在一位老爺子那多待了一會,和許笛在大院門口碰上了。

   “許笛,等我一下。”

   “朝陽,你才回來。”

   “嗯,洪爺爺和我多說了一會,沒注意時間。

   我還和奶奶說,晚上我回去做飯呢,沒想到這麼晚了。”

   許笛笑了笑,張朝陽做飯的水平,也沒比奶奶好多少。

   “走吧,回家,都是半成品,咱倆一起,能快點。”

   “嗯,吳姨過了初五就能回來了。”

   張朝陽知道自己的水平,不是他不努力,是真的不太行。

   “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啊,我現在都習慣吳姨的存在了。”

   許笛感慨了一句,希望改革開放早點到來,她們做什麼都方便一些。

   家裡,迎着他們的,不僅有張父張母,還有張朝恒和一位年輕的姑娘。

   “二哥,二嫂,你們碰一起了。

   這是我對象馮麗萍,麗萍,這是我二哥哥二嫂。”

   “二哥,二嫂,過年好!”

   這姑娘長得很端莊大方,梳着兩條麻花辮,說話也很爽朗,第一印象不錯。

   “新年好,新年好,朝恒,帶着小馮去客廳坐着。”

   許笛和張朝陽換好鞋,進屋。

   暖暖聽見媽媽的聲音,拎着東西,沖了過來,“媽媽,看。”

   “誰給的娃娃?”

   “姑。”

   “三叔家的朝露,給暖暖找了很多她小時候的玩具,兩個人還挺有眼緣,第一次見,處的不錯。”

   張朝陽解釋了一下,他和張朝茹就不合眼緣,從小到大都是。

   “看!”

   暖暖又掏出一個紅包,給她爸媽看。

   “這又是誰給的?”

   “姨姨。”

   “二嬸,這是小嬸給的,我和妹妹都有。”

   軒賀也過來了,手裡也拿着紅包。

   “姨姨。”

   軒賀知道,小叔的對象以後要叫小嬸,暖暖不明白。

   “二嬸,姑姑沒給媛媛準備紅包,姑父給暖暖錢,暖暖不要。”

   張母聽着孫子告狀,想阻止都沒來得及。

   “因為暖暖不認識錢,她不知道那是什麼,她隻知道紅包。”

   許笛一想就明白怎麼回事,至于張朝茹,她也不熟,無所謂。

   許笛進去換了衣服,準備做飯,看情況,晚上要在這吃了。

   “小笛,你媽把菜都洗好了,你看着做。都是自己家人,不用做的太複雜。”

   錢奶奶親疏有别,在她這裡,誰也越不過朝陽他們,哪怕是小孫子也不行。

   “奶奶,你陪着小馮聊會天。我和和朝陽去做飯,一會就好了。”

   “二嫂,我幫你吧。”

   馮麗萍站起來,要過來幫忙。

   “不用,以後有機會嘗嘗你的手藝,今天不一樣,你陪奶奶聊會天。”

   許笛不可能讓第一次來家裡的人幫忙做飯,那也太不講究了。

   許笛和張朝陽進來廚房,看了一圈,心裡有數了。

   之前泡發的海參,鮑魚還有,不知道是不是張母去買的魚,已經收拾好了。

   已經不早了,許笛不想沒那麼多花樣,簡單的做六個菜,份量足一些,不能不夠吃。

   “朝陽,你去食堂買點饅頭,人多,蒸一盆米飯不夠吃。”

   “行,我這就去。”

   許笛開始炖魚,另一個鍋蒸米飯。

   紅燒魚,蔥燒海參,土豆炖鮑魚,拌個海帶絲,小炒肉,蒜蓉粉絲蒸大蝦。

   這一桌子菜,是看在張朝恒的面子做的,他沒少幫忙。

   “洗手,吃飯了。”

   “香!”

   “二嬸,真香!”

   兩個孩子口水都快流出來了,跟着太奶奶去洗手,洗手才能吃飯飯。

   馮麗萍看着桌子上的菜,心裡驚訝不已,二嫂這做飯水平不低啊,好幾樣海鮮。

   “來,小馮,過來坐下,你二嫂做飯好吃,尤其做海鮮。”

   錢奶奶覺得這這菜給張鵬兩口子吃白瞎了,沒做什麼貢獻,還享口福了。

   “看着就有食欲,二嫂這手藝,我以後得多學學了。”

   “以後多交流,我也是這次去那邊照顧暖暖爸爸,和當地的廚師學的,嘗個新鮮。”

   許笛都被誇得不好意思了,不過,朱師傅沒藏私,教的很好。

   一頓飯,吃的其樂融融。

   走的時候,許笛還給馮麗萍包了一些海鮮,人家給孩子紅包了,還給奶奶買了禮物,也給張父張母買了。

   奶奶也給了紅包,張父張母也給了,第一次上門,沒有空手的道理。

   送走客人,許笛去洗漱,張朝陽去收拾廚房。

   大年初一,就這樣忙忙叨叨的過去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