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七十年代,兩地分居的生活

第229章 安排

七十年代,兩地分居的生活 3499 2025-04-25 14:37

   吃過年夜飯,這一年也就過去了。

   初三的時候,許軍一早就過來了,來接他姐回娘家。

   “舅舅,新年快樂!”

   暖暖最喜歡小舅舅,那種自然而然的喜歡。

   一歲左右的記憶可能不複存在了,但是,那時候許笛去南邊照顧張朝陽,是許軍幫着照顧暖暖的。

   “新年快樂!來,這是小舅舅給的壓歲錢。”

   許軍掏出三個紅包,一人一個。

   “謝謝舅舅!”

   三個孩子,高高興興的接過來,她們已經有好幾個紅包了。

   “小軍,這是給你的壓歲錢。”

   錢奶奶掏出一個紅包,遞給許軍。

   “錢奶奶,我都長大了,還給我壓歲錢啊?”

   “給,沒結婚就給。”

   錢奶奶也喜歡許軍,無關血緣,就是覺得這孩子仁義。

   “謝謝錢奶奶,為了多拿幾年紅包,我晚幾年結婚。”

   “那可不行,你爸媽還盼着呢。”

   “真早不了,我還沒畢業呢。等畢業了,還要去部隊。”

   許軍想想,自己真早不了。

   許笛給孩子們穿好衣服,拎着回娘家的東西,一行人下樓了。

   許家,許大哥家三個孩子在,許大哥和許大嫂上班去了。

   許父也在廠子裡,許母正好今天休班,和同事換的班。

   許梅在陪着兩個孩子,自從她回來以後,兩個孩子就一直粘着她,害怕媽媽又離開。

   許笛一行人到了,許軍打開門,平安先迎了出來。

   “小姑,小姑父過年好!妹妹們過年好!”

   “平安過年好,這是小姑給的壓歲錢。”

   許笛從兜裡掏出一個紅包,放到平安手裡。

   “謝謝小姑,小姑父!”

   過完年,平安已經十二歲了,快趕上許笛高了。

   “你們過來了,快進來,暖暖帶着妹妹,茶幾上有好吃的。”

   許母從廚房出來,招呼許笛她們進屋。

   “姥姥過年好!”

   暖暖帶頭,三個孩子先給姥姥拜年。

   “來,這是姥姥和姥爺給你們準備的壓歲錢。”

   許母都準備了,一個孩子一個。

   “謝謝姥姥,姥爺。”

   許笛把東西放在五鬥櫥上,幾人坐在沙發上,又給安悅和安欣發了紅包,許梅帶着兩個孩子也出來了。

   “許笛朝陽來了?”

   “嗯,初三回娘家。

   茂業,鳳英,來,這是小姨和小姨父給的壓歲錢。”

   許笛對兩個孩子不怎麼熟悉,她一年回來的次數有限。

   “小姨,小姨父過年好!”

   茂業拉着妹妹,給小姨和小姨父拜年,他和暖暖一年生的,馬上六周歲了。

   “大姨,過年好!”

   圓圓看了一會,也明白了,媽媽給所有小孩子發了紅包,她也要給大姨拜年。

   “給,這是大姨給你們的壓歲錢。”

   許梅也拿出三個紅包,給了暖暖她們三個。

   “謝謝大姨!”

   暖暖道了謝,平安招呼暖暖她們去那邊玩。

   “茂業,鳳英,你們也去和哥哥姐姐,妹妹玩去吧。媽媽就在這,不走。”

   許梅知道,孩子們擔心什麼,但是她沒辦法承諾,今年帶她們一起離開。

   “我去幫媽做飯,朝陽,你看着點孩子們。”

   許笛和許梅沒有什麼話題,坐一起,感覺有點尴尬。

   許笛去廚房了,許母準備的東西還真不少。

   剁好的排骨,褪完毛的小雞,一條大鯉魚,泡好的筍幹……

   許笛拿過小雞,找了個小闆凳坐着,開始拔細毛。

   “你進來幹什麼,朝陽自己多無聊,我自己一會就做好了。”

   “沒事,朝陽和小軍陪孩子們玩呢。”

   許笛看着忙碌不停的許母,和大多數中國母親一樣,一輩子,為了男人,為了孩子,默默無聞的幹着一切。

   她們自己也有工作,下了班,要忙着做飯,忙着收拾屋子,洗衣服,有做不完的事情,很少有歇着的時候。

   “和你姐沒什麼說的?”

   “嗯,沒什麼說的。”

   許笛明白她媽想要兄友弟恭,姐妹和睦的心情,但是,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許母歎了口氣,倒也沒說什麼。

   下午,許父和許大哥他們提早下班回來了。

   一家人,這回算齊了。

   許父話少,簡單說了兩句,就開始吃飯了。

   吃完飯,許笛和許梅還有許大嫂一起收拾了碗筷,讓許母歇一會。

   許笛能看出,許大嫂和許梅互相看不上對方,兩人不交談。

   她正好也沒什麼想說的,趕緊收拾完,她們也該回家了。

   小軍送他們到了公交站點,直到她們坐上公交車,他才轉身回去。

   接下來的時間,許笛她們去牛坊大隊住了一宿,之後就沒出門了,在家陪着孩子。

   期間,張朝陽出去了半天,回來以後,說房子的事情有辦法了。

   “奶奶,小笛,我和齊超說了讓他多照顧一下咱家院子的事情。

   他給了一個建議,你們看看行不行?”

   “你說說看?”

   過年這一段時間,錢奶奶也有些擔心了。

   她們這條胡同,院子都是獨門獨戶的,沒有大雜院。

   最近,總能看見探頭探腦的,在這附近晃悠。

   也許不是壞人,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朝陽過幾天就回部隊了,家裡就她們幾個,不安全。

   “年後會有一批轉業到公安局的戰士,他們大多家都不在當地,公安局暫時沒有合适的宿舍。

   齊超說,他和後勤建議一下,租咱們家的五間門房做宿舍。

   這樣,有公安局的同事在這裡進進出出,不管白天晚上,都很安全。”

   齊超和張朝陽是多年的戰友,兩人一起出過很多次任務,真正的生死之交。

   “我看可以,到時候,在西廂房的耳房那裡,砌一堵牆,把五間門房加上西耳房一起,單獨圈出一個小院。

   五間房,中間的一間,窗戶那個位置打通,做出一個門。他們單獨走一個門,相互不幹擾。

   小笛,你覺得怎麼樣?”

   許笛覺得完全可以,她可是知道,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治安很不好。一直到嚴打,才震懾住那些違法作亂的。

   張朝陽也覺得奶奶想的很周到一些,這樣大家都自在。

   張朝陽又去找了齊超,他們公安局在胡同的另一頭,走路用不上五分鐘,挺方便的。

   齊超也和後勤的同志溝通了,具體強調了,張朝陽同志軍人的身份。

   現在治安如何,他們公安内部的人心裡都清楚。

   後勤的同志也沒意見,他們局裡,差不多一半的同事都是轉業軍人,能理解。

   張朝陽又說了家裡房子的情況,後勤的同志一聽,可以單獨形成一個小院子,那再好不過了。

   事情定了下來,公安局以每個月三十塊錢的租金,租了張朝陽家的五間門房和一個耳房。

   至于砌牆和開門的事情,後勤的同志說他們自己來安排人弄。

   張朝陽謝過後勤的同志,和齊超就不說客套話了,都是自己兄弟,說多了,反而生分。

   “朝陽,你放心,奶奶和嫂子,侄女們,我會照顧的。

   之前她們離得遠,我顧不上,現在,住的這麼近,有事,喊我一聲。”

   “謝了,兄弟。”

   張朝陽和齊超相互撞了一下,這是屬于他們的方式,交流感情。

   公安局後勤的同志動作很快,第二天,就派人過來收拾了。

   正好張朝陽在家,跟着一起幹的,兩天的時間,就收拾利索了。

   中間的房間做公共的客廳,其他四間房間,放上上下鋪的床,一個房間,可以睡四個人。

   耳房那裡,一半用來做廚房,一半用來洗漱。

   還有一塊空地,可以活動筋骨,很不錯。

   等一切都安排好了,張朝陽也要歸隊了。

   許笛帶着孩子送他離開,等待下次的團聚。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