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也想辦小學
“進來吧!”祝曉敏慢慢坐直身體。
苗詩文說:“你們聊。”自己跳下炕要走。
曹麗清忙攔住說:“還想聽聽詩文姐的意見。”
這是有什麼事?
苗詩文回頭看看祝曉敏,又坐了回去。
在曹麗清身後,就見齊宜珊、史智國、印建東也跟着進來,各自找了地方坐下。
祝曉敏奇怪的問:“是說掃盲班的事?”
曹麗清搖頭:“也是也不是。”
什麼意思?
連苗詩文都好奇了:“有什麼事,你們直接說就行。”
曹麗清看看另幾個人,這才說:“就是我們辦掃盲班的這段時間,閑着也會和大隊的幾個幹部聊一聊,有時候說到我們這裡辦的小學,他們羨慕的很,問……問他們那裡能不能也辦一所。”
祝曉敏确認的問:“你是說,别的大隊想辦小學?”見她點頭,看看另幾個問,“他們是希望你們去當老師?”
曹麗清點頭,目光有些殷切:“祝知青,我們這裡的小學,也都是知青辦起來的,隻是你們沒有固定上課的人,我們固定兩三個人帶幾十個孩子,應該可以吧?”
祝曉敏點頭:“理論上可以,隻是我們這所小學是義務教學,不收學費的,之所以是這麼多人輪着上課,也是因為大家還要掙工分,可如果你們隻有兩三個人,有沒有想過你們的生活怎麼安排?”
曹麗清說:“我知道好些村辦小學,都是通過教委招老師,老師負責上課,拿工資。”
祝曉敏點頭:“那是通過教委正式辦起來的學校,老師的工資也是教委發的,如果是這樣,大隊可以自己直接向公社申請,學校批得下來,自然會安排老師。你們是知青,應該會優先。”
齊宜珊試探的問:“祝知青,你這裡能不能幫忙?”
祝曉敏笑了:“齊知青,我負責的是公社的發展,生産上還能提提建議,這教育不歸我管啊,你們應該找縣教委。”
“可是掃盲班就是你的建議啊。”印建東忙說。
祝曉敏歎氣:“掃盲班就隻是想讓社員們識幾個字,以後在生産工作裡用得上罷了,和教育系統沒有任何關系。可是給孩子們辦學,要立學籍,要正式的教育,以後還要拿文憑,要升學,和掃盲班是兩個概念。”
“可是,我們這裡的小學,也是你們辦起來的,不是嗎?”齊宜珊說。
祝曉敏點頭:“其實這所學校從最初,也隻是想讓孩子們識幾個字,以後能不能拿文憑,能不能升學,并沒有想那麼長遠,隻是後來因為一些事,這所學校被縣裡知道了,就給正了名,也給孩子們立了學籍。”
“别的大隊不能效仿嗎?”曹麗清立刻問。
祝曉敏沉吟一下,試着問:“你們有沒有問,這些大隊想要小學,隻是想讓孩子們識字,還是也想像正規學校一樣,讓孩子們能拿到文憑,有機會升學?”
“當然是和正規學校一樣。”印建東說。
祝曉敏點點頭,無奈的說:“那就隻能通過公社和縣教委申請。”
史智國不好意思的問:“祝知青,不知道你能不能幫忙?”
祝曉敏看看他,無奈搖頭:“要做成這件事,第一,是學校的建設,第二,學校的設施,第三,學校的招生,第四,學校的師資。目前,好像我隻看到你們有意向當老師,别的呢?”
“這……”四個人一聽,都面面相觑。
苗詩文也忍不住開口:“是啊,就算曉敏可以幫忙給教委遞申請,這些事情還是要由大隊自己完成,可是别的不說,學校建成了,老師的工資是由教委發的,教委能不能吸收你們做正式的老師還在兩說。”
齊宜珊咬唇,低聲說:“我們聽說,當初知青點的人全員高中畢業,縣教委有意請祝知青當老師的。”
苗詩文無奈:“那一次,我們知青點是三十一個人全員高中畢業,引起了縣教委的注意,教委想請的也隻是曉敏一個人,是想讓她去縣裡當高中老師的,不是鄉村新辦的小學。”
四個人聽着,又面面相觑,說不出的沮喪。
曹麗清不甘心的問:“那……就沒有别的辦法?”
齊宜珊也說:“祝知青,我去的是十大隊,那裡離我們這裡太遠了,離鎮上也很遠,孩子們想上學根本不可能,就不能想想辦法?”
祝曉敏低頭琢磨一會兒,微微點頭:“其實我有一個折中的建議,你們可以聽聽行不行,回頭也和那幾個大隊商量一下。”
“你說!”印建東立刻說。
祝曉敏說:“比如我們這裡的小學,初衷就是讓孩子們識字,來上學的是附近的三個大隊的孩子。其實别的大隊也可以效仿,鄰近的大隊合作,找塊地方建幾間教室,讓幾個大隊的孩子都來上課,雖說暫時沒有辦法立學籍,可是至少不會讓孩子們荒着,等教出一些成績,再向上打報告,給孩子們立學籍。”
“那……不管是誰去上課,也不算是正式的老師。”齊宜珊說。
祝曉敏正視她,點點頭:“我們這所小學,已經在縣教委挂了名,依然沒有人成為正式的老師。”
齊宜珊苦笑:“我也不是為了拿老師的工資才這麼想,隻是目前看,不管是哪裡辦小學,老師都會從我們知青中間選,我們去當老師了,又不能像這裡一樣這麼多人輪着上課,又怎麼掙工分?再沒有工資,生活怎麼辦?”
苗詩文說:“既然是大隊的人提出來的要求,這個問題可以問問他們有什麼解決的方法。”
祝曉敏跟着說:“我的建議,你們不用執着于正式老師的身份,可以和大隊商量,以課代工,也記工分。”
當老師,那可是正式招工的手續,以後知青大返城,這一部分人會失去回城的機會。
以課代工?
四個人又互相看一眼。
苗詩文點頭:“無非就是把你們的關系轉去别的大隊,由那邊安排你們的食宿,拿别的大隊的工分,到了年底從那邊大隊分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