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空間嬌女

第801章 唠家常

空間嬌女 2454 2025-04-25 14:09

   第801章 唠家常

   林家人本來一直跪在地上,不曾說話也沒有擡頭,但這會兒老爺子卻是忍不住了,他突然高聲道,“陛下,草民林雄有話說。”

   林雄?林家老爺子?當初大越所有人都沉默,卻隻有他一個出頭收留了姚老先生,奉養至今的農家老漢?

   不等明德帝應聲,就有官員開口幫腔,“陛下,這事畢竟是林家蒙冤,請陛下準許林家人說幾句吧。”

   “是啊,陛下,林家人一路頂風冒雪,千裡而來,就是為了自辯,總要他們一家人澄清幾句。”

   一時間足足有六七個官員開口,惹得三皇子皺了眉頭,雙眼微眯再次掃過林家衆人,心裡的厭惡又多了幾分。就是這些刁民騙過潘奕那個蠢貨,拿了他的書信做把柄。

   “有什麼好說的,刁民的一面之詞,根本不可信。”

   “三殿下這麼說,那吳鵬等人的告發怎麼就不是一面之詞了?”

   眼見又要吵起來,明德帝示意萬全喊了一聲肅靜,大殿裡終于安靜下來。他才說道,“林雄,你有什麼話說?”

   老爺子聞聲擡起頭,跪的筆直,也讓衆人越發看清他花白的頭發,古銅色的臉膛,這是典型的北地農人模樣,堅韌樸實又倔強。

   果然,老爺子開口說出的話也不軟和,“陛下,草民林雄十五歲征召進軍營,戍守含山關五年,蠻人進犯之時,随着将軍和兄弟們提刀上陣殺敵,摘下蠻人頭顱二十一顆,換回一身刀箭之傷,還有半條殘腿。幸好将軍念草民忠誠,賞了一筆銀錢,草民解甲歸田之後,落腳北茅,娶親生子。

   這些年,家中種田交了賦稅,剩下結餘不多,日子過得緊巴巴,吃不飽穿不暖,草民從來沒有怨怪過。因為老漢知道陛下也不容易,我大越也不容易。

   草原那些蠻人,南邊那些夷人,都時不時跑來騷擾,咱們大越也是旱災水災不斷,能保證我們老百姓不被餓死,太平過日子,陛下和滿朝大人們已經盡力了。我們不怨,隻有感激。”

   明德帝和滿朝文武本以為老爺子會哭訴,沒想到他卻說得如此誠懇,以至于所有人都沉默了,忍不住心酸歎氣。

   即便朝中再有争鬥,誰人都存了一些小心思,但大越是所有人生死固守的家園,誰又不盼着大越昌盛,百姓安居樂業呢?但邊關不安甯,天災不斷,他們這些人高居朝堂之上,也是有心無力。

   如今聽得百姓即便生活困苦,也不曾怨怪他們無能,這心頭滋味真是複雜。

   林老爺子也是歎氣,又道,“前幾年,我家小孫女冬日裡鬧着要吃青菜,家裡十二個小子就她一個閨女,自然多有疼寵,于是家裡人就在春初時候把土地扣起來,撒了菜籽,盼着早些長出青菜,給小孫女解解饞,結果孫兒們調皮,扔了一把稻種。最後除了小青菜,還有稻苗長出來,草民的長子性子憨厚,就喜歡種地,見此就把稻苗好好養着,然後開了一小塊水田,結果稻苗提早長了一個月才下地,秋日也早收割,躲過了霜凍和風雪。

   草民琢磨這是個好法子,第二年就又多開了一塊水田,秋時還是收成不錯,于是就教授給十裡八鄉的鄉親們,大夥兒也信得過草民一家,都跟着種了稻米。這稻米因為灌溉的是冷水,比南邊的米更軟糯,得了很多人的喜歡。

   北茅鄉親們于是開墾了更多水田,冷水米也就名聲更大了。

   我家二兒子大江學的是木匠手藝,三兒子大河自小就在外邊做學徒做生意,四兒子大山倒是喜好讀書。所以,家裡日子好過一些,就開了一個木匠鋪子和一個點心鋪子,還買了個大院子給鄉親們圈個地方賣青菜米糧等日用之物。

   大夥兒感激我們家裡不藏私,教授大夥兒種稻,于是就願意給我們家裡的生意捧場兒,這生意也就賺了些銀子。

   可後來,鋪子裡冬日點心很少,因為沒有雞蛋,我家就又想了一個辦法…”

   老爺子說了很多,遇到不疾不徐,甚至伸手摸了摸腰上的煙袋鍋兒,好似這會兒的朝堂就是村頭大樹下,而滿朝文武和帝王也是村裡的老兄弟們,大夥兒湊一起商量一下今年種什麼,說說十裡八村的大事小情。

   但他到底想起這裡不能放肆,于是松開煙袋鍋,轉而敲了敲跪到麻木的腿。

   承德帝一輩子都關在皇宮裡,雖說是天下至尊,卻也同囚徒沒什麼分别,對于外邊之事自然好奇之極。就是文武百官們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聽百姓說閑話兒,感覺實在新鮮。

   于是,有人就追問道,“母雞怕寒,冬日本來就是不生蛋,你們家裡又想什麼法子了?”

   就是明德帝都說道,“平身說話吧。”

   “謝陛下,草民這腿有舊傷,跪久了實在挺不住。”

   老爺子也沒誠惶誠恐推辭,憨笑着在孫女的攙扶之下站了起來。

   他也沒邁關子,又道,“我們家裡就琢磨啊,既然稻苗可以提前種,那雞鴨自然也可以提前養啊。比如春日養雞,秋日下蛋,沒幾日就要貓冬兒了。若是夏日養雞,是不是就能冬日産蛋了。母雞怕冷,給母雞蓋個暖棚子就成了呗。”

   “哦,原來如此,真是好辦法。”

   “正是,雖然四季不能縮減或者增長,但這般利用時差倒是不錯。”

   群臣們紛紛點頭,都是誇贊林家人聰明。

   老爺子笑的有些得意,但也不惹人讨厭,反倒像一個小孩子用泥坯摔成的小玩具到了大人們的贊賞一般,讓人見了也跟着心裡歡喜。

   “就是這樣,冬日時候,家裡小雞生蛋,賣去縣城和府城價格翻了一番,我家點心鋪子也有雞蛋用了。後來鄉親們也都跑來跟着學,十裡八鄉的婦人們冬日都多了一個活計。

   春日種稻子,夏日孵化雞雛,秋時收割賣米,冬日養雞賣蛋。這麼輪着下來,北茅的鄉親們一年足足多了二十幾兩的進項,日子可是好過太多了。

   草民就想着,大夥兒日子好了,銀錢可不能花用在無用之處啊。正好我家大山考了秀才,做教書先生,草民就讓他教授族裡小子們讀書學寫算。有别的村子鄉親看到,也求到家裡,要送孩子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